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信息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信息之窗/详情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佑民:也易也难——肺炎的诊断与识别

时间:2019-06-30 14:41:36来源:未知作者:蔡增蕊 阅读: 79367

郭佑民.png

肺炎是一组以肺实质和肺间质渗出病变为基本特征的疾病。

按照大体解剖位置可分为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按照肺结构可分为肺实质病变、肺间质病变、支气管病变、肺血管病变;按照病原学可分为肺炎球菌、葡萄球菌、肺炎杆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真菌、结核病、寄生虫和原虫;按照感染来源可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按照病程可分为急性病程、慢性病程。

正确的分类是为了基于影像学的表现,结合病史做出正确的临床诊断,以便于精准的治疗

肺内炎症性病变基本影像学特征是以渗出为主,而导致渗出的原因则与累及病变结构有关。

以急性肺实质渗出性病变为主的感染性病变具有病程短的特点,包括:相关细菌性感染、支原体感染、病毒感染等。与之鉴别的非感染类疾病包括急性肺水肿、急性肺出血、急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急性过敏性肺炎、急性肺间质性肺炎、吸入性肺损伤等。

慢性感染类具有病程较长的特点,包括结核病、未经正确治疗的迁延性肺炎、各类真菌感染、寄生虫等,与之鉴别的非感染类疾病包括大叶性肺癌、慢性过敏性肺炎、肺泡蛋白沉积症、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慢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等。

以肺间质性病变为主的大部分为慢性病程,包括各种类型的肺间质纤维化、结缔组织相关性肺病等。

支气管类疾病引起的感染则包括细支气管炎、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支气管扩张等。

肺血管类疾病则包括肺栓塞、肺血管炎、肺毛细血管丛状瘤、肺血管肉瘤等。

此外,影像驱动性诊断原则具体为:第一,疑似感染性疾病,需要问病史、结合相关的实验室检测,寻找各种病源学。第二,疑似肺血管类疾病,需要问病史、相关各种实验室检查、抗体检测、必要时做CT(超声)引导下肺活检。第三,疑似肿瘤性疾病,需要问病史、找原发病灶、必要时做CT(超声)引导下肺活检。第四,疑似其他疾病,需要问病史、相关实验室检测,必要时做CT(超声)引导下肺活检。在短时间内获得明确的诊断则是正确治疗的第一步。

肺炎影像学诊断既容易也困难。肺内炎症多为渗出性病变、实变,其实所引起的原因较多,在临床实践中应该注意临床资料的采集。

对肺内不同类型的渗出性、实变表现,影像学表现都应该有合理的解释。注意影像学表现中的“同病异征,异病同征”。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