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性早熟要足疗程治疗,警惕随意停药
“性早熟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对性早熟的认知与预防意识仍需加强。之前一个10岁的性早熟患者,没有听从医生建议进行规范治疗,身高最终被定格在1.48米。”这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小儿遗传代谢内分泌科主任姚辉教授在采访中分享的一个案例。
性早熟影响患儿成年终身高,家长需引起重视
“性早熟是指女童 7.5 岁前出现乳房发育或10 岁前出现月经初潮;男童9岁以前睾丸增大到4个毫升。一般来说,性早熟可分为中枢性性早熟、外周性性早熟及不完全性性早熟三类。”姚辉建议,家长如果发现孩子身高增速超于同龄人、过早出现阴毛腋毛等性征时,就需要咨询、求助医生。目前临床发现,中枢性性早熟在性早熟发病中占95%左右。
中枢性性早熟发病存在性别差异,中枢性性早熟男童发病率是3%,女童的发病率在11.4%左右。性早熟会引发儿童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如自卑、不安等。“部分幼儿园的洗手间是没有隔间遮挡的,男孩若出现和其他男孩不同的表现,如睾丸变大,阴毛生长。或者女孩因早熟来了月经,这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心理负担。”姚辉还提醒,性早熟对身体上的危害也不容忽视,最主要会影响患儿成年终身高。
性早熟的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但是饮食因素、不规律的作息以及营养过度摄入可能参与其中。姚辉表示,“家长要多关注子女的生长发育,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抽多点时间关注孩子的身体成长和心理成长。”
儿童成长要养成规律生活作息,注意营养均衡
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改善,肥胖人群逐年增多。据国家卫生健康委2020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指出,我国城乡各年龄组居民超重及肥胖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已经超过50%,6至17岁儿童青少年接近20%,6岁以下儿童已达10%。这份报告预计,若不加以遏制,到2030年,学龄儿童和青少年中肥胖比例将达到31.8%,学龄前儿童将达15.6%。
肥胖与性早熟存在较大相关性。姚辉表示,“营养过度摄入导致肥胖,大大提高了性早熟的发病概率。在肥胖的男孩里面,性早熟发生率大概为6%;肥胖女童里,发生性早熟的概率是男孩的5-6倍。”
性早熟治疗,遵医嘱、足疗程治疗是关键
“中枢性性早熟的治疗目标是改善患儿成年终身高,但性早熟分很多类别,并不是所有性早熟都需要治疗。对于需要治疗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治疗周期一般是2年。”据了解,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临床上主要使用GnRH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也就是老百姓常听到的‘抑制针’,现在有一月剂型和三月剂型。足疗程、规范治疗至关重要。姚辉介绍,目前部分家长存在激素恐惧,担心孩子用药过程中会产生副作用,没有让患儿按时完成足疗程治疗,无法达到最终治疗目标。
“现在网络很发达,信息获取较为简便。很多家长喜欢自行去研究、查百度,陪小孩在就诊过程中经常质疑医生,根据网上的信息随意停药、更换用药方案。” 姚辉表示,家长对医生的治疗要有充分的信任。不要盲目听从网上的信息,把自己当作专家,自行做出决定。性早熟的治疗要严格遵医嘱。生长发育是人生大事,一旦错过性早熟治疗期,身高丢失很难再弥补。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西安举办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第八次卫生部长会议
2025-04-29 -
04-282025
扩大筛查覆盖人群,提升大众对呼吸慢病认知丨2025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在京启动
-
04-192025
权威专家为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献策,《中国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现状白皮书》正式发布
-
04-182025
智能医疗再添新翼!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手术机器人培训中心成立暨第五台手术机器人启用
-
2024年医TV·医师报直播春节特别策划
2024-01-05
-
2024年医TV·医师报直播春节特别策划
2024-01-05 -
第四届“中青年呼吸学者精英榜”和“基层中青年呼吸医生精英榜”名单公示
2024-09-05 -
第三届“中青年呼吸学者精英榜”和“基层中青年呼吸医生精英榜”名单公示
2023-08-30 -
“爱要趁早”肠治久安 | 早筛早诊早治 科学防治结直肠癌
2023-04-19 -
天使疾病管理计划公益项目正式启动
2023-07-11 -
助力生育友好型社会 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第三届中国优生优育大会暨首届“生育未来•长江论坛”在武汉隆重召开
2023-11-27 -
直播预告| 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2024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