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癌症报告出炉,肺癌等癌症生存率提高
恶性肿瘤(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中国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日,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近十几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持续上升态势。但与10年前相比,我国恶性肿瘤生存率总体提高约10个百分点,原因得益于系列新药、靶向药物的临床规范使用。
每天超过1万中国人被确诊为癌症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死亡约233.8万人。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近10多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增长约3.9%,死亡率每年增长约2.5%。
肺癌、肝癌、上消化系统肿瘤及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等依然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肺癌、乳腺癌高居男、女发病癌种首位。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相对女性较高,且发病谱构成差异较大。在过去的10余年里,恶性肿瘤生存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目前我国恶性肿瘤的5年相对生存率约为40.5%,与10年前相比,我国恶性肿瘤生存率总体提高约10个百分点,但是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不久前,美国顶尖医学期刊《临床医师癌症杂志》(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发布《2019美国癌症报告》,肺癌依然是困扰美国肿瘤治疗的高发疾病。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而且每年发病人数在持续增加。肺癌会成为“头号杀手”,与空气污染严重、早筛率低、早诊效果不理想等因素有关。此外,肺癌亚型众多,治疗相对复杂,肿瘤治疗领域甚至有“得肺癌者得天下”的说法,肺癌诊疗之难可见一斑。
吉非替尼等靶向药物降低肺癌死亡率
根据肿瘤细胞形态,肺癌患者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群体的85%,临床诊疗一般会先行基因检测,以确定是否有合适的靶向药物,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中最常见且有针对性靶向药物的突变类型。
EGFR基因突变多发于亚洲肺癌患者,中国肺癌患者EGFR突变率为35%-40%,常见突变位点为18-21号外显子。如果临床检测存在19号外显子的非移码缺失,或21号外显子的L858R错义突变,可以考虑使用EGFR靶向药物治疗,比如吉非替尼。
吉非替尼是一种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临床适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基因具有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国内首家上市的吉非替尼药物(商品名:伊瑞可®)是由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研发生产,于2016年12月正式上市。吉非替尼针对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肺癌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得到临床专家广泛认同,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EGFR基因突变多发于亚洲人、女性、不吸烟或少吸烟、病理类型为腺癌的患者,临床可以单药服用,也可联合用药。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曾在齐鲁制药伊瑞可®上市会上指出,吉非替尼作为第一个EGFR-TKI药物,其研发经历了从非选择人群到选择人群的曲折历程,IPASS研究首次揭示了EGFR突变状态与TKI疗效的关系,刷新了肺癌临床诊疗规范,开启了肺癌精准诊疗的新时代。
十余年来,在诸多临床证据的加持之下,吉非替尼早已成为 EGFR 基因突变肺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伊瑞可的存在,大大降低了中国肺癌患者靶向治疗的费用,提高了肺癌患者接受优质靶向治疗的可及性。更多优质国产药物的问世,让更多患者得到临床获益。我们相信,中国肿瘤治疗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凝心聚力谋发展 专业赋能启新程 | 2025年四川省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研讨会在什邡圆满落幕
2025-05-09 -
new“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西北基地”“甘肃省应急医院”落地甘肃省人民医院
2025-05-09 -
new第五届中国减重代谢手术视频比赛即将启幕 | 五大赛区联动赋能青年医师成长
2025-05-09 -
new祝贺!四川省肿瘤医院林桐榆教授、洪煌明教授团队领衔中国原研EZH1/2抑制剂HH2853实现r/r PTCL治疗新突破!
2025-05-09
-
摄影故事征集 | 将心内科的瞬间温暖绽放
2020-12-01 -
规范管理,推进实施——中国VTE防治大会暨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年度进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2019-10-22 -
雄安论坛|图片花絮②
2018-11-19 -
雄安论坛 图片花絮
2018-11-14
-
e路有你 联抗慢病丨2021互联网慢病管理大赛收官
2021-09-24 -
福建:龙岩市第一医院3名最美逆行者出征!请平安归来!
2020-01-26 -
规范管理,推进实施——中国VTE防治大会暨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年度进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2019-10-22 -
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最新发布:有效生物安全防护指南--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实验室检测(试行第一版)
2020-01-30 -
七旬老人千里求医终见光明
2025-05-06 -
新冠疫情下的“影像幻影”——放射技师一线战斗纪实
2020-02-24 -
2020姑息大会开幕|凝心聚力,推动中国支持与康复诊疗事业勇攀高峰
20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