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谢立信院士:原发性圆锥角膜规范化诊治
谢立信教授
据谢立信教授介绍,圆锥角膜是一种以角膜扩张为特征,致角膜中央部向前凸出、变薄呈圆锥形并产生高度不规则散光的角膜病变。目前确切病因不明,多发于青少年,双眼先后进行性发病。欧美发病率为0.1‰~0.5‰,日本为0.7‰~0.8‰,中国缺乏相关数据。
圆锥角膜临床分期为潜伏期、初期、完成期、瘢痕期。谢立信院士团队经过20年观察,提出了角膜地形图的概念,其早期诊断需参考角膜地形图检查。
潜伏期 无明显临床症状,但一眼便可确诊为圆锥角膜;单眼进行性近视或散光,尤其是>3D近视散光,应高度警惕,每年做屈光检查。角膜地形图显示:角膜有变薄部位或后表明高度值增加。
初期 角膜曲率变陡,在48D~50D之间,以屈光不正为主,开始为近视,逐渐发展为散光或不规则散光。
完成期 视力明显下降,角膜曲率>50D,出现典型的圆锥角膜症状:中央角膜前凸变薄、Munson征、Fleischer环、vogt线。
瘢痕期 圆锥顶部形成丝网状及片状混浊,白色瘢痕,视力下降明显,各种眼镜均不能矫正。
圆锥角膜治疗
角膜曲率陡K值在指导圆锥角膜治疗方式的选择上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角膜曲率陡K值<50D:框架眼镜;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
角膜曲率陡K值50-60D:RGP;角膜胶原交联手术;深板层角膜移植术;
角膜曲率陡K值>60D或瘢痕期:穿透角膜移植术。
急性圆锥角膜治疗
谢院士指出,急性圆锥角膜属于一种特殊情况,角膜中央后弹力层破裂,表现为视力突然下降,角膜中央明显水肿,混浊,自愈后形成白色瘢痕。
急性圆锥角膜的治疗,角膜变薄和前凸到一定程度,突然后弹力层发生破裂,眼前防水进入角膜基质,急性水肿消退的自然病程约长达3个月,前房穿刺放液体联合角膜热成型术,能够缩短破口愈合时间,减轻术后瘢痕形成。
1891眼圆锥角膜治疗方式和效果比较
谢立信院士团队对1993-2016年以来的1891眼圆锥角膜的治疗做了治疗方式和效果的比较。将角膜曲率陡K值作为圆锥角膜治疗方式选择的主要依据,分析如下:
角膜曲率陡K值45~55D,接受RGP治疗的患眼占78.16%,接受角膜交联术治疗的患眼占13.33%,接受角膜移植术的患眼占8.51%;
角膜曲率陡K值>55D,RGP矫正视力不佳或者配戴RGP后角膜曲率继续增大,建议尽早考虑角膜移植手术治疗;
角膜曲率陡K值>60D,接受角膜移植术的患眼占91.22%,其中PKP与LKP手术比例为2.85:1。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7-112025
创新技术守护老视患者精彩“视”界
-
new打造消化医学学科高地 泰康医疗消化医学中心成立揭牌
2025-06-29 -
06-242025
多方合力聚焦妇幼健康 让科学信息抵达每一个家庭
-
new聚焦AI时代的病理检验智慧化建设与创新,第三届中日病理检验创新论坛召开
2025-06-20
-
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胆肿瘤精准治疗分会成立,肝胆二科潘明新当选首届主任委员
2022-09-27 -
2022年度珠江肝胆专科医疗联盟高峰论坛顺利召开
2022-09-27 -
“胰”起向未来!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干预方式专题研讨会线上召开
2022-05-31 -
创建平疫结合的呼吸道传染病应对体系是时代所需!2022年度中国呼吸学科发展大会在京举行
2022-01-11 -
詹启敏院士:便捷医疗流程,优化医疗服务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2021-11-29
-
生物治疗:修剪枝蔓 力促健康成长
2017-09-22 -
第四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专题
2020-09-06 -
聚焦房颤“前沿与创新”,共同推动房颤事业发展|第21届心房颤动论坛(7.7·大连)开幕
2023-07-10 -
聚中国智慧,绽放慢乙肝临床治愈新梦想
2023-05-16 -
“三潮汇聚 勇立潮头”-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在深圳发表演讲
2023-07-18 -
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胆肿瘤精准治疗分会成立,肝胆二科潘明新当选首届主任委员
2022-09-27 -
专家提醒:未病先防 积极合理接种疫苗
2023-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