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信息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信息之窗/详情

2019中国癌症报告出炉,肺癌等癌症生存率提高

时间:2019-02-03 19:52:07来源:未知作者:秩名 阅读: 79263

恶性肿瘤(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中国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日,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近十几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持续上升态势。但与10年前相比,我国恶性肿瘤生存率总体提高约10个百分点,原因得益于系列新药、靶向药物的临床规范使用。


每天超过1万中国人被确诊为癌症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死亡约233.8万人。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近10多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增长约3.9%,死亡率每年增长约2.5%。

null


肺癌、肝癌、上消化系统肿瘤及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等依然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肺癌、乳腺癌高居男、女发病癌种首位。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相对女性较高,且发病谱构成差异较大。在过去的10余年里,恶性肿瘤生存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目前我国恶性肿瘤的5年相对生存率约为40.5%,与10年前相比,我国恶性肿瘤生存率总体提高约10个百分点,但是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不久前,美国顶尖医学期刊《临床医师癌症杂志》(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发布《2019美国癌症报告》,肺癌依然是困扰美国肿瘤治疗的高发疾病。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而且每年发病人数在持续增加。肺癌会成为“头号杀手”,与空气污染严重、早筛率低、早诊效果不理想等因素有关。此外,肺癌亚型众多,治疗相对复杂,肿瘤治疗领域甚至有“得肺癌者得天下”的说法,肺癌诊疗之难可见一斑。


吉非替尼等靶向药物降低肺癌死亡率


根据肿瘤细胞形态,肺癌患者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群体的85%,临床诊疗一般会先行基因检测,以确定是否有合适的靶向药物,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中最常见且有针对性靶向药物的突变类型。


EGFR基因突变多发于亚洲肺癌患者,中国肺癌患者EGFR突变率为35%-40%,常见突变位点为18-21号外显子。如果临床检测存在19号外显子的非移码缺失,或21号外显子的L858R错义突变,可以考虑使用EGFR靶向药物治疗,比如吉非替尼。

null


吉非替尼是一种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临床适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基因具有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国内首家上市的吉非替尼药物(商品名:伊瑞可®)是由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研发生产,于2016年12月正式上市。吉非替尼针对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肺癌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得到临床专家广泛认同,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EGFR基因突变多发于亚洲人、女性、不吸烟或少吸烟、病理类型为腺癌的患者,临床可以单药服用,也可联合用药。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曾在齐鲁制药伊瑞可®上市会上指出,吉非替尼作为第一个EGFR-TKI药物,其研发经历了从非选择人群到选择人群的曲折历程,IPASS研究首次揭示了EGFR突变状态与TKI疗效的关系,刷新了肺癌临床诊疗规范,开启了肺癌精准诊疗的新时代。

null


十余年来,在诸多临床证据的加持之下,吉非替尼早已成为 EGFR 基因突变肺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伊瑞可的存在,大大降低了中国肺癌患者靶向治疗的费用,提高了肺癌患者接受优质靶向治疗的可及性。更多优质国产药物的问世,让更多患者得到临床获益。我们相信,中国肿瘤治疗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