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详情

碧迪医疗一体化HemoSphere 血流动力学监护平台 | 让数据自己“说话”,洞察患者微妙变化,“预见”临床所需

时间:2024-11-07 20:06:42来源:医师报作者:黄玲玲 阅读: 110190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黄玲玲)在重症监护室(ICU)中的患者,往往已有一个或多个器官系统功能障碍,或者有脏器功能障碍风险。后者需及时发现危急情况,前者则需确切地发现问题或潜在的问题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借助血流动力学监测,重症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容量状态、容量反应性、收缩力等有关信息,根据不同状况确定不同治疗方案。因此在重症监护室(ICU)中,血流动力学监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血流动力学监测需着眼全局 

定量判断,准确反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钟鸣教授介绍,血流动力学监测从全局着眼可以指出治疗方向,确定治疗策略;从局部着手可以提供治疗位点,定量判断治疗强度,反馈确定治疗的最佳方法。从而使治疗更具目的性、精确性、针对性。“可以将其理解为整个社会中的交通系统,负责将血液、氧气运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当血液、氧气不够,或者交通不畅,血液氧气未运送到目的地(身体各处器官)时,人体就会因此受到伤害。”

因此,临床上非常需要通过血流动力学监测获取更多实时的各种动态性参数,进而帮助判断患者病情甚至决定治疗方案。如果能对多个指标进行整合,甚至可智能化预测,那将在临床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例如,若能预防低血压这类不良事件的发生,将进一步改善临床上的医疗行为,从而令患者获益。碧迪医疗HemoSphere一体化高端血流动力学监护平台的出现,令这种可能变成了现实。

搭载人工智能低血压预测HPI,帮助临床深入探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根本原因,避免低血压导致的不良事件发生

据悉,一体化HemoSphere是目前全球唯一一款能同时兼容有创、微创、无创技术的高端血流动力学监测平台,能够提供全面的循环参数,先进的压力、流量和组织血氧饱和度等信息。同时,其也是全球首款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搭载人工智能HPI低血压预测技术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平台,可适用于手术中监测,重症监护室等多种临床场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监测方案,协助医护创建精准、及时的临床决策。它还可节约ICU空间,节省医院成本。

微信图片_20241107200324.jpg

该平台有过程的管理,也有最终的结局管理。它融合了不同的技术、不同维度的信息,如容量、压力,也融合了疾病管理过程中不同角度的信息。更方便为每位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定制管理。”钟鸣教授解释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更没有两个相同的人,每位危重患者的病情更不相同,因此需要为每位为重患者精准地裁量适合他的血流动学管理方案。

过去的血流动力学监测设备无论多么精准,都只是给出一些参数,而参数的意义需要医生自己去判断,但借助人工智能,一体化HemoSphere却可以“自己说话”,真正发挥出预测的功能。以低血压预测指数(HPI)为例,它是一款基于历史事件研发的算法,能结合实时动脉波形信号,对病患未来发生低血压事件的可能性做出预测。HPI阈值从0到100,数值越高发生低血压可能性越大、越快。

“这些是基于成千上万患者的大数据,基于从开发数据集获得的动脉血压波形的机器学习等实现的。”不仅如此,该平台还可深入探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根本原因,实现低血压等不良事件的干预,甚至通过预防避免此类不良事件发生。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使用Acumen HPI软件监测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低:41%的患者可以完全避免低血压的发生;低血压持续时间短:持续2分钟或占手术时间的1%。“它不仅能够预测未来什么时候会发生低血压事件,还能告诉你为什么会发生低血压,应该从哪个角度着手去解决低血压?”如果采用了这项技术,或将改变更多医生的医疗行为,明显改善患者预后,钟鸣表示。

一体化HemoSphere兼容脑氧及组织氧饱和度监测,左右心监测,提供全面血流动力学信息,实现定制化管理

此外,一体化HemoSphere能提供全面的血流动力学信息,使得左右心兼顾。使用Acumen IQ心排量及压力监测传感器,可以跟踪前负荷和液体反应性,评价前负荷反应性患者的压力反应性等。它还拥有NIRS脑氧及组织氧饱和度监测技术。脑氧饱和度(rSO2)下降会给患者带来谵妄、认知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的风险,但这种风险是能够降低的。经证明逆转或避免脑血氧饱和度下降能够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缩短ICU时长和住院时长。

微信图片_20241107200330.jpg

对于脓毒性休克患者而言,脑氧饱和度监测有效识别急性脑损伤风险。动态监测rSO2并维持其平稳,有利于降低休克患者死亡、谵妄风险。通过脑部与组织总血红蛋白浓度变化,能够深入了解组织氧饱和度(StO2)变化的原因。

“在这样的平台中,我们能获取患者健康所需要的几乎所有参数。通过监测,可以将不良反应降到最低,使得我们的管理目标更加精准,这对于患者而言大有裨益。”钟鸣教授表示。


责任编辑:张晶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