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三甲医院医疗服务——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已签订44家医联体协议
7月12日,从哈尔滨市南岗区文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议室传来一阵阵掌声,原来是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与南岗社区医院签订了医联体协议。
签署“接地气”的医联体项目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院长孟庆刚表示,建设医联体,建立互联网数据,利用互联网+形式,将慢性病管理、家庭医生模式逐渐完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使自上而下、纵横结合的双向转诊、分级诊疗服务更加接地气。南岗区卫生局局长刘华激动说道,医联体建设采取1+n模式,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多家三甲医院建立合作,增加居民选择性。和3+x模式三甲医院对接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让居民健康有保障感,幸福指数提升。并代表南岗区134万人感谢市一医院对社区医疗服务支持。
作为百年名院的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医疗模式,“医联体”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不同层级类别的医疗机构跨行政隶属关系、跨资产所属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组织体系。截止目前,该院已经与4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医联体协议。
据悉,建设医联体,主要不仅是做到大数据资源共享,完善社区网络医疗体系,还要把专科医生派到对应的社区中心进行有针对性的医疗支援。以医联体为依托,确立了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的原则、标准、流程和转诊病种,规范双向转诊,打通了双向转诊、远程会诊、信息共享等绿色通道,推动从社区到大医院进行分级诊疗的联动性,让整个医疗战线活起来,使信息流、医生流和患者流三方自由流动,真正实现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三甲医院医疗服务。
看小病不用再往大医院排队,在社区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同质化服务,这是老百姓一直希望看到的就医模式。医联体的建立,将会使这种理想成为现实。其中有一名80多岁老人因不小心摔跤行动受阻,一直卧床,家人门一直担心觉得去医院治疗,但考虑年龄比较大,路途不方便,于是通过医联体平台,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派出骨科、心内科医生登门会诊,给予药物基本治疗后,可以在家安心休养,让患者家属心里踏实很多,在跟踪治疗后,这位老人渐渐恢复。他们不得不感叹,现在能在社区医院享受这样待遇真是以前从来没有想到的事。
同时也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转入医院治疗,病情好转或病情较轻的患者再转入相应的社区进行恢复,推动双向转诊、分级诊疗落地。
一位患者70多岁,因为胸闷,自己感觉良好,也没有想过要去大医院看病,在社区做心电图,该院医生在出诊过程中发现有心梗前兆,建议去上级医院院做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心梗及时治疗。在及时的发现诊疗下,避免了病情严重化。类似这样的事例似乎每天都在发生,当地居民亲身感受到医联体带来的便利。
此外,该院还组织医疗专家团队在社区不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科普讲座,通过讲座,进一步为大家普及了健康知识、加强社区居民的自我健康意识。
该院孟庆刚院长表示将继续探索医保政策、医药联动以及信息化互联互通,以慢性病双向诊疗、分级诊疗、综合技术优势学科为切入点,力求以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建立合理有序的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利益共享,预计到2020年,让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与就诊率有所增加,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看病挤等问题。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粤宁协作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正式启动 为宁夏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2025-05-08 -
05-082025
泰安市医师协会内分泌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2025年学术会议举行
-
new智能骨科技术实现高海拔常态化!西藏完成全国首例机器人辅助生物膝置换
2025-05-07 -
new龙南市超声质控中心成立
江西省赣州市超声专业质量控制中心质控培训班(河西片区)暨龙南市超声诊断专业质量控制中心成立大会顺利落幕
2025-04-26
-
龙南市超声质控中心成立
2025-04-26 -
“医呼百应 专家下基层” 中西医结合护航慢病防治
2025-04-19 -
兴国县超声质控中心成立
2025-04-21 -
“针”心“针”意除囊肿,锦旗感恩表深情
2025-04-14 -
APASL 2025北京盛会即将启幕,大会主席魏来教授带您看亮点
2025-03-25
-
2023年度医界好书评审结果公示
2024-03-07 -
我国发现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016-04-18 -
中期甲状腺癌也可以经口腔镜手术
2023-04-23 -
中国医师协会学术会务部招聘启事
2016-09-01 -
72% 坚守是他们的春节
2017-07-28 -
郑大附一院消化病院刘冰熔院长内镜治疗新技术受国际关注
2016-12-05 -
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四大变化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