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信息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信息之窗/详情

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 “知、信、行”缺一不可

时间:2019-07-19 15:13:46来源:未知作者:医师报 阅读: 87067

主席专访 

中国社会对姑息治疗的接纳一直很缓慢,大多数医疗资源都集中在治愈性治疗上,仅有少数人可享受到姑息治疗服务。近年来,姑息治疗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多项研究证明,姑息治疗的作用日益凸显,随着肿瘤诊疗能力的提高,现如今姑息治疗所涵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姑息治疗所涵盖的多学科合作模式日渐凸显,为了帮助患者赢得更多的生存时间和更好的生存质量,将肿瘤支持与姑息治疗更好的融入标准的抗肿瘤治疗之中,为实现“健康中国”宏伟目标做出绵薄之力。

秦叔逵 教授.jpg

大会主席 CRPC现任主任委员 秦叔逵 教授

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应实现全程管理、全方位覆盖

医师报:近年来我国肿瘤姑息治疗和康复理念的传播进展如何?

秦叔逵教授:我国姑息治疗起步较晚,最初姑息治疗只针对大部分中晚期癌症患者。在当今的肿瘤治疗中姑息治疗的理念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认识,早在1994年中国成立了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CRPC)致力于在中国推广肿瘤姑息治疗的理念和实践规范,2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

经过这些年学会不遗余力的传播,姑息治疗的理念对肿瘤治疗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每年举办年会我们寄希望于进一步推广和传播肿瘤支持、姑息治疗和康复治疗理念的同时,更想借此转变人们对“姑息治疗”的误解,“姑息治疗”不再只是——其实从来也不只是——临终关怀的最后一根稻草,它是贯穿于肿瘤治疗全程管理包含症状改善、精神及心理社会功能相关治疗手段有计划、更合理的综合治疗,它更是个体化精准治疗对肿瘤患者生命的呵护与关爱。医生和患者不能只寄希望于活得更长为目标,其实活得更好才更重要。

医师报:CRPC与CSCO强强联手后,将为我国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带来哪些机遇?

秦叔逵教授: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治疗专业委员会(CRPC)早年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癌痛、化疗后恶心呕吐及骨转移、肠梗阻等问题的处理。每年我们都会精心组织和策划年会的内容,一方面说明两个专委会对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高度关注;另一方面也体现广大会员和临床肿瘤学相关工作者对该项工作认知的提高,并愿意参与进来共同为中国的肿瘤患者造福。抗击肿瘤包括两个部分,即以治愈为目的的抗肿瘤治疗与预防和减轻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的姑息治疗。两者相辅相成、在肿瘤的治疗中地位相同,缺一不可,所以本届年会上,将会有肿瘤支持治疗领域的共识发布与解读,同时还有常见肿瘤的研究进展的精彩解读。

另外,为了提高患者对肿瘤的认知,普及肿瘤治疗方法,特别是药物的疗效、毒副反应等,告知患者如何更好地与医生沟通,CSCO成立患者教育专家委员会,给予患者最专业的知识教育,让患者接受最规范化的治疗,兼顾身体与心灵,延长生存期的同时提高生存质量。

王杰军教授.jpg

大会主席 、CRPC前任主任委员 王杰军 教授

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走向精细化管理之路

医师报:姑息治疗经过一年的“蜕变”,相信很多患者和医生对康复与支持治疗的内涵更清晰,请问有何改变?

王杰军教授:今年,在年会中可以看到很多肿瘤相关症状的专家共识相继推出并邀请执笔者现场权威解读,如难治性癌痛、化疗后恶性呕吐、癌因性疲乏、恶性胸腔积液、口腔黏膜损伤等常见症状。制定规范的专家共识,将更规范的操作落地到更多基层医院。另外,去年与CSCO联手之后成立了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专家委员会后,在学会的支持下,开展了多项重点研究及数据收集,今年在大会中进行汇报,这说明更精细化管理我国肿瘤支持治疗的相关数据收集和整理,以循证医学的态度来对待肿瘤支持治疗。

医师报:目前,肿瘤支持与姑息治疗,我国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在推动肿瘤支持和姑息治疗的学科发展上,尚需做出哪些努力?

王杰军教授:从1990年开始,中国的癌症治疗逐步引起大家的重视。2011年,国家卫生部发起了癌痛规范化治疗(GPM)项目,在中国推广癌症私人病房,截至目前,1000多家医院通过了国家级和省级的评审标准。2016年国家卫健委在全国17个省市,175家医院进行的调研结果显示,虽然药物使用率和药物可及性得到了提高,但整个肿瘤患者中,只有10%~11%的患者进行了特殊干预。中国的肿瘤患者,约60%以上会合并癌痛,但医务人员对癌痛的管理不够重视。

我们过多的重视抗肿瘤治疗,而忽略了生命的认知教育,肿瘤患者于其他疾病的患者有所不同,患者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非常痛苦,症状负荷重,不良反应重。因此,我们应该提高医生和患者对生活质量改善的认知,将其放在和抗肿瘤治疗同等重要的位置。

