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会议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会议/会议报道/详情

统领趋势 孕育未来

聚焦辅助生殖最前沿 提高抱婴率

时间:2017-08-04 13:35:12来源:未知作者:许奉彦 宋箐 阅读: 120781

blob.pngblob.png

新疆站召开

“走遍全国,助力各地医师培训”成为中国医师协会生殖专业委员会系列工作的重头戏。由此,专委会特别设立的默克雪兰诺全国巡讲第一站于今年4月在新疆召开。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腊晓琳主任主持开幕式,她说,2015年12月专委会成立,把全国学术巡讲首站放在新疆,给新疆妇产科界带来一股春风,促进新疆生殖医学顺畅向前发展。中国医师协会生殖专业委员王树玉教授致辞时表示,专委会虽然年轻,但朝气蓬勃,成立后很多方面需要发展,其中关注边区医疗,进行基础培训是重要一环。

会议以“统领趋势,孕育未来”为主题,来自全国的200余位辅助生殖专家、医生共聚一堂,共同探讨超促排卵、黄体支持、胚胎移植前的基因诊断/筛查(PGD/PGS)、子宫疾病和不孕等专业热点、难点和技术问题。 

PGD/PGS新技术

PGD/PGS治疗复发流产价值获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科主任王树玉教授介绍,目前复发性流产患者逐年增加,约5%的育龄期女性可发生,且随着流产次数增加,复发风险增加。其病因涉及胚胎因素、遗传、解剖、内分泌、感染、血栓前状态、免疫、环境等多个方面。因为早期复发性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较高,现在可以通过PGD/PGS新技术,对胚胎或囊胚进行细胞活检,应用基因测序技术筛选出正常的胚胎用于移植,可显著增加高龄、反复流产患者妊娠率和活产率。

王教授还详细讲解了PGD/PGS诊断技术的定义、原理、适应证、取材时间及方法,目前常用检测技术及其局限性。她指出,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新一代测序技术是PGD/PGS未来发展方向。

染色体病的基因诊断治疗“独辟蹊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李刚教授介绍,染色体病是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所致疾病,一般人群发生率为5/1000人,可导致不孕不育及复发性流产。PGD/PGS适应证包括:染色体病及单基因病,生育过染色体异常患者的夫妇,高龄女性,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女性及反复胚胎种植失败患者。

李教授还介绍了其中心对于平衡异位、罗氏异位、倒位、性染色体异常患者PGD/PGS数据,其中囊胚滋养外胚层细胞活检正常胚胎移植后临床妊娠率可达约50%。并对脊髓性肌萎缩症、多囊肾、血友病等多种单基因疾病的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他指出,PGD/PGS是改善临床预后的重要手段,但也是一把“双刃剑”,需要规范使用。

黄体支持

个体化黄体支持助力辅助生殖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主任艾继辉教授介绍,黄体支持是“试管婴儿”助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个体化的黄体支持也很重要。她从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中黄体功能不全的病因、GnRH-a扳机后的黄体支持策略,黄体支持的药物选择、剂量应用,及冷冻胚胎移植内膜准备黄体支持几个方面做了详细讲解。

她指出,高反应拮抗剂方案GnRH-a扳机可以减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并发症,但需强化黄体支持,添加小剂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可以改善妊娠结局。全球调研显示,阴道用黄体支持可以替代肌肉注射黄体酮。

黄体支持与孕激素补充共识解读

新疆腊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生殖中心主任腊晓琳教授对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最新发布的《黄体支持与孕激素补充共识》进行解读。她从共识产生的背景开始,讲述了月经黄体与妊娠黄体的生理特点,黄体功能不全诊断标准,黄体支持与孕激素补充的适应症及禁忌症。并结合全球调研问卷对目前临床常用黄体支持药物的种类、给药途径,有效性及规范使用时间等常见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腊教授指出,不是所有黄体支持都会表现为血清孕酮升高,不需要监测血清孕酮水平及变化,推荐检测HCG水平及超声检测评估绒毛活性及胚胎发育情况,这些规范黄体支持疗效评估标准对临床检查、治疗方向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不同人群促排卵策略 

卵巢正常反应人群控制性超排卵需标准化治疗

海军总医院生殖中心主任王蔼明教授介绍,卵巢正常反应人群是辅助生殖治疗的主体,全球网络调研显示,目前GnRH-a激动剂方案仍是主流治疗方案,可以通过年龄、体质指数及一些标准物如FSH、AMH、AFC来预测卵巢反应性,选择合适的促排卵药物和剂量,Gn剂量的标准化要平衡患者的受益和风险,在获得理想获卵数的同时减少并发症。

