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会议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会议/会议报道/详情

警惕“隐形杀手”--胆囊癌

——暨第六届中日友好医院肝胆胰外科国际研讨会在京隆重举行

时间:2017-10-16 20:10:00来源:未知作者:医师报 阅读: 70505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由中日友好医院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日友好医院肝胆胰外科国际研讨会(聚焦胆囊癌)”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胆囊肿瘤临床诊治及基础研究进展(第六届中日肝胆胰外科国际研讨会)”于2017年10月15日在中日友好医院友谊厅隆重召开。

水印.jpg

中日友好医院肝胆胰外科国际研讨会现场

中日友好医院普外三部外科主任杨志英教授代表医院致欢迎辞。他首先介绍了中日友好医院普外三部(肝胆胰外科)的发展情况:普外三部是在普通外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立临床科室。科室拥有床位25张,肝胆胰年手术量600余台,年门诊量达5000余人次。科室在杨志英主任的带领下,工作涵盖了肝脏胆道胰腺和脾脏的所有外科疾病,目前能够开展各种复杂肝切除,胆囊癌及肝门部胆管癌的扩大根治术、联合血管切除或半肝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等肝胆胰外科疑难手术。组建多学科的技术团队设立NET多学科专家会诊中心与介入科、病理科及肿瘤科等多学科协作,针对患者制定最优的规范化个体化治疗方案,在肝胆胰肿瘤的综合治疗方面居全国先进水平。他希望通过组织“中日肝胆胰外科国际研讨会”,加强中日肝胆胰外科领域的学术交流,不断推动中日肝胆胰外科事业发展,乃至中日医学事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杨志英教授介绍:胆囊炎和胆囊结石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两者合并发生的几率高达70%。胆囊炎和胆囊结石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胆囊在长期的炎症和结石的刺激下可能会发生癌变,导致胆囊癌的发生。我国胆囊癌发病率占同期胆道疾病的0.4%-3.8%,位列消化道肿瘤发病率第6位,好发年龄为60-70岁,女性多见。胆囊组织慢性炎症﹑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是胆囊癌三个严重的危险因素。由于胆囊癌发病时缺乏特异性症状,进展期的胆囊癌常常已失去临床手术治疗的机会,预后极差,患者5年总生存率低于5%,可称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隐形杀手”!积极治疗胆囊炎﹑胆结石,定期B超检测胆囊,是预防胆囊癌的有效方法!

2.jpg

杨志英教授与姜小清教授会中深入讨论

本次研讨会,大咖云集,内容精彩纷呈!特邀来自名古屋大学医学部,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著名胆道肿瘤外科专家、日本外科学会第115回定期学术集会会长﹑日本胆道癌诊疗指南委员长——挪野正人教授,主讲了《胆囊癌的外科治疗》的专题讲座,他重点介绍了日本在治疗胆囊癌方面的技术进展和相关经验,引起了与会专家们的热烈讨论;清华大学长庚医院的肝胆胰外科张洪义教授,阐述了《胆囊癌诊治的争议与焦点》;中日友好医院肝胆胰外科杨志英教授,重点介绍了《从胆囊癌的转移路径思考HPD的意义》;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姜小清教授,分享了《胆囊底/体和颈管部肿瘤的不同治疗策略》;火箭军总医院的段伟宏教授,讲解了《胆囊癌HPD并发症及控制的思路》;接着,由中日友好医院肝胆胰外科的司爽大夫和孙永亮大夫作了两例疑难病例汇报,与会专家们对疑难病例进行了精彩的点评、讨论及经验分享。

本次论坛聚焦胆囊癌治疗的前沿领域,内容涵盖胆囊癌治疗的热点和难点,精彩纷呈,为与会全国各地的肝胆胰外科同仁献上了一台学术的饕餮盛宴。最后,杨志英主任代表中日友好医院对与会专家带来的精彩的学术报告表示衷心的感谢!对第六届肝胆胰外科国际研讨会成功主办表示祝贺!杨志英主任表示:未来,中日友好医院肝胆胰外科将把这个国际研讨会持续办下去,并根据学科发展前沿和国际研究热点,每届聚焦一个专题,并不断创新形式,为国内肝胆胰外科同仁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同时,与会肝胆专家共同呼吁广大患者“关注胆囊,定期体检,防病于未然之间”!

3.jpg

与会专家合影

4.jpg

会中专家们各抒己见

5.jpg

 上海东方肝胆姜小清教授作专题演讲

6.jpg

清华长庚医院张洪义教授作专题演讲

7.jpg

名古屋大学医学部挪野正人教授作专题演讲

8.jpg 

中日友好医院杨志英教授会中作专题报告

9.jpg 

火箭军总医院的段伟宏教授作专题报告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