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详情

冷空气来袭,心血管患者要做好健康管理

时间:2024-10-17 17:28:49来源:医师报作者:医师报 阅读: 109545

10月15日,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明天起,中东部地区将出现大范围降水过程,气温方面,今天,冷空气继续影响东北等地,18日起还将有强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地区,带来明显降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崔鸣提示,心血管疾病的进展和天气的变化密切相关,冬季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明显高于夏季,因此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更加注意血压的管理,避免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气温变化,及时应对心血管风险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态势,目前患病人数约3.3亿,且心血管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而随着寒露节气的到来,逐渐转凉的天气也给心血管疾病的控制带来了难题。“最近天气转冷,明显感觉到我们心血管门诊的病人开始增多了。”崔鸣主任表示,很多患者都是因为气温降低这种外因,导致心脏疾病出现波动,部分还触发了不稳定心绞痛这类较为危险的疾病。

面对季节温度的变化,崔鸣主任提示广大患者要及时根据环境变化采取相应措施。“首先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应对屋里屋外及早晚的温差,及时增添衣物,以减少气温对心血管的影响。第二是天气干燥时,应适当补充水分,防止血液过度黏稠,减少血栓风险。第三,饮食需适当调整,冬季虽热量消耗大,但进补高热量、高油脂食物易导致血脂失控,因此应坚持合理健康的饮食。第四,适当运动,冬季活动虽可能减少,但仍建议适量活动,但需避免在过早的时间,比如早上4点到5点进行,应等待日照充足、温度适宜时再活动。此外,最重要的是要按时门诊随访调整治疗。冬季高血压控制不佳时,应及时就医调整降压药。若出现胸痛等症状,怀疑疾病加重或不稳定时,也应立即就医。这些健康的理念需牢记于心,做到这些才有助于平安过冬。

“三高”共管,做好心血管风险管理

在崔鸣主任看来,面对潜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仍然有许多高血压患者对于血压控制不够重视。“以高血压为例,我国有近3亿高血压患者,然而高血压的知晓率、控制率以及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的使用率都很低。即使进行了治疗,血压的达标率和控制率也依然很低。这反映出我们在认识、诊断、筛查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而这些不足与大众对心血管疾病存在的诸多误区密切相关。”

崔鸣主任提示,很多高血压患者认为,只要没有症状就没有心血管疾病,但实际上,高血压90%的情况下是没有症状的,被视为无声的杀手。同样,很多冠心病患者平时也没有症状或症状较轻微,这导致人们错过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最佳时机。

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多个部门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方案中提出要加大基层医疗机构血压、血糖、血脂“三高共管”力度。对此,崔鸣主任也提示广大患者朋友,对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以及肥胖和抽烟等危险因素,单一防治某一因素可能增加经济负担,而综合管理三高可提高防治效率。例如,“对于高脂血症患者,如果已经患心脑血管疾病,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血脂,特别是低密度胆固醇脂蛋白(LDL-C)应将控制在1.8 mmol/L甚至1.4mmol/L以下,并确保降幅超过50%。中高危人群,LDL-C水平需达到2.6mmol/L以下。”

责任编辑:祁晓梦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