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会议预告
当前位置:首页/ 会议/会议预告/详情

医心铸典 远见卓识

格列喹酮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版)”全国发布会在沪召开

时间:2017-07-28 21:02:54来源:未知作者:admin 阅读: 66437

image.png

“随着医药学的迅速发展,新药不断涌现,许多医生都会对一些正在使用的经典老药产生这么一个疑问:专家们怎么看这个老药,目前这个老药的循证证据都有哪些?格列喹酮作为一个有着40余年历史的经典老药,在应对这样的需求下,‘格列喹酮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版)’诞生了!”

大会共同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院士在7月8日上海2017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年会期间举行的“格列喹酮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版)”全国发布会上指出,格列喹酮能够在临床连续使用40余年,真正说明了药不在于新旧,而在于有效和安全。

“我国医改正进入深水区,如何为患者选择使用更安全、更有效、更低廉的药物是临床医生需要思考的。”宁院士指出,“希望借此让大家看到老药历久弥新,疗效确切且价格低廉,能够切实减轻患者的负担,同时提高糖尿病控制的质量。”

大会共同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说,宁光院士牵头、王卫庆教授执笔编写该共识的目的是让临床医生对格列喹酮从基础研究证据到临床研究证据都有系统的了解,以指导其更好的运用这个药物。

“并不是说新药来了,就把老药抛弃了。”纪教授表示,目前糖尿病防治的各类指南都强调个体化,包括血糖控制目标的个体化、用药根据患者的意愿选择、考虑患者经济因素以及患者的共病因素等。在这样一个个体化治疗时代,每一种药物都要尽其用。在纪教授看来,老药长期积累下来的临床证据是随着时间推移而积累下来的财富,我们应该将其用的更好。

“格列喹酮由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研发,上市后获得了欧美医学专家的一致好评和广泛认可。经原卫生部的推荐,华润双鹤从药物原料到制剂工艺,再到生产管理水平全方面成功对接国际水准。1994年华润双鹤通过直接引进专利和全套生产工艺生产出的格列喹酮片‘糖适平’正式上市。成为当时国内最先进的糖尿病治疗药物。”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昕先生介绍,华润双鹤引进的格列喹酮片作为国内首个上市的短效胰岛素促泌剂,其上市让中国医生首次拥有了当时国际最前沿的口服降糖药,也为临床医生带来了与国际同步的新型糖尿病治疗理念和治疗方案,改善了中国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现状。

“如何促进药物的合理运用将对全国人民产生深远的影响。华润双鹤非常荣幸能够参与此次共识的编写工作。作为首个协助完成内分泌产品专家共识的民族制药企业,这让我们倍感骄傲,因为这改变了既往只有外资企业协助权威学术组织制定内分泌临床药物使用共识的现状。”李总裁表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卫庆教授为与会者全面系统解读了该共识。北京医院郭立新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洪天配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周智广教授等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位内分泌代谢科医师也共同参与了此次发布会。

image.png

格列喹酮可延缓或逆转糖尿病肾病进一步进展

image.png

糖尿病是慢性肾脏病(CKD)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两者共病可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给降糖治疗带来更大挑战。

2014年《NICE指南更新:慢性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中明确指出,对于糖尿病合并CKD的患者,应尽早开始包括降糖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其中控糖最为重要,有助于延缓甚至逆转肾病。

同时,《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口服降糖药用药原则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口服降糖药的选药原则应基于药物药代动力学特征和患者肾功能水平综合判断,兼顾降糖疗效与肾脏安全性。

宁光院士强调,对于早期2型糖尿病合并CKD患者,有效降糖至关重要;对于中晚期CKD患者的降糖治疗在确保疗效的同时,应兼顾肾脏安全性。

“口服降糖药是临床最常用的降糖手段,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CKD患者的血糖控制不可或缺。”宁院士介绍,《格列喹酮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版)》指出,格列喹酮可有效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可延缓或逆转糖尿病肾病的进一步进展。

关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特殊性防止医源性伤害

image.png

纪立农教授介绍,目前世界各国对于老年糖尿病的年龄概念目前尚不统一。在我国,老年糖尿病包括60岁以后发生糖尿病者和60岁以前发病而延续到60岁以后者。前者几乎均为2型糖尿病,而后者多数为2型糖尿病,但也包括极少数1型糖尿病患者。而有些国家则以65岁为分界线。

“在老年糖尿病诊治过程中应考虑到老年人群在生理及心理上退化的特殊性,其血糖控制指标应较成人宽松。”纪教授指出,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伴发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脂、高血压、心血管病等。

