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会议预告
当前位置:首页/ 会议/会议预告/详情

群雄汇聚:把脉高血压防控未来

时间:2014-12-04 17:56:55来源:未知作者:董杰 许奉彦 阅读: 142731

11月30日,高血压防控2015行动规划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研讨会由世界高血压联盟北京办公室和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联合主办。来自全国40余位高血压业界顶级专家出席,就全球血压筛查行动、社区血压筛查、医院门诊血压筛查、家庭血压筛查、动态血压筛查、高血压及相关因素的管理等进行了探讨。所形成的建议及意见将成为世界高血压联盟北京办公室2015年的行动规划方案,并将在2014年12月召开的世界高血压联盟亚太地区会议上正式公布,并用1年时间具体实施。

blob.png

高血压的防控要关口下沉,预防战线要前移。世界高血压北京办公室的责任就是将高血压防控方面的需求带到策略制定的日程中,将有效的防控经验传播到世界其他地方。

——世界高血压联盟前任主席  刘力生教授

blob.png

防控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应知道患者是谁,他们在哪里,谁在管理他们,其管理状况如何。筛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看似健康的成年人规范测量血压,及时发现血压升高的个体。

——世界高血压联盟秘书长  张新华教授

blob.png

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 吴兆苏教授

blob.png

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秘书长 刘梅林教授

blob.png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 李南方教授百万个体筛查项目正在进行

让更多人积极测量血压至关重要

“高血压是全球疾病负担首个可控的危险因素。”世界高血压联盟秘书长张新华教授开门见山。她指出,高血压关乎每个人的健康。

“将理念转化成行动,将经验转化成政府的政策,使之成为绝大多数人共同的方案,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张新华教授对全球血压筛查行动进行了详细介绍,该项目旨在通过面向普通人群开展的血压筛查行动,通过在合格的血压筛查环境下使用合格的电子血压计,让患者知晓自己的血压,知晓血压数值代表的意义,了解何时就医,该作出哪些生活方式改善等,进而对提升血压知晓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张新华教授透露,目前该项目在我国正在全面铺开,全国各地医疗机构和社区都可申请参与,世界高血压联盟北京办公室可提供技术培训和设备支持。(血压筛查登记网站: http://china-stroke.org/WHL-BJ/index.php/log)

代表基层声音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廖晓阳教授介绍,目前,在城市社区医院,35岁以上首诊患者均可得到血压筛查。但她也指出,职业人群、年轻人得到筛查的机会并不多,但其往往也是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如何从血压筛查数量和质量上提升筛查的目标,这是我国筛查面临的问题。” 廖晓阳教授说。

“如何让高危人群到社区测量血压?应和宣传机构更多联合起来,让更多人主动测量血压。”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宋军表示。

各国指南均推荐家庭自测血压

家庭自测血压存三大误区

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高平进教授表示,由于白大衣高血压及隐匿性高血压等的存在,目前国内外越来越重视家庭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的监测。

令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朱鼎良教授担忧的是,家庭自测血压尚存三点误区:第一,使用的血压计不准确。相当一部分人未采用准确度最高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第二,测量方法不规范。很多人并未掌握血压测量的频率、时间及注意事项等。第三,血压数值报告不准确。统计发现, 80%的人凭记忆告诉医生自己的血压值,易出现错误。朱鼎良教授认为,血压测量在技术上不存在问题,相关教育问题才最为关键。

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李南方教授同意朱鼎良教授的观点。她指出,很多人认为电子血压计测量不准确,而实际上,血压计已得到认证,错误的是测量方法。她建议举办高血压培训班,教育患者和公众如何测量血压,并发布权威的血压测量倡议书。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梅林教授补充道,在家庭血压测量上,重要的一点是告知患者血压控制的目标值,希望在文件制定上,设立可操作的目标。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电子血压计取代水银血压计须认证先行

一直以来,水银血压计是最常用的血压测量仪器,但常因操作不规范而使血压测量不准确,且可产生污染。联合国已于2013年发布了《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要求2020年前,逐步淘汰含汞的温度计和血压计,水银血压计将退出历史舞台。目前,我国一些医院已使用电子血压计。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陈伟伟教授表示,虽然我国指南对电子血压计进行推荐,但国家推动力度还不足。然而,国家的顶层推动非常重要。此外,目前我国仍无官方指定的电子血压计认证机构。陈伟伟教授希望通过各位努力,由政府相关部门指定中国高血压联盟实施国内电子血压认证工作。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虎教授建议,应征得主管部门,尤其是卫计委的认可,将规范的文件提供给公众,逐步用电子血压计替代水银血压计。刘梅林教授介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今年上半年已在门诊和病房中使用电子血压计。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王文教授也表示,在电子血压计推广上,虽然我国已开展了很多宣传工作,但是还很欠缺。目前我国采用欧洲高血压认证标准,已认证通过了十余款国产电子血压计。

高血压多重风险并存

危险分层抓住了降压重点人群 但无量化

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张维忠教授认为,高血压所造成的心血管风险不完全由血压升高导致,采用多重危险因素干预的策略可将心血管事件降低80%。目前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对各危险因素进行量化,如糖尿病病程长短不一影响也不同,不能笼统而谈。然而,过分细化使操作很困难。没有将危险因素与高血压不同策略结合起来,没有体现出差异性。

张维忠教授介绍,在刘力生教授的支持下,其团队启动了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队列研究,旨在在真实世界里通过大样本量研究来判断不同的危险因素分层具有的真正意义。“但解决这些问题需有可操作的模式,也需要危险因素的精确化、定量化等。达到这一点,高血压的治疗将会提升至更高的层次。”张维忠教授表示。

“生活方式改善是高血压防治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基层社区医疗服务成为主战场。”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马吉祥副主任强调,临床医生一定谨记,在门诊或病房问诊时,必须强化对患者限盐、戒烟与运动的医嘱。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