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热点聚焦
当前位置:首页/ “高光时刻——遇见CSCO2021·《医师报》官方报道”/热点聚焦/详情

2021CSCO|为肿瘤学者打造更广阔舞台,中国肿瘤人创新奋进正当时!

时间:2021-09-26 15:25:50来源:未知作者:医师报 阅读: 145104

金秋的九月 收获的九月。9月25~29日在首都北京,第二十四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1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学术年会开幕!

image.png

2021年,依旧是不平凡的一年。作为中国繁荣发展的一个代表与缩影,伴随国家利好政策不断茁壮成长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也正式步入发展的黄金时期。本着疫情防控需要,本届年会采取“线上线下,双线并行”的模式,分别在北京、上海分设两个线下主会场,线上线下共设立68个专场。大会共收到投稿1470余篇,经过评审后,120篇作为口头报告,286篇作为大会壁报,在会议期间共与会者交流。按不同肿瘤专业领域进行学术交流,为肿瘤医生同道间的学术交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这场为期5天2地的会议,打造成为CSCO年会的学术周。

聚焦创新研究、引领原创未来

大会秘书长、CSCO副理事长、解放军总医院江泽飞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

image.png

开幕式CSCO主要领导有:同济大学附属上海东方医院李进教授、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东部战区总医院秦叔逵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梁军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

image.png

本次大会开幕式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和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均发来视频祝贺CSCO年会顺利召开。

image.png

Everett Vokes教授

image.png

Solange Peters教授

image.png

CSCO指导委员会委员、美国转化医学学会共同创始人Martin J. Murphy教授

image.png

CSCO理事会赫捷理事长在开幕致辞中代表中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 2021年 CSCO 学术年会组委会,向参加会议的所有线上线下专家同仁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崇高的敬意,对来自国内外支持本届大会的各界人士所做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回顾本届CSCO理事会的两年,所有会员在积极投身抗疫工作的同时,不断扩大学术领域的影响力,所做工作得到业界认可。也希望各位同仁在以后的工作中共同努力、精诚合作,实现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发展的新高峰!

image.png

希思科基金会理事长李进教授在开幕式中动情地说道:“宇宙中有一类星叫中子星,它一汤勺的重量相当于地球的重量。今天的会场凝聚的肿瘤学力量就是中国肿瘤学的中子星,虽不算恢弘,但在后台却有2万多双眼睛注视着我们,追随着我们。我们非常欣慰地看到,在受到关注度最高的创新专场,共收到投稿105篇,其中有9项来自海外的口头报告研究,创CSCO有史以来最高纪录,这份收获不仅代表着中国自主创新研究的力量正在崛起,更体现了CSCO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我殷切的希望未来中国的CSCO也能成为能与ASCO、ESMO大会一样吸引全球创新报告的重要学术平台。”

新闻发布会

image.png

9月25日,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由大会秘书长、CSCO副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主持(左一)。CSCO历任主要领导: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中)、东部战区总医院秦叔逵教授(右二),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左二)、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右一)共同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各位专家就CSCO成立的初衷和会议热点及主题进行阐述。

荣誉时刻—年度成就奖 

image.png

吴一龙教授(中)颁奖者:于金明院士(左)、樊嘉院士(右)

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CSCO副理事长吴一龙教授获得CSCO年度最高殊荣。在致辞中对CSCO将这份殊荣给他表示感谢。他表示,ADAURA研究探索了首款三代EGFR-TKI类药物——奥西替尼,术后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可以用惊艳来形容,即使是一个亚组分析的结果,全文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优秀论文颁奖

一等奖

Ⅲ期临床研究CheckMate816手术治疗结局:纳武利尤单抗(NIVO)+含铂双药化疗(chemo)VS.单独化疗作为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新辅助治疗。

二等奖

Randomized phase Ⅲ trial of aumolertinib(HS-10296,Au)versus gefitinib(G)as first-lin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and EGFR exon 19del or L858mutations(EGFRm)

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多中心评价vorolanib联合维莫司治疗肾癌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Ⅲ期临床研究

三等奖

人工智能决策系统(CSCO AI)对比医生在乳腺癌诊疗决策的Ⅲ期双盲、对照研究

中国胰腺癌患者基因组图谱的DNA损伤反应缺陷的特征分析

前哨淋巴结活检时代多基因检测的应用—多中心预测列线图研究

大会主旨报告

细胞焦亡与肿瘤免疫

image.png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科研副所长邵峰院士介绍,细胞焦亡是一种快速的裂解性细胞死亡,由胞内细菌感染等情况触发被感染细胞发生。焦亡在1986年被发现,被误认为是细菌毒力的表现。Caspase(1~11)家族传统被认为介导细胞凋亡,其后邵院士团队发现细胞质中小鼠caspase-11和人的caspase4/5诱导细胞焦亡。CRISPR-cas9基因编辑筛选发现caspase诱导细胞焦亡最关键的蛋白分子GSDMD。细胞焦亡是广泛存在和发生的,其核心特征是Gasdermin家族打孔蛋白的活化。

