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哭无泪”:警惕干燥综合征
栏目主编 栗占国
干燥综合征(SS)是一个以口、眼干燥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由于其免疫性炎症反应主要表现在外分泌腺体的上皮细胞,故又名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上皮细胞炎或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
临床除有唾液腺和泪腺受损功能下降而出现口干、眼干外,尚有其他外分泌腺及腺体外其他器官受累而出现多系统损害的症状,包括肺间质纤维化、肝硬化、肾小管酸中毒等,而该病患者发生淋巴瘤可能性较正常人群高44倍。其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和高免疫球蛋白(图1)。
该病在我国总患病率为0.29%~0.77%,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为3%~4%,我国约有500万以上患者。本病以女性多见,男女比为1∶9~20,发病年龄多在40~50岁,也见于青年和儿童。
干燥综合征是慢性全身性顽疾,不可不治
目前,国内外医生对SS是否需要治疗以及如何治疗认识不一。治疗误区主要是认为该病无法治疗或无需治疗。长期坐待病情变化而不予相应治疗,致使不少患者病情日趋严重,最终出现多种全身性损害,如肺间质纤维化、肝、肾功能受损,以及高球蛋白血症、全血细胞减低等。
原发性SS发病机制核心是T细胞和B细胞调节异常,炎症的天然免疫通路也起重要作用。免疫耐受被打破是SS模型中重要机制之一,然而在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遗传易感的背景下,环境因素或随机因素、或两者同时在触发慢性炎症反应中起作用,引起淋巴细胞浸润分泌腺体、肺脏和肝脏等脏器的损伤,甚至发生淋巴瘤。因此,在治疗上,除对症治疗外,重症患者及有脏器受损患者的治疗关键在于抑制过度异常的免疫反应,并应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
在SS长期治疗中,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选择免疫抑制剂进行“治本”。值得注意的是,多数SS患者不一定需要应用激素治疗,应根据病情进行相应干预。此外,需要针对口眼干燥对症治疗,如玻璃酸钠眼液滴眼治疗,不仅能缓解眼部的不适,同时可预防干燥性角结膜炎等危害。
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和人源化抗CD22单克隆抗体可清除SS患者体内活跃的自身反应性B细胞,已被证实不仅可改善患者症状,而且可纠正免疫学异常,有很好的治疗前景。
部分中草药对本病可能有一定作用,可能缓解口眼干燥或关节疼痛等症状。但免疫抑制作用不明确,盲目使用有害无益。应用过程中应监测有无肝脏、肾脏及性腺的损伤。
综上,干燥综合征不是不能治,通过科学的方法治疗可以达到长期缓解,预防并阻止肝脏、肺脏、肾脏等腺外脏器并发症的发生。
干燥综合征主要治疗原则
☆对轻症患者,即口眼干燥的症状轻微、无腺体外器官受累、血清抗体及免疫球蛋白正常或仅轻度升高者,可选用羟氯喹、白芍总苷及其他温和的植物药治疗。
☆对于有脏器受累等系统损伤的中重度患者应给予硫唑嘌呤、环孢素、来氟米特等,严重内脏受累者可考虑使用环磷酰胺,以早期控制患者的B细胞功能亢进状态。
☆强调激素正规应用:对症状明显的患者可给予小剂量激素,及时减量则不会带来明显不良反应,盲目排斥激素反而会延误病情。需要强调的是,在应用激素的患者应加用适量的免疫抑制剂,以远期控制病情。
☆对症及其他治疗:应强调针对SS者口干、眼干的局部治疗,这些措施对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对血清中有广谱或高滴度自身抗体且对内科治疗反应不佳者,可考虑行免疫吸附及血浆置换治疗,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该方法的滥用。
病例分享
主诉 女性,57岁,因“口眼干31年,咳嗽、喘憋7年,心悸、乏力45 d”入院。
现病史 患者31年前出现口眼干,牙齿逐渐片状脱落,伴多饮、四肢乏力,查血钾低,予补钾治疗。
17年前出现双腕关节疼痛伴晨僵、双下肢紫癜样皮疹,未诊治。
7年前渐出现咳嗽、咳痰伴活动后喘憋,血清免疫球蛋白G升高,胸部CT示肺间质纤维化,超声心动示肺动脉收缩压轻度升高,予糖皮质激素、羟氯喹、乙酰半胱氨酸治疗,间断抗感染。
16个月前起根据病情先后使用环磷酰胺、来氟米特及环孢素治疗。
6个月前骨髓涂片提示浆细胞比例6%,近45 d心悸、乏力、喘憋明显,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至79 g/L。
