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信息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信息之窗/详情

【即时报道】传承、规范、创新---快速发展的中国介入呼吸病学

时间:2020-09-11 19:32:42来源:未知作者: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专科分会青委会 阅读: 85526

9月11日上午,第四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介入论坛会前会召开,本会议由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强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张新教授共同主持。

首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杰教授介绍了我国《介入呼吸病学研究现状及未来思考》。他表示,20年前呼吸介入前辈的拼搏进取使中国介入呼吸病专业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转变。虽然目前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研究转化的质和量上仍有待突破。张教授指出,呼吸介入开拓者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临床技能,还要做好科研工作。创新是科研的重中之重,介入呼吸病学的发展离不开呼吸介入领域器械和技术的创新。张教授还强调,介入呼吸病学未来要重视新产品、新技术的创新研究,避免浮躁,扎实积累。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孙加源教授介绍了《肺部小结节介入诊疗及进展》,详细讲解了周围性肺癌消融技术的适应证、应用现状及其前景,提供了详实的治疗案例及其相关并发症处置的经验,探讨了该项技术存在的不足及困惑,并指出目前研究尚需要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黄海东教授做《呼吸介入的规范培训与未来》报告。黄教授结合自身国内外学习工作经历和长海医院的经验,从呼吸内镜培训方法、考核、探索和未来发展方向等多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我国呼吸介入培训体系的建设和发展。结合传统“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通过建立理论培训体系、规范教学培训制度、推广模拟训练器培训、倡导国际交流等多种方式,确保呼吸介入医师的培训日趋规范高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任涛教授介绍了《干细胞在呼吸介入领域的应用前景》,分享了国外和本人应用干细胞治疗呼吸介入相关疾病的病例研究,为探索干细胞的再生和损伤修复提供了初步探索和实践经验。

最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郑筱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包爱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张国良、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陈荣璋四位教员对现场与会的代表们进行介入手把手现场教学指导。内容涵盖经支气管腔内超声技术、经支气管球囊扩张术、气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及呼吸内镜下热消融/冷冻治疗等多种内镜介入诊疗技术。

50fcb7f631abf1fb8e42a372c87ea7cd-sz_113070.jpeg
bd20c11becff167fce482dd527c47d2b-sz_1947835.jpeg



8f0cecd0957887cec0d2d54270b99b6e-sz_103067.jpeg
89d790c378220d21f064305a5f0d8aaf-sz_43302.jpeg
cdb84f45cda15dfb5ccf8f7cbe37b0b4-sz_184444.jpeg
08499ccc98bb629eec431a3d1804244b-sz_88860.jpeg

介入论坛会前会现场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