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行业动态/详情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三甲医院医疗服务——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已签订44家医联体协议

时间:2017-07-13 15:54:04来源:未知作者:张艳萍 陈姝 阅读: 98657

7月12日,从哈尔滨市南岗区文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议室传来一阵阵掌声,原来是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与南岗社区医院签订了医联体协议。

QQ图片20170713134453.png

签署“接地气”的医联体项目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院长孟庆刚表示,建设医联体,建立互联网数据,利用互联网+形式,将慢性病管理、家庭医生模式逐渐完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使自上而下、纵横结合的双向转诊、分级诊疗服务更加接地气。南岗区卫生局局长刘华激动说道,医联体建设采取1+n模式,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多家三甲医院建立合作,增加居民选择性。和3+x模式三甲医院对接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让居民健康有保障感,幸福指数提升。并代表南岗区134万人感谢市一医院对社区医疗服务支持。

作为百年名院的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医疗模式,“医联体”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不同层级类别的医疗机构跨行政隶属关系、跨资产所属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组织体系。截止目前,该院已经与4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医联体协议。

据悉,建设医联体,主要不仅是做到大数据资源共享,完善社区网络医疗体系,还要把专科医生派到对应的社区中心进行有针对性的医疗支援。以医联体为依托,确立了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的原则、标准、流程和转诊病种,规范双向转诊,打通了双向转诊、远程会诊、信息共享等绿色通道,推动从社区到大医院进行分级诊疗的联动性,让整个医疗战线活起来,使信息流、医生流和患者流三方自由流动,真正实现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三甲医院医疗服务。

微信图片_20170713133921.jpg

看小病不用再往大医院排队,在社区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同质化服务,这是老百姓一直希望看到的就医模式。医联体的建立,将会使这种理想成为现实。其中有一名80多岁老人因不小心摔跤行动受阻,一直卧床,家人门一直担心觉得去医院治疗,但考虑年龄比较大,路途不方便,于是通过医联体平台,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派出骨科、心内科医生登门会诊,给予药物基本治疗后,可以在家安心休养,让患者家属心里踏实很多,在跟踪治疗后,这位老人渐渐恢复。他们不得不感叹,现在能在社区医院享受这样待遇真是以前从来没有想到的事。 

 微信图片_20170713133924.jpg

同时也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转入医院治疗,病情好转或病情较轻的患者再转入相应的社区进行恢复,推动双向转诊、分级诊疗落地。

一位患者70多岁,因为胸闷,自己感觉良好,也没有想过要去大医院看病,在社区做心电图,该院医生在出诊过程中发现有心梗前兆,建议去上级医院院做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心梗及时治疗。在及时的发现诊疗下,避免了病情严重化。类似这样的事例似乎每天都在发生,当地居民亲身感受到医联体带来的便利。

微信图片_20170713133928.jpg

此外,该院还组织医疗专家团队在社区不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科普讲座,通过讲座,进一步为大家普及了健康知识、加强社区居民的自我健康意识。

微信图片_20170713133906.jpg

该院孟庆刚院长表示将继续探索医保政策、医药联动以及信息化互联互通,以慢性病双向诊疗、分级诊疗、综合技术优势学科为切入点,力求以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建立合理有序的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利益共享,预计到2020年,让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与就诊率有所增加,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看病挤等问题。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