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学前沿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医学前沿/详情

首个抗结核新药登陆山东,为耐药结核患者带来希望

时间:2018-09-11 12:50:05来源:未知作者:lindongchao 阅读: 106349

    9月10日,耐药结核患者小董从山东省胸科医院党委书记、理事长秦敬民手中接过抗结核新药贝达喹啉,成为我省使用贝达喹啉第一人。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发,新型抗结核药物贝达喹啉终于面世,并来到我国结核病人身边。作为“抗结核新药引入和保护机制项目”(NDIP)项目16家试点单位,山东省胸科医院也是我省唯一一家使用贝达喹啉的试点单位。

    我国是全球结核病和耐多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耐多药结核病治疗难度大、费用高、成功率低,中国以及全球都期待新的有效的抗结核药物问世。贝达喹啉是全球45年来首个新的抗结核药物,2012年12月获美国FDA加速审批通过;2016年12月,我国国家食药监总局批准将富马酸贝达喹啉片作为联合治疗的一部分,用于成人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为广大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带来了希望。小董今年21岁,有着4年多的结核病史,曾多次反复治疗,属于耐药结核病人。经过专家讨论分析,认为小董符合使用贝达喹啉条件和指证,并为患者制定了联合治疗方案。小董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纳入项目治疗,成为我省使用贝达喹啉第一人。

    “作为一款时隔45年面世的抗结核新药,我们首先应该保护好它,不能滥用,要防止新的耐药菌产生”,省胸科医院NDIP项目专家组组长高绪胜介绍,作为“抗结核新药引入和保护机制项目”(NDIP)试点医院,省胸科医院立即制定了《山东省胸科医院抗结核新药引入和保护项目实施细则》。 高绪胜表示,贝达喹啉不是每一个结核病人都适合用,有着严格的使用条件和指证,只有那些比较严重的耐药结核病人才能使用,“通过试点,收集反馈信息,并建立起一套规范的应用规范和标准,这样才能合理应用,防止耐药菌的产生”。 据WHO报道,截至2017年7月,使用贝达喹啉治疗耐药结核病的国家达到89个,已经在超过一万例的耐多药患者中使用,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无论是临床试验还是真实世界的数据均显示出对于MDR/XDR患者卓越的治疗价值。据了解,为探索在中国正确引入和合理使用抗结核新药的政策机制,中盖三期结核病项目支持在中国实施“抗结核新药引入和保护机制项目”。该项目在国家卫计委的领导下,由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临床中心)牵头组织实施。项目在16家医院(包括山东省胸科医院)率先使用贝达喹啉全球捐赠项目的药品,试点通过合理的渠道、规范的方法、严格的监控确保贝达喹啉在有资质的医院、有资质的医生、符合条件的病人中使用,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抗结核新药的合理引入和保护提出政策建议。


责任编辑:吴学斌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