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视角】吴一龙教授:中国肿瘤新药临床研究
繁花似锦背后“危机暗涌”
“我国临床试验在热闹的背后隐藏着很多不足,只有知道这些不足,我们的临床试验才能往前走,才能做得更好。” CSCO前任理事长、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说。他在CSCO学术年会20日新闻发布会现场总结了中国目前新药临床试验的三大现状及背后的危机。
中国的新药很多
但能称为创新的少得可怜
目前,需要做临床试验的新药物越来越多,但是创新药物少,少的可怜。中国自主创新的靶点、药物完全看不到。最近非常热闹的免疫药物PD-1、PD-L1中国出现很多,也只是表明,国内企业模仿能力强,过去我国仿制药物速度非常慢,而现在强行仿制速度大大提快了。这有利有弊,最大的利是让国内肿瘤患者尽快能够享受国际一流的抗肿瘤药物。不利之处是会让很多企业只是躺在虚假繁荣上,不再去想做更有创新意义的事。此外,强仿将来还会遇到专利等很多问题。
临床研究变全民运动 研究质量令人担忧
新药多,导致临床试验开展得多,全国从上到下总动员,各大医院的医生都参与,国家卫健委在考核三甲医院时也将有没有临床试验作为医院的考核指标,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此外,我国临床试验完成速度越来越快,最近几种药物,包括在今年CSCO上的一些药物,几百人的大规模的临床试验,都在半年,甚至在七八个月就完成了,这在过去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当临床研究变成全民运动时,就要小心会不会滥用。应该拷问的是,我们的临床研究质量是不是能够保证像以前的临床试验或国际临床试验质量一样经得起推敲?更应担心的是很多人将临床试验简单化,把自己几个病人找出来做一下,也称之为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这样经不起推敲的数据拿到国外发表,一次两次不会引起怀疑,但一旦多了,让国外学界造成对中国抗肿瘤临床试验的印象就造成了另外一个危机。
中国患者资源丰富也拼不过国外临床试验的全球化
中国临床试验的速度快是得益于患者资源丰富,但目前全球存在非常明显的趋势,就是动员全球的力量来做临床试验。如,以前在做辅助治疗时,虽然中国的手术病人非常多,入组也是非常艰难。现在国际上做一个临床试验要入组300个病人,研究者可以动员全球一百多个国家,300多个一起来做,每个只要入组一个病人就结束了,这就是全球的力量。中国这种病人资源丰富的优势,在面对的全球化时也丧失了。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传承非遗九针精髓 共谱中医针灸新篇 ——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九针疗法” 传承基地落户酒泉
2025-07-01 -
new直播预告丨张旻/苏楠/常春教授做客医TV,深度解码 GINA 2025
2025-07-01 -
new航天医院专家团队下沉指导 助力德江民族中医院成功完成首例高危肺结节微波消融术
2025-07-01 -
new再捐730万! 韩红基金会五赴贵州 持续助力基层医疗发展
2025-06-28
-
摄影故事征集 | 将心内科的瞬间温暖绽放
2020-12-01 -
规范管理,推进实施——中国VTE防治大会暨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年度进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2019-10-22 -
雄安论坛|图片花絮②
2018-11-19 -
雄安论坛 图片花絮
2018-11-14
-
e路有你 联抗慢病丨2021互联网慢病管理大赛收官
2021-09-24 -
福建:龙岩市第一医院3名最美逆行者出征!请平安归来!
2020-01-26 -
规范管理,推进实施——中国VTE防治大会暨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年度进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2019-10-22 -
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最新发布:有效生物安全防护指南--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实验室检测(试行第一版)
2020-01-30 -
新冠疫情下的“影像幻影”——放射技师一线战斗纪实
2020-02-24 -
2020姑息大会开幕|凝心聚力,推动中国支持与康复诊疗事业勇攀高峰
2020-10-20 -
摄影故事征集 | 将心内科的瞬间温暖绽放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