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生态污染怎么破?他们的观点很给力!
过去的10多天,对于整个医疗卫生界,甚至整个社会而言,都是黑色的。
魏则西事件、陈仲伟事件、重庆医师被砍事件、徐州肾脏丢失事件,接连发生恶性伤医事件以及涉医重大报道,使得医患关系被再一次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矛盾升级,医患之间诚信的缺失,有着社会、医者和患者多方面的因素,重塑医患诚信,对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至关重要。
5月13日,中国医师协会组织召开“重塑诚信 共建和谐医患”座谈会。面对5月以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他们有话直说。
中国医师协会会长 张雁灵
今天的会议,其实就是我们“重塑诚信 共建和谐医患”的实际行动。
5月份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让全体国人焦虑,而不仅仅是医疗卫生界。
医疗生态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医疗领域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生态问题。生态不好,必定是被污染了。这一切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 过度的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医疗,侵害了我们的肌体,污染了我们的生态。甚至民营医院对于莆田系都很气愤。
★ 医疗机构的管理机制和趋利性问题。绩效管理变了味道,把量和利润作为绩效的重要部分。
★ 逐渐失效的监管体系问题。监管无效才会使很多内容野蛮生长。莆田的野蛮生长便是监管失效的体现。
★ 极少数媒体问题。应该上黑名单,应该让无良媒体付出代价。对于这样的媒体,应该去追责。
★ 医生群体中也有害群之马,拷问良心也会变颜色。
中国工程院院士 巴德年
★ 医生与患者是一个战壕里战友,共同的敌人是疾病。敌人还没倒下,自己人先干起来了,怎么行?
★ 市场经济后,有一个观点最坏:将医患关系视为买方、卖方的关系。这个观点必须要改。3.15把医患关系视作买卖关系,是最早的一次误导。
★ 为什么全世界医学博士最多,因为患者不是把病交给医生,而是把命交给医生。医生给患者开出的的第一张处方,不是阿司匹林、抗生素,而应该是关爱。
★ 社会长期存在一种说法:人活着进了医院,怎么就死了呢?医学没有能力让人不死,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媒体不要在对疾病本身的宣传中,误导群众。
★ 现在一些媒体为了博取眼球,不经调查,胡说八道。希望医师协会将来对于黑媒体、坏媒体、给国家、老百姓添乱的媒体,绝对要让他们好看。
★ 中国医生负担如此之重,待遇却并不理想。呼吁,科技人员要进入中高收入水平,医生更应该进入中高收入水平。改善医生待遇,体现医生尊严。
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 陈勇
强烈呼吁司法部门对伤医、杀医者严惩不贷。
行业协会要在专业领域受到侵害时及时发挥维权作用。
建议卫生计生委在医疗专业协会中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对这些发言人进行培训,各类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站出来发声。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 解放军总医院骨科教授 王岩
政府在做什么?地方政府的一贯做法是把事件往下压。点几个蜡烛,寄托哀思有什么不对?每每有这样的事,医院接到上面的通知都是:看好你们的人,别让他们去。我们真的没有见到政府真正意义上的支持。
媒体可以代表法律和科学断案吗?法律和科学层面都没有印证,媒体已经给决断了,这很容易引起误导。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 黄晓军
我们的家长在哪?每当遇到类似事件,我们的政府部门没有声音,魏则西事件和陈仲伟事件撞到一起,该发声的没有发声,不该发声的现在还在发声。
北医三院与中科院的事件中,之所以能迅速组织专家发声,关键在于北大领导的意识非常强。在这方面,领导要有发声意识,要敢于发声。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医师分会会长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曾小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10年前医患关系就开始紧张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怎么维权?我们都有哪些权利?
哨兵神圣不可侵犯,打空姐可以直接被拘捕。医生可不可以呢?
其实我们最需要的,是一部很好的法律。门诊、医院应该作为公共场所,参考航空、卫兵,医生同样需要“神圣不可侵犯”。
共建和谐医患关系,需要有法律作为基础。在法律中加入对医务人员的保护措施。
中国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会长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 郭传瑸
现在社会的普世价值观,基本都是以经济为导向,对于建立正确价值观的教育非常重要。如何与患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对于医学生来说是很缺失的。
对于价值体系的转变,根本还需要教育部门来解决,文化建设才是最根本的。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张晓东(微博大V:东大夫)
这四件事扭转乾坤都离不开医界大V的努力与参与。
对于这种恶意黑医的不良媒体,我们一定要坚决打击。“丢肾门”事件绝不是一个医院也不是一个医生的事,不能这么不了了之,我们一定要团结起来,在医师协会和卫计委的关注之下,拿起法律武器,起诉不良的新闻媒体。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院长 张玉琪
我必须抢个话筒,因为刚刚收到信息:“病人麻醉上了,请您一定回来。”
我只说两个问题:
一是媒体问题:已经曝出的医疗界重点事件中,是有多少是医生的责任?有多少是媒体的恶意引导?有责任的被追究了责任没有?