王教授表示,正常反应人群治疗期望是获得更多的获卵数,更多胚胎,更好的妊娠结局,同时降低OHSS及多胎风险。

卵巢低反应应提前预测指标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凌秀凤教授介绍,来自亚太共识及全球调研数据显示,卵巢低反应人群定义为卵母细胞数少于4个,诊断标准参照2011年博洛尼亚标准。

她指出,要识别低反应的高危因素,提前预测和诊断低反应,高龄并不等于低反应,但高龄患者低反应风险增加,并与慢反应相鉴别,低反应人群治疗目标是提高获卵数,每增加1个卵母细胞,对改善临床结局有重大意义。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生育:注重个体化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王文军教授介绍,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排卵障碍性不孕常见病因,PCOS患者生育力降低,肥胖、代谢异常、炎症、内分泌紊乱、排卵功能障碍、卵母细胞质量下降、内膜容受性受损是影响PCOS患者生育力的因素。尽管PCOS患者卵巢储备数目较多,但随着年龄增加,其卵巢储备功能及生育窗并未延长。

王教授强调,高龄PCOS患者代谢异常及高雄激素血症影响仍然存在,需更加注重代谢异常的筛查和处理,制定个体化的助孕策略。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对卵巢储备远期有不利影响,不推荐PCOS患者进行。

不孕合并子宫疾病

子宫肌瘤患者:受孕时机要掌握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万晓慧教授介绍,子宫肌瘤是生育年龄女性常见良性肿瘤,是引起不育和流产的主要原因,与妊娠相互影响,可根据FIGO子宫肌瘤的分型,决定是否手术以及手术时机。她还解释了临床比较关注的肌瘤手术后受孕时机问题,建议肌瘤较大或舒张侵入宫腔者术后避孕1年,未侵入宫腔避孕6个月,小的浆膜下肌瘤避孕3个月,并告知患者瘢痕子宫妊娠破裂风险。

万教授表示,不同部位子宫肌瘤对体外受精(IVF)妊娠结局有不同影响,IVF术前对子宫肌瘤预处理要参考患者意愿,以达到最佳治疗结局。

blob.png

海口站召开

“此次会议搭建了一个国际化平台。这个平台是连接各国友谊之桥,也是对国家‘一带一路’国际化战略实施的响应。同时,也是生殖医学专委会的担当与作为。希望参会的国内医生、国际学院学员都有所收获。” 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总干事李蓉教授致辞表示。10月22日,2016年默克雪兰诺巡讲——海口站召开。

大会主席黄元华教授指出,辅助生殖技术(ART)的规范化是生殖技术发展的基础,本次会议涵盖辅助生殖领域的经验性、探索性常见基本问题,不仅对行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年轻医生深化知识以及正确对待、利用循证医学证据也有很大的帮助。

海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转化与合作处赵同健处长、海南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张超处长、香港中文大学妇产科学系陈耀樑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

辅助生殖技术中黄体支持必不可缺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李蓉教授对孕激素药物发展、分类、作用机理、生物学效应、给药途径、剂型、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常用药物制剂及其在ART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口服黄体酮有相对较低的着床率、妊娠率和较高的流产率,不宜作为ART中黄体支持治疗的一线用药。”她指出,患者频繁肌注黄体酮比较痛苦,易出现皮肤硬肿等不良反应,且需频繁往来医院,方便性差。

“黄体酮阴道制剂在全球范围广为接受,并且可以自行给药,方便、舒适、易被患者接受。”

她表示,ART治疗中,孕激素主要用于子宫内膜支持及黄体支持。且孕激素黄体支持应从取卵日或移植胚胎前1~2日开始使用,持续至成功周期的孕检呈阳性或失败周期的月经日。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有效干预措施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黄元华教授介绍,OHSS是一种医源性疾病,以卵巢对促排卵药物的反应过度为基础,在HCG作用下激发的以血管通透性增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卵巢囊性增大、腹腔积液、胸腔积液,伴局部或全身水肿,肝肾功能损伤,血液浓缩,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由于认识的提高,我国近年来发生率持续下降,估计中、重度发生率不超过1%。”黄教授指出,但OHSS危害却不容忽视。相关研究显示,每例患者因OHSS这一并发症引起的费用分别为1954美元(门诊患者)、10 099美元(出院患者)。

