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人物专访
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人物专访/详情

疼痛非小事,治疗莫乱来

—访山东省立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孙涛

时间:2017-04-24 09:51:37来源:未知作者:马莉

blob.png

说起疼痛,可以说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多次。老百姓有句俗话:“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可见,疼痛非小事。而随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时代的过去,疼痛的系统、科学治疗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及患者认可。为进一步拓展广大读者对疼痛的认知,在春寒料峭的2月,记者对山东省立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孙涛进行了采访。彼时,孙涛主任刚刚顺利完成中组部、团中央第16批博士服务团挂职赣州市人民医院副院长的支边任务。

疼痛是怎么回事

    采访伊始,孙主任就开门见山地说:“咱们先聊聊疼痛是怎么回事,然后再分析一下常见的认知误区”。疼痛是机体对损伤组织或潜在的损伤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反应,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每个人一生中体验最早、最多的主观感觉。经过漫长的进化历程,疼痛已经成为生物体本能的保护性信号,它可以使生物躲避危险,适应生存环境。对于人类而言,疼痛更为重要,它可以提醒人们外界环境或者机体内部风险的存在。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疼痛后,大部分患者会暂时忍受疼痛,或者不辨原因自行服用止痛药,这些都是不恰当的。我们在对疼痛的认知中还存在以下常见误区。

认知误区一:疼痛不是病,忍忍就好了

临床上,通常将疼痛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临床多作为一种症状,有明确病因,起病时间清楚,可以预警身体疾病。而慢性疼痛则是指疼痛时间超过一个月,或者超过机体组织损伤愈合的时间而仍然存在的疼痛。慢性疼痛通常是不可逆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加重,需长期进行止痛治疗,因此需要积极预防。比如说有些人,特别是老年人,皮肤某部位的带状疱疹已经痊愈,但是原疱疹区域数月、数年甚至终生都持续存在顽固剧烈疼痛,这叫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一种后遗疼痛,是由于神经细胞受损变性所致,特别顽固,很难根治。

“电视上曾经报道您诊治的一位老年女性患者,说她从外地转诊到咱们医院疼痛科的路上因为带状疹而痛晕过去了,这种情况应该怎么防治呢?”记者问道。“这是一个患者家属、甚至医务人员对疼痛认知有误区的典型例子,说明有些疼痛不是忍忍就好的对于老年人,特别是体弱或者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在带状疱疹急性期,尤其是疼痛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千万不能硬忍者,除了正规的抗病毒、营养神经等治疗以外,必须及时进行规范的镇痛治疗,以免损伤神经在反复疼痛刺激下发生顽固的后遗神经痛电视报道的那位患者就是在当地治疗带状疱疹而忽略了规范镇痛,以至疼痛剧烈而差点出现危险”。孙主任严肃地说道。“对于尚能忍受的慢性疼痛,许多人不把它当回事,认为疼痛不是病,忍忍就好了,能忍则忍。其实,疼痛不但使患者精神痛苦、劳动力丧失、生活质量下降,还会使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发生紊乱,并因免疫力低下而诱发各种并发症,最终显著缩短人的寿命。国际疼痛研究会(IASP)已明确指出‘急性疼痛是症状,慢性疼痛是疾病’ 。疼痛科就是专门治疗慢性疼痛的科室,慢性疼痛疾病患者应该及时到疼痛科就医”。孙主任继续说道。

认知误区二:止痛只能靠吃药、打针

“对于疼痛,许多患者甚至部分医疗工作者误认为只能通过吃药、打针止痛”。孙主任继续说道。其实,目前医疗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疼痛科,有多种微创介入的方法治疗慢性疼痛,可以使很多患者不必囿于吃药、打针的局限。对于咱们上面提到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以前确实只能靠简单的药物维持治疗,往往效果并不确切,患者非常痛苦。现在,我们有了很多的微创治疗手段,比如神经阻滞、射频神经调控、脊髓电刺激治疗等,这些方法都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脊髓电刺激疗法是怎么止痛的?”记者问道。“就是将电极植入脊柱椎管内,通过植入体内的起搏器系统发放弱电脉冲至脊髓,阻断疼痛信号经脊髓向大脑传递,从而有效缓解顽固性神经性疼痛,使患者恢复身体机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孙主任说道。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对于其他一些顽固性慢性疼痛,比如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截肢后的残肢痛或幻肢痛、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外周缺血性疼痛、糖尿病性神经痛、雷诺氏病等也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对于癌痛患者,除了口服或者肌肉注射镇痛药物,目前有无新型的镇痛方式?”记者问道。“接下来,咱们就聊聊目前最新的疼痛介入治疗方法—蛛网膜下腔可编程吗啡泵植入术”。孙主任有些欣慰地说道。随着癌症病情的加重,口服或者肌肉注射镇痛药物往往会出现镇痛不全、副作用大等缺点,而蛛网膜下腔可编程吗啡泵植入术给癌痛和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带来了曙光。该技术在欧美等国家已广泛开展,并取得令人信服的效果。蛛网膜下腔可编程吗啡泵可以使极微量的吗啡在蛛网膜下腔匀速释放,并可通过体外编程方式随时调整吗啡释放量,这种方法最大优点是疗效显著持久、患者痛苦小、药物不良反应少。

认知误区三:颈椎病、腰椎病保守治疗无效时只能开刀

    采访最后,孙主任提到了大众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上存在的认知误区。他说,绝大多数人对外科开放手术持恐惧态度,一怕手术创伤大;二怕风险大,万一疼痛没治好,反倒加重了或截瘫了怎么办?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其实,目前已经有许多微创介入方法用于疼痛的治疗,临床实践证实效果确切,也就是说得了颈椎病、腰椎病也不一定非得开刀手术。这种微创介入治疗的原理,是在影像学引导下,用极细的穿刺针自皮肤直达病灶,采用物理或化学方式,选择性地阻滞痛觉神经或消融髓核,以治疗脊神经痛或椎间盘突出,有效率可达90%以上。介入治疗的特点是创伤小、风险小,属于目前提倡的“绿色”治疗。介入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胶原酶髓核溶解术、等离子髓核消融术、臭氧消融术、靶点椎间盘射频消融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等。当然,不是所有的脊柱病变都适用于介入治疗,这需要专业医师进行确诊和判断,不具备适应证的患者还得接受开放手术。
    总之,疼痛非小事,治疗莫乱来广大群众中及时纠正上述认知误区指导疼痛患者正规医院专科医生疼痛科医师科普工作者重要工作任务采访最后孙主任语重心长总结


责任编辑:吴学斌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