大部分癌细胞都失去了GSDME,细胞焦亡是化疗药物副作用的重要原因。GSDME介导的细胞焦亡是CD19的CAR-T细胞治疗产生副作用的重要原因。焦亡诱导了天然免疫(炎症反应),天然免疫又活化了获得性免疫。焦亡可以和PD-1抑制剂等药物协同发生作用。

细胞医学是否是人类认识肿瘤的第四个阶段

image.png

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张学敏院士将当前人类对肿瘤的认识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认识到肿瘤的发生和细胞周期有关,使用化疗药物可以控制肿瘤;第二阶段认识到肿瘤发生和基因突变相关,发现了靶向药物用来抑制肿瘤;第三阶段认识到肿瘤发生和免疫逃逸相关,发现了免疫治疗药物对肿瘤有效,治疗就又进一步,但还未治愈肿瘤。张院士提出疑问:第四阶段是否可以从细胞医学的角度来认识肿瘤?从细胞异质性和进化的角度来认识肿瘤的免疫逃逸、转移和耐药。

张院士还通过自身免疫病Aicardi-Goutières综合征(AGS)介绍了细胞医学,他表示,细胞医学是在细胞水平认识疾病发生机制的基础上,通过细胞修复、细胞改造、细胞调控等手段实现疾病治疗的医学科学。

精准医学必将逐步取代传统治疗手段

image.png

CSCO副理事长、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报告的主题是“精准肿瘤学新实践”。我国每天有1.27万人,每分钟8.7人被诊断为癌症每分钟5.7人死于癌症,我国癌症新发和死亡人数双第一。

中国癌症发生和死亡率逐渐升高而世标及美国癌症发病和死亡率都在下降。于院士介绍,肿瘤治疗模式“80年代循证医学,90年代转化医学,2010年精准医学,2010年后,智慧医学来到身边(精准联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真实世界研究)。他表示,中国的肿瘤研究不能总是跟跑,需要创新,还要跳出肿瘤看创新。精准医学必将逐步取代传统治疗手段。

阿可拉定一线治疗预后较差晚期肝细胞癌Ⅲ期临床研究

image.png

东部战区总医院秦叔逵教授介绍了小分子免疫调节创新药物阿可拉定对比华蟾素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全国多中心的注册Ⅲ期临床试验。研究采用了复合生物标志物适应性富集设计。经过统计分析,IDMC 判定该研究富集人群的主要疗效终点总生存期(OS)达到了预设的优效界值,即与对照组相比,阿可拉定具有显著的生存优势,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HER2单抗-MMAE偶联物评价

image.png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介绍了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HER2单抗-MMAE偶联物(MRG002)安全性、耐受性评价,结果显示,在标准治疗失败、多线化疗耐药人群(乳腺癌55例、胃癌6例)中使用MRG002后,mPFS达7.4个月。胃癌6例患者中,可评估的5例患者中,3例疾病得到控制;乳腺癌47例可评估患者中,25例达到疾病缓解。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可控。

AI辅助决策使智者更强 患者更方便 

image.png

解放军总医院江泽飞教授介绍了人工智能决策系统(CSCO AI)对比医生在乳腺癌诊疗决策的Ⅲ期双盲对照研究。这是迄今最大的随机双盲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CSCO AI for BC辅助决策系统,与CSCO指南的符合率达95.8%,显著高于医生决策符合率。借助指南,医生决策与指南符合率显著提升,但仍低于CSCO AI。研究提示,不同年资、专业医生乳腺癌治疗决策符合率存在差异,尤其在晚期乳腺癌治疗决策时,内科医生符合率明显高于外科。研究证明乳腺癌CSCO AI辅助决策系统临床应用可行。

TRUST研究Ⅱ期初步结果

image.png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报告了新一代强效ROS1/NTRK抑制剂治疗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Ⅱ期研究(TRUST研究)初步结果。在该研究中,Taletrectinib在ROS1融合阳性NSCLC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临床活性,客观缓解率达90.5%,PFS还未成熟,且具有较高的ORR和良好的耐受性。

本届会议的主题为“聚焦创新研究、引领原创未来”。医学的进步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性活动,创新是引领医学发展的“第一动力”。CSCO一直是我国走在学术前沿、具有全球视野的创新型学术团体。面对肿瘤治疗的时代之问,CSCO人主动担当,团结、合作、务实、创新,孜孜不倦为中国乃至世界肿瘤患者寻找“解药”。理念指引方向,行动开启未来。本次学术会议分享临床经验、探讨学术见解、探索创新之路,向全国肿瘤界同道敬献来自中国肿瘤学者的学术盛宴。

image.png

更多CSCO年会报道

尽在《医师报》2021CSCO报道专题:

高光时刻——遇见CSCO2021

责任编辑:李慧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