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第二届《医师报》中青年麻醉学菁英活动
当前位置:首页/ 麻醉医学专栏/第二届《医师报》中青年麻醉学菁英活动/详情

第二届《医师报》中青年麻醉学菁英活动 全国海选·辽宁站

时间:2024-08-15 20:44:14来源:医师报作者:欣闻 阅读: 138060

7月27日,由《医师报》主办,《医师报》麻醉医学专栏编委会指导的“第二届《医师报》中青年麻醉学菁英活动--辽宁站”在丹东富力万达嘉华酒店贵宾厅成功举办。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二部副主任王庆辉教授担任本次大会主持工作。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大连医科大学麻醉学系主任闻庆平教授担任本次活动大会主席并致辞。本次评选旨在为辽宁麻醉学术届的青年人才提供展示自我临床技能、提高学术水平的舞台。在时代的浪潮中,青年肩负着重要使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应是青年人内心深处的追求。培养用好青年人才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意义重大。

本次评选邀请到8位专家担任评委: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闻庆平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马 虹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王 俊教授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姜万维教授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王庆辉教授

辽宁省肿瘤医院 黄泽清教授

丹东市中心医院 吴显捷教授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尚 游教授

评选项目自启动以来得到了辽宁各院麻醉学科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参与本次评选的9位医生经过汇报、评审问答等环节共5位医生脱颖而出:

  • 学术麻醉菁英—科研创新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方 波

  • 安全麻醉菁英—技术创新类: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谷艳樱

  • 品质麻醉菁英—管理创新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曹学照

  • 人文麻醉菁英—公益基层类: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刘 明

  • 人文麻醉菁英—公益基层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孙喜家

学术麻醉菁英获得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方波荣获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入选过辽宁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并开展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等多项临床研究,荣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等多项荣誉。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发表 4-5 篇高水平研究论文(至少3篇中科院一区或二区 Top)。

安全麻醉菁英获奖者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谷艳樱介绍了

使用多巴酚丁胺减少肝切除术中出血减少肝切除术的出血量,并可以缩短手术时间、肝门阻断时间、肝切除时间,维持循环稳定以及促进术后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和医疗费用及心功能不全的切肝患者更加有益。

品质麻醉菁英获奖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曹学照介绍了他对麻醉科室管理的方法及荣获诸多荣誉等内容。

人文麻醉菁英获奖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喜家介绍他援藏的经历和武汉逆行的经历,以最过硬的麻醉技术完成一例例高难度手术。在基层工作经历让他体会到了,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人文麻醉菁英获奖者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明分享了他在“冈比亚医疗援助的故事”。工作期间,完成1500 余例手术麻醉:包括复杂创伤、脑科手术、巨大脑瘤、紧急剖宫产等手术。由于医疗设备有限,围术期监测设备缺乏,期间自学简易生命体征监测手段,并参与德国儿科医生的ETAT+培训,学到急诊分诊评估和治疗知识

创新性应用到围术期监测中,传授给当地麻醉科医护人员,提高监测能力和安全性,受到了中国驻冈比亚大使馆和当地社团的广泛赞誉。

科研创新是推动医学进步的源泉。当下,麻醉医学走出手术室,正在更广阔的医疗领域中发挥着作用,对其临床技术与功能要求也更高。科研创新也是是推动医学发展的原动力,麻醉医学这一相对年轻的学科,需要更加活跃的科研创新来推动其发展。管理创新是高质量麻醉服务的推动力,麻醉医生是患者围术期诊疗的“生命保护神”。在麻醉技术的支撑下,外科医疗技术飞速发展,不断突破手术“禁区”。现代麻醉技术日臻完善,安全性大大提升,而我们并不满足于此,始终以管理创新思维,致力于探索更为精准的麻醉技术,让高质量麻醉服务更多患者。技术创新是麻醉安全进步的基石,也是推动临床进步的直接动力,对于麻醉医学而言,更是保证患者安全的抓手。在性命攸关的麻醉医疗中,需要不断思考与探索,追求精益求精的技术创新,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医疗服务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推动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医疗机构不懈努力的方向。人文麻醉成为麻醉人不断努力的方向。他们报以人文麻醉情怀,以人性化、多元化的人文关怀举措,心系患者,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实践。

中青年麻醉菁英评选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辽宁市麻醉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充分展示了辽宁市麻醉学科中青年人才的实力和潜力。展示了青年麻醉医师的灼灼风姿,汇报内容主题鲜明、结构严谨体现了青年麻醉医师们善于创新、勇于担当、肯于奋斗、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获奖者将成为麻醉学科建设的中坚力量,为麻醉学科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图片21.png


图片22.png

大合影

图片23.png

选手

图片24.png

大会主席闻庆平教授

图片25.png

特邀评委马虹教授

图片26.png

学术麻醉菁英——科研创新类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方波

图片27.png

安全麻醉菁英——技术创新类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谷艳樱

图片28.png

品质麻醉菁英——管理创新类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曹学照

图片29.png

人文麻醉菁英——公益基层类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刘明

图片30.png

人文麻醉菁英——公益基层类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孙喜家


责任编辑:张晶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