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医生多问一句“揪出”肺栓塞
鲍敏为住院患者听诊病情。
武汉市第三医院 供图
长江日报讯(记者王春岚 通讯员江泓颖 陈舒)“您还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一周前,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鲍敏在接诊呼吸困难的71岁患者程先生时,细心地多追问了几句他的日常生活,得知他半个月前右腿曾经水肿过几次。这个无意间提到的细节令她心生警惕:可能是肺栓塞,有猝死风险。经检查确诊,正是这个高风险致死疾病。经过对症治疗后,老人转危为安。
2020年以前,鲍敏所在科室还叫作呼吸内科。2020年12月,在总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经验的基础上,呼吸内科提档升级,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近几个月来,该科室救治的危重症患者逐渐增多,程先生是其中一例。
程先生原本患有冠心病、心衰等疾病。此次患病,他在其他医院接受治疗效果不佳,辗转住进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查房时,鲍敏细细询问发病经过,得知老人半个月前右腿曾经水肿过几次,还出现过血压突然下降又很快恢复的状况。她凭经验判断,老人虽无胸痛症状,但不排除是症状不典型的肺栓塞。
鲍敏立即安排老人做肺血管造影,结果确诊为下肢静脉血栓引发的肺栓塞。接受溶栓治疗,又在右腿血管置入滤器“拦截”血栓,老人终于避免了猝死风险。
“留意每个细节变化,综合评估病情风险,这正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之一。”鲍敏告诉长江日报记者,疫情蔓延之时,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首义院区先后成为武汉市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定点医院。她所负责的重症病区里50多位老年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年纪最大的98岁。
当时,重症病区里的患者情况复杂,最“年轻”的65岁,大部分七八十岁,其中4人年过九旬;大多患有冠心病、心梗、肝硬化腹水、心衰等基础疾病,救治难度相当大。
为争分夺秒救治患者,鲍敏把读小学的儿子、年过古稀的老人都托付给丈夫,自己则以医院为家,将所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救治患者的工作中。她和同事坚守隔离病房,严密监护老人们的各项指标,随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诊疗方案。老人们最后全部治愈出院,鲍敏和同事圆满完成救治任务。鲍敏获得“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如今,武汉恢复了勃勃生机,鲍敏回到了普通的诊疗岗位。坐诊、查房、手术,为危重症患者会诊,研究最新诊疗技术,忙碌的日子让她感到非常充实。“我要不忘初心,把平时当战时,尽全力救治患者,守护好武汉市民的健康。”
作者:王春岚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再捐730万! 韩红基金会五赴贵州 持续助力基层医疗发展
2025-06-28 -
06-272025
《变态心理学》译者线上科普签售 传递精神卫生前沿理念
-
new陕西省继续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
2025-06-26 -
06-232025
“韩红爱心•百人援疆”大型医疗援助公益行动义诊活动完美收官 19362人次患者得到医疗专家诊疗
-
摄影故事征集 | 将心内科的瞬间温暖绽放
2020-12-01 -
规范管理,推进实施——中国VTE防治大会暨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年度进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2019-10-22 -
雄安论坛|图片花絮②
2018-11-19 -
雄安论坛 图片花絮
2018-11-14
-
e路有你 联抗慢病丨2021互联网慢病管理大赛收官
2021-09-24 -
福建:龙岩市第一医院3名最美逆行者出征!请平安归来!
2020-01-26 -
规范管理,推进实施——中国VTE防治大会暨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年度进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2019-10-22 -
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最新发布:有效生物安全防护指南--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实验室检测(试行第一版)
2020-01-30 -
新冠疫情下的“影像幻影”——放射技师一线战斗纪实
2020-02-24 -
2020姑息大会开幕|凝心聚力,推动中国支持与康复诊疗事业勇攀高峰
2020-10-20 -
摄影故事征集 | 将心内科的瞬间温暖绽放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