二是卫生行政部门的问题:对于医改我们已经制定了很多政策,关键是怎么去落实。如果政策再好,打击了医生和医院的积极性,恐怕也很难落实。
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 张力伟
接到很多国外同学打来的电话,他们都在问,中国怎么了,中国医疗怎么了?
重塑诚信,共建和谐医患关系,关键要建好生态圈。医疗的生态圈绝不仅仅是医患之间的。国家把生态看得很重要。而对于医疗生态,每一个不同的角色,都要起到自己的作用。
我们一直在给患者灌输看病贵、看病难的概念,但没有给患者灌输医学科普的思维。对于“到了医院一定能治好病”的概念,一定要扭转。
国家对于医院、医生的导向也应该扭转。SCI、评奖、项目等几乎将医生绑架,各种率也使得医院喘不过气。这不是健康的生态。
我们应该警醒,如果不尊重医生,一定是社会的倒退。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人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高金生
人文的缺失、文明的缺失体现在医疗卫生界,实际上是全社会文明、文化缺失的体现,如果全社会的问题不解决,我们的问题也很难解决。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在社会文明程度回归的问题上,去尽一份力,经济状况好了,但文明丢失了,那中华民族的前途依然是黑暗的。
应该强调对医务人员的关爱,关爱患者要从关爱医生开始。我们在医院中应该去引导。我们要在医院形成关爱医生、尊重医生的氛围。
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会长 北京复兴医院院长 席修明
心情很沉重。
多大的仇恨,法西斯也不至于此。
真的不希望重症ICU里救治的是我们自己的医生。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助理 王岳
如果一个人杀完人,跳楼,法律还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我们不可能恢复诛九族。
我们应该更多考虑医疗圈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如果只是治标,很难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要呼吁,更要改变:
不要再把治病救人当做目的,而应该把帮助患者作为目的;
改变医院现在的多劳多得考核方式,尽快改变为优劳优得;
去行政化,把官僚味十足的医院,改变为专家型、学者型医院。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会长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 李若瑜
我们的体制、政策、法律,应该对伤医事件,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各个岗位应该清楚自己的责任。
诚信问题是大问题。再这样发展下去,整个医学水平是要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医疗的诊治水平,整个医学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
新华网舆情中心
处理好医患纠纷,必须建好两个通道:
首先是患者的维权通道。当患者的诉求无处解决时,才会采取极端的做法。
其次是医生的权益保护通道,即医生权益维护应立即进入国家法制化轨道。在香港,护士被踢了一脚,就会立即被逮捕并诉诸法律。只有把违法途径堵死,才能引导大家从法律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
律师代表:童云洪
近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现行体制还不完善,二是医患之间缺乏信任,所以应维护医师的合法权益,共同营造和谐医疗环境,缓解当前尖锐的医患矛盾。
我们倡导医疗行业加强自律,并欢迎广大社会民主依法监督,我们反对为吸引眼球,歪曲事实,进行贬低行业医疗形象的不实报道和舆论,对于不负责任的报道,我们将采取一切合法手段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以维护医师的合法权益和行业的形象。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粤宁协作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正式启动 为宁夏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2025-05-08 -
05-082025
泰安市医师协会内分泌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2025年学术会议举行
-
new智能骨科技术实现高海拔常态化!西藏完成全国首例机器人辅助生物膝置换
2025-05-07 -
new龙南市超声质控中心成立
江西省赣州市超声专业质量控制中心质控培训班(河西片区)暨龙南市超声诊断专业质量控制中心成立大会顺利落幕
2025-04-26
-
龙南市超声质控中心成立
2025-04-26 -
“医呼百应 专家下基层” 中西医结合护航慢病防治
2025-04-19 -
兴国县超声质控中心成立
2025-04-21 -
“针”心“针”意除囊肿,锦旗感恩表深情
2025-04-14 -
APASL 2025北京盛会即将启幕,大会主席魏来教授带您看亮点
2025-03-25
-
2023年度医界好书评审结果公示
2024-03-07 -
我国发现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016-04-18 -
中期甲状腺癌也可以经口腔镜手术
2023-04-23 -
中国医师协会学术会务部招聘启事
2016-09-01 -
72% 坚守是他们的春节
2017-07-28 -
郑大附一院消化病院刘冰熔院长内镜治疗新技术受国际关注
2016-12-05 -
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四大变化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