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会议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会议/会议报道/详情

树立行业标杆 促进急诊感染规范化诊疗

时间:2019-04-25 10:00:00来源:未知作者: 裘佳 郑真真 阅读: 128156

blob.png

抗感染治疗的研究与实践一直是急诊科中极为活跃的领域,特别是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加剧,国家不断推进抗菌药物规范使用,为临床急诊感染的规范化诊治赋予了更重要的意义。

为打造急诊感染性疾病全面临床诊断思维、力求诊疗规范化,4月12日,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解放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北京急诊医学学会共同发起了“急性感染规范诊疗培训基地”项目。

来自全国40余家医院的急诊科主任、科室骨干出席了项目启动会。与会专家纷纷表示,该项目对急诊感染的规范化诊治,以及在全国范围内打造一批区域性的权威行业标杆具有重要意义,并为项目的具体开展建言献策。

专家访谈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会长、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  于学忠教授

让医生得到最实用的培训

《医师报》: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中,急诊科医生应具备哪些素质? 

于学忠:在非门诊时间,急诊科是感染性疾病的第一选择,是救治患者的第一道关口。在危及生命的感染中,初始抗菌药选择不当已被证明会增加患者死亡率。因此,急诊医师抗菌药应用是否规范与合理,至关重要。

面对患者,如何经验性判断是否感染,是什么样的感染,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抗菌药,怎样应用抗菌药?药敏培养出来可能对很多抗菌药都有效,究竟选哪一个?其实,选对抗菌药只是第一步,还要有正确的剂量、用法、疗程,以规避耐药性。此外,与其他科室相比,急诊医生还面临时间问题,经验性选择后,如何及时把真正的培养结果拿到,选择对致病菌真正敏感的抗菌药,使患者既能有效控制感染,又能达到最佳疗效。急诊医生在这些问题上面临诸多选择,也面临诸多困惑。此外,还有知识的更新问题。

基地培训项目就是帮助医生解决这些问题。本次培训最大的特点是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力求用最简单有效的方式解决临床医生最渴求解决的问题。让医生收获最强的实践经验,最新的理论知识,让患者付出最小的代价,收获最大的益处。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候任会长、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急诊科  赵晓东教授

促进急诊医生均质化发展

《医师报》:本次基地培训项目有哪些特点?期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赵晓东:与其他科室相比,急诊感染的患者起病急骤、病情严重;多是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或并发症;感染的不确定性,很多患者夜间就诊,但部分检查夜间无法进行,使医生在诊断方面获取的资料受影响。另一方面,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获取时间相对更长,导致很多疾病不能在急诊进行快速有效的治疗。此外,我国急诊患者多,医生少,资源少,导致患者无法得到一个很好的救治流程。

因此,建立急诊对感染性疾病的规范化培训和优化救治流程意义重大,刻不容缓,这也是本次基地培训的目的。从国家大局而言,急诊需要规避滥用抗菌药导致的耐药问题,同时也要高效利用医保,最终使老百姓受益。

从协会和医联体而言,希望对急诊医生的规范化与均质化培训能起到标杆示范作用,特别是对抗菌药的管理培训和救治流程的规范培训。规范应用抗菌药并不是不用,而是合理应用,如剂量和疗程合理,有时小剂量反而易导致耐药;不该用的抗菌药不能用等,使抗菌药的管理真正落地。通过培训,社区医院与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的急诊医生得到均质化发展,也能真正落实国家医改政策,实现分级诊疗,解决看病难问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中心  张茂教授

为一线急诊科医师搭建规范感染诊治学习平台

感染是急诊疾病谱中非常重要的一类疾病。患者可能以感染为首发疾病,也有可能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后的感染。因此,急诊科的感染诊治情况通常较复杂,从很轻微、很简单的感染到非常复杂危重的感染都能见到。

此外,在急诊情况下,通常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判断是否感染、感染种类、部位、病原菌特点、是否为传染病等,对急诊一线医师非常有挑战性。而在当前医疗环境下,老百姓对抗感染治疗通常要求较高,认识上也存在误区,用药上都更倾向积极,也会导致一线医师在抗感染治疗中一些不规范行为存在。

为此,此项目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行动。医师的培训提高是中国医师协会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这样一个专项活动助于急诊行业同道们提高对急诊规范抗感染重要性的认识,以及规范抗感染知识的掌握。希望通过这样的培训,让更多一线急诊科医师学习掌握急诊抗感染治疗中常见问题和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有一定的深入和提高,包括特殊或危重患者抗感染的知识和技能,造福更多患者。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朱长举教授

扎实而规范的感染诊治是急诊科必备的能力

急诊抗感染治疗由于患者病情紧急,无法等到病原菌培养结果,通常会进行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但经验性治疗并非随意凭感觉治疗,需要掌握感染规范化诊治的基本原则和知识。急诊科医生要做到规范化抗感染治疗需具备以下素质:熟练掌握各类抗菌药的分类、适应证、抗菌谱、药代动力学、不良反应等基本知识;了解各部位、各脏器的感染特点、常见致病菌、常用的抗菌药、愈后转归等;熟练掌握如何查到病原学证据;学会从众多感染性疾病里鉴别出危重感染等。此外,需了解,抗感染的治疗不只是使用抗菌药,还有一些液体治疗、血管活性药物、营养治疗、免疫力调节等综合措施的应用。

此次培训项目对急诊科医生掌握系统规范的抗菌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抗菌药的应用上能有一套规范的流程,便于各级急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的均质化。基层医院通过规范培训后,把知识反映给管理层,使基层医院抗菌药的储备更全面,便于基层更好地抗感染治疗。此外,通过这种基层项目急诊培训,还可以培养出一批擅于讲授的骨干医师,将培训工作更好地覆盖到更多的基层医院。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  邢吉红教授

夯实基层  促进急诊感染诊治均质化规范化发展

要实现感染的规范化诊治,需理清很多基本性的问题。如感染不一定都是细菌感染,上呼吸道感染70%~80%都是病毒感染,很多情况用抗细菌的药物并不合适。即使是细菌感染,也不一定都是复杂感染,如临床上常见发烧不退就一味地升级抗菌药,一些医院发烧40℃以上就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而其实扁桃体炎也可以烧到40℃,通常是链球菌感染,完全可以用既窄谱又敏感的青霉素族抗菌药,没必要“用大炮打蚊子”。对于急诊科医生,面对病情急又无法立即拿到病原学证据等情况下,牢固掌握这些基础性、规范性的感染诊治问题尤为重要。

全国范围内医疗发展不均衡普遍存在,而对于发展相对较晚、又是医院不可或缺的急诊科来说,更是如此。因此,非常期待此次急诊感染培训项目的开展。基层医院尤其乡镇医院往往是疾病诊疗的第一线,希望未来培训项目逐渐推广到全国范围的同时,从大型三甲医院、区域性中心医院,不断往下辐射到乡镇,让更多百姓受益。

blob.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