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院士话肿瘤 高峰论剑议防控
风雨辉煌六十年
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赫捷院士介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是1958年建院的亚洲首家肿瘤专科医院,建院以来肿瘤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大,对肿瘤诊断治疗的能力不断增强,在我国肿瘤防治事业中扮演了领军者的角色。
2009年国家批准建立依托于肿瘤医院的国家癌症中心,主要任务是:建立覆盖全国的肿瘤防控网络;形成以医院为基础的肿瘤登记制度;建立完善的肿瘤防控宣传网络,使全民防治肿瘤知识知晓率达到60%以上;建立完善的早诊早治制度;建立规范的肿瘤诊治制度。此外,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医院在我国肿瘤登记、癌症早诊早治、科技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医疗卫生战略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
孙燕院士是中国内科肿瘤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介绍了我国肿瘤内科事业的建设、治疗规模、新药研发和人才培养等开拓发展历程。内科治疗是目前最活跃的肿瘤治疗领域,治疗手段包括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孙院士还介绍了肿瘤医院的诸多亮点:多学科综合治疗,其目的是为了形成先进的诊疗规范;肿瘤高发区研究被世界认可;内科为主的转化医学成果众多。
出国治疗肿瘤是误区
“得了癌症到国外去治是个误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孙燕院士表示,“我国在某些癌症的诊疗水平是领先于国外的,如食管癌、鼻咽癌、肝癌,因为这些肿瘤在其他国家相对较少见。并且,苹果公司前CEO乔布斯也曾来医科院肿瘤医院求诊。 如果想寻求先进的药物到国外去,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国几个大的中心的诊疗水平不比美国差。”
赫捷院士也非常赞同孙院士的观点,他补充“由于我国医生接触的患者多,有些青年医生一年的手术量几乎是国外医生一辈子的量,所以我国医生的外科技术是很高的。”他还透露,“医科院肿瘤医院和全美排名第一的MD安德森癌症中心是姐妹医院,和“美国最好的医院”梅奥医院是兄弟医院,说明我们水平是不低于国外顶尖医院的。”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林东昕院士指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家科技投入要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强雾霾治理,将科技成果惠及民生,遏制肿瘤发生率继续增加。
国外的经验和药物可借鉴,但是有些也不一定合适,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研究、理论、防控方法才能解决我国人群的问题。林院士也认为我国医院的肿瘤诊治水平并不低。
应首先控制感染性肿瘤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程书钧院士长期从事遗传毒理、肿瘤病因及癌变机理研究。他指出,肿瘤控制的关键在于预防,首当其冲的就是应该控制占10%~20%的感染类的肿瘤。如,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宫颈癌,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的肝癌,EB病毒的感染所致的鼻咽癌等。还需要通过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来预防其他非感染类的肿瘤。另外,保持身心愉悦也是防癌的一个捷径。
程院士还提到,我国面临肿瘤持续增长的严峻现状,这和我国的老龄化以及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等有关系。另外,由于我国肿瘤患者筛查出或者启动治疗时就已是中晚期,而中晚期肿瘤疗效较早期差,所以5年生存率也只有发达国家的一半。
我国的肿瘤发病谱也有很大的改变,肺癌第一,消化道肿瘤迅速发展,胃癌、肠癌增长明显,这和我国生活方式西化是分不开的。希望我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控制肿瘤发生率,增加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
肿瘤早期诊治5年生存率可达90%
“消化系统肿瘤的早诊早治应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程书钧院士指出,消化系统肿瘤占主要肿瘤的近14%,依据食管镜、胃镜、肠镜等已经能早期诊断消化系统肿瘤,早发现的病变在治疗技术上也比较成熟,早期食管病变可以黏膜下切除,治疗后5年甚至10年的生存率已经能达到90%。如果在我国推广这一理念,那么我国消化道肿瘤的生存率会普遍提高,发生率会降低。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的肿瘤。”赫捷院士介绍,早期肺癌经外科治疗后生存率可达90%,推荐4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小剂量CT。这项提议也得到孙燕院士的支持,他介绍,美国的经验显示,常见体检可以挽救20%肺癌患者的生命。赫捷院士指出把预防提高到一定水准,我国的肿瘤防控整体形势才能有更好的转机。提高我国整体的防癌知识的认知程度。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聚焦老年健康,多方联动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
2025-04-21 -
new构建AI医疗新生态 推动医学范式变革
2025-04-21 -
new第七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分论坛湖北社会办医创新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5-04-10 -
newAI点亮“星星的世界” 给孤独症家庭多一份希望
2025-04-03
-
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胆肿瘤精准治疗分会成立,肝胆二科潘明新当选首届主任委员
2022-09-27 -
2022年度珠江肝胆专科医疗联盟高峰论坛顺利召开
2022-09-27 -
“胰”起向未来!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干预方式专题研讨会线上召开
2022-05-31 -
创建平疫结合的呼吸道传染病应对体系是时代所需!2022年度中国呼吸学科发展大会在京举行
2022-01-11 -
詹启敏院士:便捷医疗流程,优化医疗服务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2021-11-29
-
生物治疗:修剪枝蔓 力促健康成长
2017-09-22 -
第四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专题
2020-09-06 -
聚焦房颤“前沿与创新”,共同推动房颤事业发展|第21届心房颤动论坛(7.7·大连)开幕
2023-07-10 -
聚中国智慧,绽放慢乙肝临床治愈新梦想
2023-05-16 -
“三潮汇聚 勇立潮头”-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在深圳发表演讲
2023-07-18 -
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胆肿瘤精准治疗分会成立,肝胆二科潘明新当选首届主任委员
2022-09-27 -
专家提醒:未病先防 积极合理接种疫苗
2023-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