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院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医院快讯/详情

体检发现胆囊息肉咋办?莫慌,试试肝胆病科医生的“四步法”!

时间:2021-04-16 14:28:51来源:未知作者:吴学斌 阅读: 151393

肝胆病科 逄金霞 审核 焦克德

市民:医生,医生,单位体检报告上显示我有“胆囊息肉”,会不会变癌啊?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

健康普查广泛开展

胆囊息肉成了体检报告中异常项目里的“常客”

 

同样是胆囊息肉

有些不需要切除,定期复查即可

有些胆囊息肉竟会快速生长,甚至有癌变可能

那么

胆囊息肉究竟是什么?

有胆囊息肉怎么办?

要手术吗?多久复查一次?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胆囊息肉这些事

 

什么是胆囊息肉?

体检彩超提示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一个形态学的描述,泛指附着在胆囊壁上,向胆囊腔内突出或者隆起的病变,可以是球形或半球形,也可以是不规则形,有蒂或者无蒂,大多是良性病变,少数是恶性病变。因“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前难以确诊性质,所以彩超检查报告单统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

医生:所谓的“息肉样病变”大多数不是真的息肉,而是胆固醇结晶沉积在胆囊壁上形成的假性息肉。

 

体检发现胆囊息肉怎么办?

Step1:看真假

虽然都叫“胆囊息肉”,但它们有真性、假性之分。查出来的“胆囊息肉”,70%都是假性息肉。

如何分辨真假?

1)B超:主要看回声强度,假性胆固醇结晶回声强。

2)B超检查不出来,可通过增强核磁共振等检查确认,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息肉都能一下子搞清楚是真还是假。

医生:假性息肉跟癌没有“半毛钱”关系,真正容易癌变的是真性息肉!

市民:如果可能或者确定是真性息肉,那怎么办?

Step2:看大小

息肉越大,癌变风险越高。息肉大小主要通过B超观察。若息肉≥1cm,风险有点高,最好手术切除。

市民:如果息肉还没有长到1cm呢?

Step3:看症状

1)一般小于1cm的胆囊息肉不会让人不舒服,但可能预示着体内存在B超没有发现的炎症或结石。一旦身体不舒服一定要仔细查找原因,不是胆囊的问题不要轻易手术。

2)若息肉小于1cm,但是有胆囊结石、急慢性胆囊炎等明显临床症状的,建议手术切除。

市民:如果没有不舒服,怎么办?

Step4:看风险

什么人易得胆囊癌?

1)年龄大于50岁;

2)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

3)无蒂息肉(包括胆囊壁增厚>4mm)患者;

4)印第安族裔。

如果不到1厘米的息肉没有不舒服:

1)有得胆囊癌的风险,≥6毫米,建议手术切除胆囊;

2)有得胆囊癌的风险,<6毫米,定期复查B超;

3)没有得胆囊癌的风险,定期复查B超。

多久复查一次B超呢?

1)6毫米,有得胆囊癌的风险:6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

2)6毫米,没有得胆囊癌的风险:1年、3年、5年;

3)≥6毫米,<1厘米,没有得胆囊癌的风险:6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

积极预防,定期复查

确定是否手术治疗和手术时机

严格控制油腻饮食

若出现腹痛、发热和皮肤发黄

应及时就诊

早发现、早治疗

实时监控胆囊息肉

跟癌变说“拜拜”!

 

肝胆病科咨询电话

门诊:86860211

病房:86853573


责任编辑:吴学斌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