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全体大会|刘又宁:我对新型冠状病毒病的十项见解
作为学术环节的开场讲者,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刘又宁教授介绍了自己在去武汉一线抗疫前和在武汉战疫2个多月归来后,对新冠病毒病(COVID-19)的十项独到思考和见解,对COVID-19的诊疗现状以及值得探索的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刘教授于2月9日晚抵达武汉,在前一天的2月8日,他以总编随笔的形式投给《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一篇题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受关注问题之我见”的文章。共有50余万以上读者读过此文,再加上这些读者的转发,在媒体上总点击量已超过数千万。当时共提出了13个观点,其中包括疾病名称、人群易感性差别、抗病毒药的局限性、疫情可能的最终转归等多个新观点都是首次提出,并后来证明是正确的。
在2月8日随笔的末尾,刘教授写道:祝奔赴一线的同行们:“顺利、圆满完成历史的使命,一个不能少,个个平安归来!”并称赞他们是:“当代最可敬、最可爱的逆行者”。没想到这句话后来得到习主席的肯定,主席在亲临武汉面对医务人员时亲口说:“你们都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我看不到你们的真实面貌。但是,你们在我心目中都是最可爱的人!”
刘教授在报告中提到的十项见解包括疾病名称、人群易感性差别、抗病毒药的局限性、皮质激素的价值、健康病毒携带者、无症状感染者分类、“方舱医院”、患病后获得免疫时间的长短、病毒传人的中间宿主、疫情转归的评估等。(详细学术内容请见前篇报道:http://www.mdweekly.cn/html/zhuanti/2020IDSCganrannianhui/zhuanjiafangtan/2020/0902/30123.html)
最后刘教授举例全球术前使用ECMO时间最长新冠患者肺移植成功,花销$50万以上,全部由国家支付。而饶毅教授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讲述叔叔患新型冠状病毒病在纽约某医院住院。生命最后十天被认为病情过重难以恢复,竟被剝夺了机械通气权利,为节约资源硬脱下呼吸机用于其他病人。与我们不计金钱生命第一的立场形成鲜明对照!提出我国在此次新冠疫情救治上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生命第一”!

国家与军队专家组在武汉历史性会师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9月11日全体大会|徐英春:中国抗菌药药物敏感试验标准体系正在建设中
MIC是抗菌药物非常重要的概念,MIC值越低,抗菌药物对特定菌株的活性就越强。
2020-09-16 -
new9月11日全体大会|王明贵:抗菌新药研发正逐渐走出低谷期
2013年开始,抗菌新药上市的数量在增加。
2020-09-13 -
new9月11日全体大会|管向东:脓毒症仍是全球医疗保健最重要的死亡原因!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管向东教授表示,重症感染导致的预后不良一直是重症专业难以言说之痛。
2020-09-15 -
new9月11日全体大会|吴德沛:血液病易合并严重感染,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
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恶性血液病患者感染情况尤为严重。
2020-09-12
-
9月11日全体大会|徐英春:中国抗菌药药物敏感试验标准体系正在建设中
2020-09-16 -
9月11日全体大会|王明贵:抗菌新药研发正逐渐走出低谷期
2020-09-13 -
9月11日全体大会|管向东:脓毒症仍是全球医疗保健最重要的死亡原因!
2020-09-15 -
9月11日全体大会|吴德沛:血液病易合并严重感染,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
2020-09-12 -
9月11日全体大会|刘又宁:我对新型冠状病毒病的十项见解
2020-09-12
-
9月11日全体大会|王明贵:抗菌新药研发正逐渐走出低谷期
2020-09-13 -
9月11日全体大会|徐英春:中国抗菌药药物敏感试验标准体系正在建设中
2020-09-16 -
9月11日全体大会|刘又宁:我对新型冠状病毒病的十项见解
2020-09-12 -
9月11日全体大会|吴德沛:血液病易合并严重感染,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
2020-09-12 -
直面感染 合作共赢 IDSC第六届学术盛宴开启
2020-09-12 -
9月11日全体大会|管向东:脓毒症仍是全球医疗保健最重要的死亡原因!
2020-09-15 -
IDSC第六届学术大会诚邀您参加!
20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