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地方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地方风采/详情

警惕血脂狂飙!小心心梗正在向你发出信号

时间:2023-06-12 11:15:05来源:医师报作者:李杨凤 罗敏 龙博 阅读: 159424

最近不少小伙伴

都在追一部热播剧《狂飙》

电视剧一开场

当督察组出现时

官场老油条龚开疆就被吓死了

其实督察组的到来只是导火线

导致龚开疆死亡的真正原因

是突发心梗

image.png

龚开疆心梗猝死可能与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导致血脂异常有密切关联

image.png

今天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专家就跟大家好好聊聊

关于心梗那些事

一、什么是心梗?

       心梗,全名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心肌因严重和持久性缺血、缺氧,而引发坏死,可能会有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的情况,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通俗地说,就是心脏的血管堵塞、出故障了,没有血流,心脏无法正常工作。

image.png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总体呈上升态势,心肌梗死导致的死亡排行全球前两名。

image.png

二、心梗有哪些表现?

        1.压榨性,好像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胸口的感觉;

image.png

       2.在胸骨后或心前区出现强烈疼痛感;

       3.上述疼痛感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甚至在1小时以上;

       4.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疼痛;

       5.常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和濒死感。

image.png

三、什么原因会引发心梗?

       造成心梗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

      1.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长期饮酒、暴饮暴食、熬夜等。

image.png

       2.血脂异常,这是引起心梗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在我国,血脂异常人群的心梗患病率高达40.40%,也就是说,我们身边每5个人中就约有2个人血脂异常。

       3.缺乏运动锻炼、肥胖(特别是腹部肥胖)等。

       4.过度劳累、压力大。

       5.情绪不良、心理障碍等。

image.png

四、为什么血脂异常更容易引发心梗呢?

       从病因的角度看,血脂异常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image.png

       当血脂中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时,血管里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不断增大,使动脉逐渐狭窄甚至阻塞,而且这些斑块还会像“不定时炸弹”一样突然破裂,迅速堵塞血管,引发急性心梗,甚至猝死。

image.png


五、如何预防心梗的发生?

       1.健康生活:低脂饮食,控制糖量摄入,戒烟限酒,适量运动,规律作息,控制体重;避免压力累积,在忙碌之余适当到户外放松心情,分散注意力,注意调节情绪,注重心理健康。

image.png

       2.控制“三高”:大部分心梗的人或多或少都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对于这类人群需要遵照医嘱进行规范治疗,严格控制“三高”。

image.png

       以血脂为例,降低“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控制血脂的核心,在长期规范降脂治疗下,LDL-C每降低1mmol/L,心血管事件风险可降低20%-25%。

       在众多的降脂药物里,创新型降脂药PCSK9抑制剂可以联合他汀类最大幅度地降低LDL-C水平,从而降低心梗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3.定期复查:三高或者心理障碍的患者,应定期到正规医院复查,注意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四项、血糖等抽血化验结果,必要时做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

image.png

六、突发心梗时如何紧急救援?

       突发心梗,正确急救很重要。

      1.应该立即拨打120,同时把家门打开,给抢救争取时间。

image.png

       2.不要自行开车去医院,如果无人陪同,一旦发生心脏呼吸骤停,很可能错失最好的抢救时机。

image.png

       3. 如果不了解自身病情,请不要盲目用药,应听从急救电话医护人员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22,37(6):553-578.

       [2]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2016,31(10):937-953.

       [3] Fourth universal definition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2018).Rev Esp Car-diol(Engl Ed).2019 Jan.72(1):72.

       [4] 郭艺芳.严格管控危险因素,提高心血管病防治水平:解读2021版ESC心血管病预防临床实践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1,49(12):1244-1246.

       [5] Ference BA,et al. Eur Heart J. 2017 Aug 21; 38 (32) 2459-2472.6.Schwartz GG,et al.N Engl JMed.2018.379 (22):2097-2107.



责任编辑:王凤贺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