OHSS由医生引起,临床上如何预测并避免非常关键。“OHSS预防的有效干预措施包括药物预处理、药物选择、低剂量递减方案、扳机(推荐GnRH激动剂扳机)、黄体支持、全胚胎冷冻等。” 黄教授指出,并介绍了其循证证据。

最后,黄教授表示,目前要全面预防OHSS还有难点:高风险人群的定义没有统一纳入标准;已发现的预测指标不能完全预测OHSS高危人群;由于患者个体化差异,没有统一的标准预防策略。

从质控看体外受精妊娠丢失与黄体支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靳镭教授介绍,IVF涉及临床治疗与实验室技术多个环节,每个流程与环节都会产生影响结果的变量,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质控需在标准的临床诊疗路径和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的基础上进行,需选取关键环节、关键数据进行回顾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和循证医学证据进行优化。

“IVF中的生化妊娠、早期妊娠丢失和晚期妊娠丢失都是IVF流程中的变量。” 靳教授指出,生化妊娠、早期妊娠丢失是否可以作为质控KPI以及如何利用KPI变化分析优化流程需要综合询证医学证据来决定。 

需要注意的是,IVF技术会导致黄体功能不全,使用孕酮可以维持正常妊娠,减少早期流产。

体外受精高龄人群分层及诊疗路径探讨

“卵巢储备降低,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卵泡数量减少,妊娠率、活产率下降。”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中心卢伟英教授介绍,这是≥35岁高龄人群的内分泌特点,这些改变让高龄人群妊娠困难增加、妊娠后风险加大。对于高龄人群,应综合各项指标对卵巢功能进行评估。

对于高龄不明原因不育患者,卢教授建议,应缩短诱导排卵时间,尽快IVF治疗,并使用促黄体生成素,提高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活产率。

高龄患者是否应该用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一项回顾性分析显示,无明确男性因素的高龄卵巢低反应患者,ICSI 不能提高受精率和临床妊娠率。

“非男方因素不孕的高龄患者建议使用IVF方法受精。” 卢教授表示,对高龄患者,使用ICSI方式受精,随着患者年龄增加,临床妊娠率、 活产率等均降低。对于45岁及以上的患者,不应使用ICSI。

针对高龄患者是否应用PGS,卢教授表示答案是肯定的。高龄患者胚胎移植前行PGS可显著提高种植率、活产率。PGS主要适用于女方高龄(≥35岁)、IVF反复植入失败、反复流产和严重的男性不育等患者。

对于高龄患者是否应用全胚冷冻?卢教授表示,对于高龄不育人群,使用全胚冷冻不影响临床结局。

体外受精实验室质量控制是重要一环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实验室李涛副研究员介绍了IVF实验室质量控制。她表示,进行质量控制的目的是获得稳定、高效、可重复的结果以及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等。

她还介绍,质控的对象包括任何可能接触到配子和胚胎的物质,以确定无胚胎毒性(如试剂、耗材);培养箱、显微镜、离心机等设备仪器,以确定不影响配子和胚胎的发育潜能;配子与胚胎操作;培养室环境,需无菌无毒,适合胚胎发育、适宜仪器正常运行(如温度 、湿度)。

IVF实验室质控内容包括对所有的试剂耗材,仪器设备进行质控;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校正、效果分析及运行记录;定期检测培养箱、冰箱、热板、热台的温度;详细记录所有培养液、耗材的批号;每周检测1次培养箱的CO2浓度;定期对培养环境做细菌培养;对培养室的每个操作步骤、培养室清洁及保养均需有详细的文件记录;手工记录或电子文档记录培养室的所有操作。

生殖医学是精准医疗的代表

“这是生殖医学领域‘精准医疗’的代表”,唐都医院产前诊断中心遗传实验技术组组长王珺介绍了PGS/PGD的常用活检方法、检测的技术瓶颈、检测技术发展/特点、适应证、临床应用及新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高通量测序技术可覆盖全基因组,灵敏度随测序的深度的提高而提高,不依赖于数据库,能发现新的基因突变、基因融合等,开启了PGS/PGD的精准医疗新篇章。

谈及新进展,她很看好无创PGD-胚胎培养液检测。采用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能够避免胚胎活检,更加安全。由于其准确性高及无创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此外,细胞质移植、原核移植、纺锤体移植、极体移植、卵原前提细胞来源的自体线粒体DNA移植也非常值得关注,其改善或替换线粒体而提高卵子质量,一定程度上阻断母系遗传线粒体疾病的传递。


据悉,中国医师协会生殖专业委员会默克雪兰诺全国巡讲还在武汉、成都召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专委会必将把培训火种播种到全国。

blob.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