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院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医院快讯/详情

牙结石,毁掉牙齿健康的“慢性杀手”,这些人群要重点防范!

时间:2021-01-05 18:11:05来源:未知作者:吴学斌 阅读: 82927

口腔科 管娜 审核 郭洁

看着漂亮,张口就露馅了

听着开心,一笑就尴尬了

闻着芳香,说话就捂鼻了

如果神灯能给3个愿望

那我就选

牙好,牙白,无结石

然而遗憾的是,愿望看似简单,实则不易

是时候正确认识牙结石

 

牙结石的形成

人的口腔内有800多种细菌。细菌同唾液、食物残渣共存,会粘在牙齿表面,形成无色的牙菌斑。刷牙大概只能清除70%的牙菌斑,剩下的“垃圾”则会在唾液的作用下逐渐钙化,形成刷不掉的牙石。

牙石形成有3个阶段

1、未及时清理的食物残渣混合唾液,在牙龈沟上聚集形成牙菌斑,成为牙石的“地基”;

2、牙菌斑与唾液中钙、磷离子结合,逐渐被钙化成初始的牙石;

3、牙石继续沉积、矿化,造成牙槽骨吸收,发展为牙周病。

牙结石不疼不痒

堆积多了会“跑到”牙龈底下

造成牙龈、牙周组织炎症

导致牙龈出血、萎缩、口腔异味

严重时会出现牙龈发炎溢脓、牙缝变大、牙齿松动乃至脱落

 

医生:牙周病患者的口腔像个细菌培养池,这些细菌可能会通过血液进行传播。

市民:区区一个牙病还能扯上别的病?

医生:对,牙周病可能成为感染病灶,引起其它器官病变。

 

牙结石是多种疾病的源头

1、心血管疾病:牙周感染可引起急性或亚急性心内膜炎肾小球肾炎,并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2、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严重的牙周组织破坏;牙周病变也会加重糖尿病病情。二者存在双向关系。

3、肺部疾病引起牙周炎的致病菌可能被吸入肺中,或通过牙周袋上的小溃疡进入血液循环,引起感染,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急性发作。

4、不良妊娠:怀孕期间得牙周病,容易引发早产

5、消化不良:牙周病导致牙齿缺失,咀嚼功能下降,引起消化不良。

面对顽固的牙石

牙刷也束手无策

洗牙是去除牙菌斑和牙石最有效的方法

定期洗牙

可防止牙龈出血、牙齿松动

还能帮助治疗牙周炎等口腔疾病

 

医生:别等到牙齿出现严重问题时才想起洗牙,出现以下情况时,就要上心了。

 

5类人要抓紧洗牙

1、牙周不健康者

刷牙出血、牙床肿胀等症状都属于牙周问题。有这些情况的患者应当及时去专业牙科洗牙,根据牙齿的实际病情进行针对性治疗。

2、备孕中的准妈妈

洗牙会增加流产风险,怀孕后出现牙周问题治疗起来较麻烦。备孕前,应到口腔科检查口腔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洗牙,以保证孕期口腔牙周健康。

3矫正牙齿者

戴牙箍后,如果刷牙不仔细,很容易有卫生死角,使牙菌斑滋生导致龋齿,更易长牙结石。矫正前要进行牙周检查,进而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洗牙。在矫正过程中也要加强对牙周的检查。

4需要假牙镶复者

镶牙前,应进行洗牙及其他牙周治疗。健康的牙周可保证假牙在镶复后正常使用。

5牙齿色素沉着者

发现牙齿有黑点、牙结石以及色斑、色素沉着等,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洗牙治疗。

 

医生:正确刷牙使用牙线,可有效地预防牙石形成,建议普通人大约每年洗一次牙,而牙周患者则需要3-6个月洗一次。

 

温馨提示:血液系疾病患者(如白血病)凝血功能、抗感染能力相对较差,洗牙后容易因出血过多加重病情;高血压、高血糖者,洗牙容易导致感染;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洗牙后容易出血不止。这些病人洗牙应谨慎。

 

牙石长期不清理

牙龈会萎缩得越来越厉害

缩短牙齿的使用寿命

所谓的洗牙伤牙,其实是个误会!

 


责任编辑:吴学斌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