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专家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人物专访/专家在线/详情

访山东省立医院药学部主任沈承武

时间:2016-12-22 11:49:33来源:未知作者:赵国妮 阅读: 161357


               ——访山东省立医院药学部主任沈承武


跟药学部沈承武主任联系采访时,沈主任特别高兴,特地邀请记者参加了药学部组织的品管圈活动,用沈主任的话说“你想知道的内容都在里面”。于是,记者带着好奇与沈主任一道参加了药学部的品管圈活动。


会议一开始提出的就是“合理用药中的质量控制手段”这个话题,沈主任对记者说:“这一上来就把我们药师的工作重点给点出来了。说我们是拿药的,只说对了一点,而且是最微不足道的一点。从医生处方的下达,一直到药品放入门诊患者手中或者住院患者床前,整个过程都有我们的参与。只不过我们很多工作都是在‘幕后’而没有放到‘前’,仅有的放到‘台前’的就是大家所知道的——拿药。”记者忍不住笑了笑,接着问道:“那您谈一下药师在‘幕后’都做了哪些工作?让大家更为直观地了解一下咱们这些幕后英雄。”“药师的工作有很多,我们先来说说大众最为了解的‘拿药’这个环节。从药师接到医生的处方开始,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审核处方,审核内容很多,包括: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药物剂量、用法的正确性;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等。处方审核后,若药师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则会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若合适则进入第二步:调配药品,药师应该严格按照处方配药,并正确书写药袋或粘贴标签,注明患者姓名和药品名称、用法、用量等详细细节;随后第三步就是药品的发放以及用药交代,药师向患者交付药品时,还需要告诉患者一些具体的用药指导,包括每种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由此来看,一个很简单的患者拿药过程,需要我们药师在幕后做大量的审核、准备工作,只有药师们认真、努力在幕后默默奉献,药品才会准确无误地到达患者手中。


“除了发放药品,药师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那就是药品的质量管理。无论是药品的采购、保管、养护,还是摆放以及分发都需要细致、耐心和高度的责任心。


“ 所以说, 药师们是真正的幕后工作者,所有的努力都是默默的,不为大众所知的。”沈主任缓缓说道。


记者点点头,继续问道:“那您具体说一下药师在合理用药控制上都做了哪些努力?”“之前我们的做法是通过对医生处方进行回顾性地总结、点评,从而发现问题,然后将发现的问题统一成文下发给各科室,让医生们在之后的处方开具中避免同类失误的再次发生。这种做法的优点很明显,确实能够避免一些失误的反复出现,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因为很难保证每位医生都能将发现的失误避免掉,所以说,处方点评最终的反馈效果并不是特别的尽如人意。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引进了一个合理用药软件,通过这个软件可以前置性地、预防性地拦截‘问题处方’,让有问题的处方开不出来,达到事前拦截不合理用药的目的。这个软件所设定的合理用药规则包括药物的说明书、国家卫生部门提出的合理用药管理规则、专业药学人员构建的知识库、医院管理需要的用药控制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标准把控,使医生开具的处方用药更为合理、科学。而且这个软件可以和处方点评相结合,将处方点评中发现的问题,通过软件加以拦截、控制,可以避免已经发现的问题再次出现,真正做到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


“简单点说,我们药师一共需要把好四关:首先,我们通过合理用药软件在第一关把控处方的出具,拦截‘问题处方’,然后审核处方的药师进行第二关的处方审核,以‘捉捕漏网之鱼’,然后是发药药师在发药前进行最后的审核把关。除了这三关,我们还会通过回顾性的处方点评进行总结把关,并将发现的问题加入到合理用药软件的规则中,进一步优化用药软件。


“所以说,药师不仅仅是拿药的,还得保证拿的药合理、科学,这才是真正地服务患者。”沈主任详细地跟记者介绍道。



听完沈主任的这番话,记者深有感触,说药师是幕后英雄一点都没有夸大,正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亡羊补牢固然可贵,但是能够防患于未然岂不是更具价值!而我们的药师们既通过处方点评进行着“亡羊补牢”,又通过合理用药软件进行着“防患于未然”,防与补齐头并进,两手都抓,所以说药师这个“拿药的”,还真是不简单。 


责任编辑:吴学斌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