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行业动态/详情

专家观点 | 精准引领,开启精神疾病诊疗新篇章

时间:2024-03-25 14:34:46来源:医师报作者:王璐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王璐)提起《星夜》《向日葵》等画作,不少人脑中立刻就会浮起知名画家梵高的名字。而一旦提起梵高,就会令人想起其为精神疾病所困的一生。临床有不少专家对梵高的疾病做出各种推断,但最终都难以给予确切定论。


我们讨论梵高疾病的难点在于,我们只能通过历史以及各类传记的记载,来了解梵高的症状,并通过症状描述对其进行诊断。而如今我们在临床中仍然面临着这个问题,目前大部分临床诊疗依然是从患者的症状出发。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院长岳伟华教授在接受《医师报》采访时如是说。


2019年中国首次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精神障碍(不含老年期痴呆)终生患病率为16.57%,意味着在中国近五分之一成年人患有不同精神障碍。尽管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很高,但其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的进展却明显滞后:病因机制不明确,阻碍对因治疗的研发;不同精神障碍存在相似的症状,导致诊断不精准;患者异质性较大,治疗不精准,疗效和副作用难以预测等。为此,精神领域的专家迎来了一场探险,她们的理想是实现精神疾病精准化诊疗,带领这占总人口五分之一的精神疾病患者跨越精神障碍这座高山,拥抱生命的更多可能。‍


从基因组学出发,突破精神疾病诊断壁垒


曾经有一个震惊精神病学领域的实验,将八位健康人士伪装成精神病患者送进精神病医院,进行一系列测试和研究,最终这八位健康人士并没有被临床医生正确识别出来,而是被诊断为不同的精神障碍。“这种情况就是因为临床诊断的主观性。”岳伟华教授介绍,“虽然我们有着厚厚的诊断分类手册和疾病防治指南,但是在疾病诊断方面仍有许多壁垒需要去突破。”精神分裂症是岳伟华教授研究的专业方向之一,在人类对精神疾病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因其表现为幻觉、妄想等显著的“精神病性症状”,所以是人类最早识别的精神障碍。尽管临床可供选择的抗精神病药超过40种,但因患者病理特征及疗效个体差异显著,一半以上患者对所用药物缺乏有效治疗反应,显著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远期预后。


“每位患者不同的表现,对应着不同的治疗方案,即便是应用同一种药物,也会由于患者的遗传背景、药物代谢等方面的差异而出现不同的反应。”而这就需要临床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亚型分类并在治疗过程中不断进行动态调控,以达到精准施治的目的。


医学发展从最初的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如今已将进入精准医学时代,精神医学领域也正在尝试跟随医学发展的浪潮开启精神疾病诊疗新篇章。


岳伟华教授介绍,在临床层面,大家可能普遍从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理学特征乃至其社会维度和人格维度的特征出发,结合影像、电生理等可以测量的指标进行诊断。但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患者之所以出现一系列的情绪、精神症状的问题,是和大脑内部蛋白因子分泌水平的变化、神经网络连接方式的变化、某一个脑区功能活动以及是否具有先天易感性等因素相关的。


“我认为,一个高水平的医生应该充分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包括治疗过程中药理机制和症状群的吻合度、患者家族史及其个体演变历程等,是否需要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理疏导、运动疗法等。”


未来已来,精神疾病诊疗迈入精准时代


“要说起当前运用精准医学最好的领域当属肿瘤领域,其通过进行基因分型的检测进而制成相应的靶向药物,从而实现疾病的对因治疗。”岳伟华教授表示,精神领域也可借鉴其思路,在找到一些特定基因携带者后,就可能预设其未来适合的药物种类与剂量,从而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


近一年来,岳伟华教授在精神分裂症的精准医疗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2023年6月,岳教授课题组揭示了遗传和表观遗传风险因素与抗精神病药疗效的关联,识别出若干个与疗效有关的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的遗传-表观遗传交互作用,其影响药物疗效个体化差异和大脑皮质形态特征;同时,基于遗传-表观遗传交互作用构建了一个适用多种抗精神病药疗效预测的模型,为精神分裂症的精准医疗和临床决策提供一个可行工具;2023年10月,相关研究证实,多基因药物基因组指导治疗选药策略的疗效优于医生依临床经验选药的常规治疗方案;2024年2月,研究开发了多基因风险评分并构建预测模型,能够有效预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6个月后体重增加的发生风险,有助于精神分裂症个体化治疗的开展……岳教授课题组的脚步攀行于此,但目光却并不止于此。她认为,有关精神疾病的精准医疗,不仅仅是临床诊疗方案的把控,更要囊括对患者的个体化特征、家庭背景、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等因素,以“生物-心理-社会”的模式对疾病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从精准治疗的角度来说,每位首发、未用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理应接受基因检测,使其能按照基因指导的方案去精准选用合适的药物种类和剂量,治疗直达目标,从而保证其临床获益的最大化。但是在其尚未纳入医保的情况下,基因检测往往是那些难治性患者的选择。“因此,我们希望未来可以进行纳入更多大规模、多维度的样本信息,得到更为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打破现有诊断标准;与临床医师、基因遗传学家等专家联手,共同推动关联基因群检测、药物研发以及新药临床应用的发展。”


相较躯体疾病,人类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历史并不长,而且在早期走了很长的弯路,然而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精神医学已经迎头赶上,正朝着精准化、个体化诊疗的目标迈进!



责任编辑:王璐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