既往史 20年前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穿刺确诊结核,予抗结核治疗痊愈。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平稳,舌面干裂,牙齿全部脱落,双肺呼吸音粗,双中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及Velcro啰音,右侧为著,心律齐,P2>A2。各关节无肿胀、压痛。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血红蛋白79 g/L。尿潜血(±)。便常规、DIC全项:正常。
生化:白蛋白20.7 g/L。甲功:FT4 10.64 pmol/L,FT3 3.19 pmol/L,aTPO 83.9 U/ml。贫血检查:维生素B12、铁蛋白正常,叶酸3.52 ng/ml。铁4.89 μmol/L,总铁结合力28.72 μmol/L,不饱和铁结合力23.83 μmol/L。
血气分析:二氧化碳分压28.9 mmHg,氧分压77.2 mmHg,血氧饱和度96.1%。
血沉140 mm/h。C反应蛋白128.00 mg/L。血清γ球蛋45.3%,免疫球蛋白A 5.36 g/L,免疫球蛋白G 67.4 g/L。抗人球蛋白综合试验阳性。ANA 1:640斑点型,抗RNP(++),抗SSA(+++),抗SSB(+++),线粒体抗体IgG M9(+)。血、尿kappa及lambda轻链均升高。血、尿M蛋白:阴性。细菌及病毒检测:均阴性。PPD试验强阳性。CA15-3 40.54 U/ml。
骨髓穿刺:形态:骨髓增生活跃,浆细胞比例偏高(6%)。免疫分型:正常浆细胞比例正常;病理:造血组织红系、粒系灶性增生。超声心动:估测肺动脉收缩压34 mmHg,左室后壁、侧壁心包增厚,微量心包积液。胸部CT:双肺多发炎症渗出,心包少量积液,双肺间质纤维化、肺气肿、肺内陈旧病变,双侧腋窝及纵隔淋巴结。肺功能:轻度限制型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降低。
诊治经过 入院后予甲泼尼龙40 mg,qd×7 d并改为泼尼松45 mg,qd口服,此后每周减1片,利妥昔单抗100 mg,qw×4次,免疫吸附治疗1次,辅以抗感染、抗凝、护胃、控制心率、补钙、补钾、补铁等对症治疗。目前病情相对平稳,血清γ球蛋32.1%,免疫球蛋白A 4.12 g/L,免疫球蛋白G 32.8 g/L,建议长期随访。
国际会议进展
第13届国际干燥综合征研讨会在挪威举行
北大人民医院成为SSF国际组织成员机构
5月19-22日,第13届国际干燥综合征研讨会(ISSS)在挪威卑尔根举行,来自世界近500名学者参与此次盛会,
国内有4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何菁副教授及张霞博士分别作大会发言,课题组展示了新发现的免疫细胞(pTfh)在干燥综合征致病中的作用及腮腺超声在干燥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等成果。
由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干燥综合征研究中的成绩及此次会议上的突出表现(8篇论文、大会发言等),何菁作为我国代表被推选为干燥综合征国际组织(Sjogren’s Syndrome Foundation,SSF)代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成为该组织的成员机构。
此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先后设立了干燥综合征专病门诊和干燥诊疗中心,为患者的诊治提供了特异性技术和新型规范的方法。此次加入SSF国际组织为促进国内干燥综合征临床诊治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智能骨科技术实现高海拔常态化!西藏完成全国首例机器人辅助生物膝置换
2025-05-07 -
new龙南市超声质控中心成立
江西省赣州市超声专业质量控制中心质控培训班(河西片区)暨龙南市超声诊断专业质量控制中心成立大会顺利落幕
2025-04-26 -
new“药有所为”—2025年临床药学领域案例分享及成果转化方向 研讨会成功召开
2025-04-25 -
newCACA指南前沿理念与创新技术落地辽宁营口
2025-04-24
-
龙南市超声质控中心成立
2025-04-26 -
“医呼百应 专家下基层” 中西医结合护航慢病防治
2025-04-19 -
兴国县超声质控中心成立
2025-04-21 -
“针”心“针”意除囊肿,锦旗感恩表深情
2025-04-14 -
APASL 2025北京盛会即将启幕,大会主席魏来教授带您看亮点
2025-03-25
-
2023年度医界好书评审结果公示
2024-03-07 -
我国发现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016-04-18 -
中期甲状腺癌也可以经口腔镜手术
2023-04-23 -
中国医师协会学术会务部招聘启事
2016-09-01 -
72% 坚守是他们的春节
2017-07-28 -
郑大附一院消化病院刘冰熔院长内镜治疗新技术受国际关注
2016-12-05 -
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四大变化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