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院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医院快讯/详情

信阳市中心医院对口支援顺民意惠民生

时间:2016-10-18 17:27:39来源:未知作者:河南通联站 阅读: 79809

 信阳市中心医院对口支援顺民意惠民生

 

                   医药卫生报记者王明杰 通讯员杨竞

 

    落实对口支援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效益。记者从信阳市获悉,信阳市中心医院在开展“万名医师支农”工作中构建四项工作机制,实现了与对口支援医院密切协作,提升了对口支援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人民群众广泛受益的多赢局面。

 

政策扶持,鼓励派驻人员坚守一线岗位

 

    信阳市中心医院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工作,给予派驻对口支援人员的工作岗位、职务不变;其工资、奖金和福利等享受原科室同等待遇,由医院支付;每月给予派驻人员伙食补贴1000元/人,交通补贴200元/人。

 

     为将卫生支农工作落到实处,让对口支援医师放心工作,该院作出规定,同等条件下,对派出人员在岗位聘用、职称晋升、进修学习、评先评优等方面给予优先政策。其中,完成支援任务满3个月的,职称晋升加1分。此举鼓励了派驻人员坚守一线岗位,为卫生支农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生活保障,为派驻人员提供周到服务

 

    为了让对口医师安心在基层工作,信阳市中心医院召开专题会议,对派驻医师的生活、工作等进行了具体的研究部署。

 

    对口支援工作中,为派驻医师租赁了住房,安装了防盗门,所有窗户均安装了防盗网;每套住房内配备电视机、洗衣机、电热水器、电热水壶、木制(或布制沙发)、有线(或无线网络);每个卧室均配备床铺(含床上物品)、窗帘、写字桌椅、台灯、简易衣柜(或储柜)、壁挂式空调。从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学习环境提供优越条件,保障支援工作的顺利实施。

 

创新模式,扩宽服务半径

 

    信阳市中心医院为实现“派出一支队伍,管好一所医院,培训一批人才,服务一方百姓”的目标。推出了三级“会商”机制。

 

    这三级“会商”机制包括:一级“会商”,即派驻医务人员与受援科室领导间的会商。会商内容为一线服务事项,如协商安排派驻人员坐诊、教学查房、疑难重症病历讨论、理论培训、手术示教等工作;二级会商,即职能科室领导与受援医院职能科室领导间的会商。会商内容为人员专科、时间等事项。如双方医院行政领导根据支援医院的实际情况和现有条件,结合受援医院医疗服务需求,就派驻人员的专业方向、人员资质、支援时间、支援目标及重点专科发展,新技术发展,农村适宜技术和新技术、高难度手术的开展;三级会商,即双方医院院级领导间的会商。会商内容包括涉及引进新设备、开设新专科的项目。如受援医院重点专科发展,新技术发展,农村适宜关键技术和新手术、高难度手术的开展等。

 

    同时,还要求开展专程调研工作,要求每年开展两次调研,共同商议对口支援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工作。

 

严格管理,确保服务到位

 

    如何把对口支农工作与服务百姓健康和服务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信阳市中心医院院长任书伟介绍说,对口支援工作是一项亲民、爱民、利民、惠民工程,为确保服务到位,通过院领导和专家组定期或不定期到对口支援医院开展巡回医疗、学术讲座、手术示教、专题培训等,不断丰富对口支援项目的内涵,并对支援医师实行了量化考核。

 

    信阳市中心医院对派驻人员考勤纳入受援医院(科室)统一管理;实行派驻人员请(销)假制度,严格要求并履行相关程序;对考勤明确规定,1-2天的病、事假由所在科室审批,3天以上的病假、事假由医院和受援医院医务科共同审批;原则上,超过5天的事假不予审批。

 

    对口支援送温暖,惠民工程显成效。信阳市中心医院从2014年开展对口支援潢川县、新县至今,共派出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58人,涉及30个专业,累计完成门诊25672人次、急诊1622人次、开展手术771例、会诊662人次。其中,肿瘤外科医师李海春在潢川县人民医院开展首例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肿瘤外科杜大军主任在新县人民医院开展首例分离式胸腹联合贲门癌根治术,填补了受援医院的空缺,获得基层医院的如潮好评。

责任编辑:王明杰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