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会议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会议/会议报道/详情

中医辨证 是对精准医学的有益补充

时间:2017-10-16 17:19:11来源:未知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西苑医院 徐浩 阅读: 148104

精准医学作为新型医疗模式,是个体化医学的更精确定位与升华,与中医辨证有着相通点。中医辨证是将望闻问切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将患者分为不同证候类型的过程。它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的疾病分类之外的另一种对患者的分类方式,对精准医学是有益的补充。


blob.png

建立病证结合诊疗新模式 首先通过西医的标准诊断疾病,然后结合中医的辨证分型,将患者分为不同的亚组人群,对同一疾病、不同证型的患者给予“同病异治”,实行“量体裁衣”式的个体化治疗,这也是当代中西医结合的重要诊疗模式。

判断预后及寻找治疗更有效人群 中医证候有助于判断疾病预后。如笔者研究发现,血瘀证与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明显相关,血瘀证计分较高(即血瘀程度较重)的冠心病介入后患者更易发生再狭窄。另外,按照陈可冀院士团队制定的冠心病稳定期瘀毒辨证标准,符合瘀毒证的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没有瘀毒证患者的6倍,这些都为早期识别冠心病稳定期高危患者进行“精准”干预奠定了基础。。此外,中医的辨证还能够帮助找到对某种化学药物更敏感的某种疾病的亚类人群,如研究表明寒证类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对激素的干预有较好的反应,从而有可能找到更适宜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激素,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创新临床研究设计方法 传统的临床研究设计方法可能会是阴性结果,可以进行二次临床研究设计,即阶段1:招募某种疾病各种证型的患者,疗程结束后分析某种中药或西药对哪种证型的疗效更好;阶段2: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纳入阶段1确定的某种证型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试验药和对照药,最终观察疗效,这种根据证型疗效反应二次设计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临床研究的精准性,找到药物更适宜的靶人群。对于西药新药临床试验中疗效不理想者,可以比较敏感与不敏感人群中医证的差异,改进试验设计方案,以获得阳性结果;已上市药物可通过该法找到更敏感人群,重新确定适应症。

为新药开发提供新思路 常规西药通常设计为某种受体的配体模拟剂,与配体竞争性地与受体结合,发挥激动或阻断作用,就如同钥匙与锁的关系,这种方法使药物的疗效受到限制,并且长期用药可能因为受体的上调或下调使药物疗效下降甚至药物抵抗。新的思路可以通过疾病的证候分类,采用系统生物学和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构建基于分子网络的药物靶点及其组合,使新药开发由单成分、单靶点转向多成分、多靶点治疗。

目前精准医学以基因为主的方法限制了其在多种慢性复杂性疾病中的应用;中医辨证是对疾病人群的另一种分类方法,病证结合诊疗模式是对精准医学的有益补充,有助于判断预后及寻找治疗有效人群,为临床研究设计及新药开发也提供了新的思路;这种结合模式必将使未来的医疗更加安全、有效,使大多数患者能够在精准医学时代获益!



微信图片_20170913132016.jp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