目前在中国,关于新发患者、复发转移患者、康复患者的常见症状,哪些症状需要解决,还缺乏官方数据,我们需要这方面的数据,以帮助医疗行政部门制定政策制定和解决措施。

大会的主题是“支持与姑息是癌症治疗更有效”。王教授指出,这里的“更有效”并不代表能使得肿瘤缩小或者消失,更有效则体现在支持与康复治疗能让患者活的好、活的长、活的有意义。支持与姑息治疗恰好能填补这部分的空缺。支持治疗可以有效保障患者化疗安全,有效保障化疗剂量从而增加患者的生存获益。主动、早期给予肿瘤患者和家庭实施支持治疗,不仅让患者获得更好,进而可以活的更长。

张力教授.jpg

大会执行主席、CRPC候任主委 张力教授

肿瘤支持与康复之路的中国经验

医师报:我国姑息治疗经历了哪些重要的历程?

张力教授:我国姑息治疗事业至今已走过了近40载光阴。这40年可以简单归纳为三个阶段。“从1990年‘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的发布,到2005年《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的更改,再到2012年疼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项目的推广。这三个阶段让我国的肿瘤学专家对癌痛的认识爬上了三级台阶,也让我们对癌痛控制有了大幅的改善。”

世界姑息医学联盟的评级中有几个“硬指标”,第一是有专业学会作为依托。随着CRPC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CSCO肿瘤支持治疗专家委员会等一批学会的相继成立,也意味着我国有了一批志愿投身于姑息治疗事业的专家。第二个指标是指南的制定,CRPC在癌症姑息和支持治疗等领域,制定了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指南、贫血治疗指南、血栓治疗指南等一系列指南,展现了我国姑息治疗的水平。第三个指标就是人均吗啡消耗量。近20年来,我国人均吗啡的消耗量逐渐提高,这也是世界姑息医学联盟将我国排到4A级的重要因素。

医师报:为发展肿瘤支持治疗近几年都开展了哪些工作?效果如何?

张力教授:2001年,“无痛过年”项目正式启动。项目获收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我们之后将“无痛过年”项目经验移植到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内科病房。希望癌痛控制步入持续化、常态化、规范化的轨道。2009年,“无痛病房”项目正式启动,并在广东省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的推动下,在全省范围内推行“无痛示范病房”的创建。项目也得到了原卫生部的高度重视,2011年,原卫生部医政司在此基础上,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GPM)创建活动。

自2012年启动以来,GPM项目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入选了当年的“中国肿瘤十大进展”。随着项目的推广,我国人均吗啡的消耗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这意味着更多患者的疼痛得到了缓解。不仅如此,我们还将项目经验加以总结,发表在《Journal of Global Oncology》杂志上,把中国经验推广到全世界。

目前,GPM项目在全国的开展尚不够均衡,发达地区明显好于不发达地区。我希望这个项目能够继续向基层推广,让全国癌症患者都能够获得更好的疼痛控制。

潘宏铭教授.jpg

大会主席  CSCO肿瘤营养治疗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潘宏铭 教授

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营”在起跑线

医师报:今年CSCO肿瘤营养治疗专家委员会首次进入合办方,作为主委,可以和我们谈谈有哪些意义?

潘宏铭教授:肿瘤患者的营养问题在肿瘤支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中国肿瘤患者营养不良问题十分严峻,据统计有超过一半的患者得不到任何有效的营养治疗,国内超过50%的医院并没有开展正规的肿瘤营养治疗。肿瘤已成为一种“慢性疾病”,很多患者可以很好的带瘤生存,能拥有良好的生活质量变成一个核心的问题,营养问题也自然备受患者关注。我们国家肿瘤营养治疗的体系已经建立,从专家共识上升至指南,证明在该领域,我们国家做出很多基础工作,下一步就要将指南应用于指导临床工作。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将肿瘤营养治疗作为核心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一个主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新的理念我们国内还是没有建起来的。

所以基于以上原因,恰逢CSCO肿瘤营养治疗专委会成立10周年,作为CSCO肿瘤营养支持专家委员会,通过借助更大的平台将肿瘤营养支持工作选举权重点部署。

医师报:您刚才提到了肿瘤营养支持工作如此重要,为什么推广起来很难呢?

潘宏铭教授:营养不良是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约40%~80%的肿瘤患者存在营养不良,营养支持引起抗肿瘤治疗手术、化疗、放疗的耐受性有效性明显下降,毒副作用增加,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据悉约20%的恶性肿瘤患者的直接死亡原因是营养不良。此外,对肿瘤的恐惧、焦虑和无望感,以及癌性疼痛,均会使患者的食欲受到抑制。

目前,在我国肿瘤营养支持还存在很多困难,第一,医院营养科的医生是非常少,很多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甚至没有专门营养科,更没有营养师,基于营养医生又不懂肿瘤,肿瘤医生不懂营养治疗,所以就变成一个“盲区”;第二,肿瘤营养治疗是辅助治疗。所以政策上不够重视,医生就更加不重视,导致营养治疗举步维艰;第三,我国自主的国家自主的营养产品太少,临床中绝大部分营养品来自外企,很多患者无法承受高昂的治疗费用,只能放弃支持治疗。所以,以上问题造成了目前肿瘤患者营养工作胡难点肯重点攻克方向。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