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协会直通车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协会直通车/详情

【即时报道】后浪争鸣 青年呼吸学者新冠肺炎研究硕果累累

时间:2020-09-11 19:15:54来源:未知作者: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青委会 阅读: 116267

9月11日上午,第四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青年论坛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抗疫青年精英报告会由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商艳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刘岽教授主持,来自全国的青年专家为参会者带来了高质量的国内对新冠肺炎的最新临床研究。本论坛对新冠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以及预后等内容均有涉及。

广州呼吸病研究所关伟杰教授介绍了我国31个省552家医院确诊的1099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分析研究,为后续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

图片1.png

关伟杰教授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周飞教授探讨了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和详细的临床病程。他指出,高龄、高SOFA评分、d-二聚体>1 μg/mL等潜在危险因素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发现预后不良的患者,存在较长的“排毒期(viral shedding)”,为隔离感染患者和最佳抗病毒干预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周飞教授.png

周飞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周敏教授团队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研究发现,男性、慢性共病患者更易发生新冠病毒感染,淋巴细胞绝对值降低可作为临床诊断新冠病毒感染的参考指标,重症患者易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当患者免疫功能较弱时,应及时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和加强免疫支持治疗,以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

周敏教授.png

周敏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张伟教授评价了恢复期血浆治疗新冠肺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他认为,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恢复期血浆治疗,不能显著改善危重患者的28天内临床好转时间。

张伟教授.png

张伟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吴超民教授认为,年龄越大,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死亡的风险越大,并提出高烧与ARDS患者的较好预后有关。此外,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发展为ARDS的患者可能是有益的。

吴超民教授.png

吴超民教授

上海市肺科医院梁硕教授通过多中心队列研究,对不同年龄组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差异进行分析,认为60岁以上的患者具有临床表现更多、病情重且长,对老年人应进行更多的干预。

梁硕教授.png

梁硕教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张旻教授团队对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227例发热门诊,及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97例住院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可作为新冠肺炎患者诊断、评估及预后监测的有效指标。

张旻教授.png

张旻教授

大会随后进行了临床思维训练营,训练营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陈智鸿教授和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徐镶怀教授主持,解析A组由上海市胸科医院李锋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冯耘教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包婺平教授和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张云娇教授组成,解析B组由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施劲东教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宋小莲教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黄海东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彭娟教授组成,双方对于疑难病例各抒己见,激烈争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黄绍光、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钮善福、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罗文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万欢英、杨浦区市东医院秦兴国和上海市肺科医院李惠萍教授对选手们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

青委委员与老专家合影.png

青委委员与老专家合影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