在用药上,多数患者也往往使用多种其他治疗药物,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明显。此外,我们还需注意的是,目前有关老年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循证证据较少,许多药物治疗的依据和方案源于非老年人群。

考虑到老年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药物性低血糖且不容易感知,在降糖药物的选择上,除了考虑安全性,还应考虑其低血糖风险。

据纪教授介绍,目前我国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常用的降糖药物包括二甲双胍、磺脲类降糖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温和用药,以防止医源性伤害。”纪教授强调,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此外,还需注意其服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格列喹酮作为第二代磺脲类降糖药,治疗老年糖尿病有其独特之处,其降糖作用较温和、作用时间较短、低血糖风险小。”纪教授说,在不能选择DPP-4抑制剂的情况下,可选择二甲双胍+格列喹酮联合应用。《格列喹酮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版)》也指出,格列喹酮可作为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磺脲类药物的优先选择之一。

image.png

image.png

全面降糖  安全之选

image.png

王卫庆教授介绍,相关研究指出,胰岛素促泌剂是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用的口服降糖药,其中主要为磺脲类降糖药。而格列喹酮作为第二代磺脲类降糖药,既有效又经济,在临床上已使用多年,为进一步指导规范其临床应用,我们通过回顾格列喹酮相关循证依据,对药物安全性、有效性、使用人群及使用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推荐。

单药使用:降糖选择的一线用药

我国一项使用格列喹酮4.5年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格列喹酮单药治疗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HbA1c)降幅1.31%,餐后血糖(PPG)降幅4.88 mmol/L,空腹血糖(FPG)降幅3.88 mmol/L。而格列喹酮早期的队列研究结果显示:服用格列喹酮的患者仅有0.13%发生轻度低血糖事件,无严重低血糖发生。可见格列喹酮单药治疗能够全面控制患者血糖,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格列喹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各项血糖指标均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可作为2型糖尿病降糖选择的一线用药之一。”王教授指出,对于主要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者,或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格列喹酮可作为胰岛素促泌剂的优先选择。

谈及格列喹酮的临床用量,王教授介绍,格列喹酮临床处方剂量范围为15~180 mg/d。在综合考虑患者耐受程度及经济情况等条件的前提下,可推荐使用90 mg/d(30 mg,Tid),使血糖尽快达标。若患者控糖效果不理想,可综合考虑患者基本情况增加临床处方剂量,推荐最大剂量180 mg/d(60 mg,Tid)。

联合用药:加强降糖作用  减少不良反应

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分组对照研究显示,格列喹酮在单药和(或)联合治疗失败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14周后,平均HbA1C下降1.7%,HbA1C<6.5%及HbA1C<7.0%的达标率分别为25.71%及42.86%,均高于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组;格列喹酮组对PPG降低幅度达4.75 mmol/L,是阿卡波糖组的2倍以上;对FPG降低幅度为1.0 mmol/L。此外,格列喹酮组可改善胰岛素抵抗。

“共识表明,对于应用基础胰岛素或其他口服降糖药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患者,格列喹酮还可与胰岛素、α-糖苷酶抑制剂、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等联合使用,通过机制互补加强降糖作用,减少不良反应。”王教授介绍,但格列喹酮一般不推荐与餐时胰岛素或其他促泌剂联用。

特殊人群:老年、慢性肾病者降糖首选

“老年人生理功能已发生退化,降糖药物的合理选用非常重要。”王教授指出,临床应考虑到药物清除率在老年人与青中年人之间差异较大,即使按常规给药,也可能在体内蓄积,出现毒性反应。此外,还需注意的是,老年人对低血糖的对抗调节差,低血糖临床表现常不如青壮年人明显。

共识提到,一项对于格列喹酮治疗平均年龄60岁老年患者、近4年半的回顾性分析中,格列喹酮单药及联合治疗1年后,HbA1C下降1.7%,PPG下降6.38 mmol/L,FPG下降4.45 mmol/L(P<0.01);另一项针对老年患者的研究显示格列喹酮在降糖的同时可有效改善尿蛋白排泄率、β细胞功能指数(P<0.001)。以上两项研究的安全性分析显示,格列喹酮长期应用低血糖发生人次较少且均为轻度低血糖,进食或调整药物剂量后好转,无低血糖昏迷。

共识还指出,格列喹酮在肝脏中经羟基化被代谢为大量非活性代谢产物,该代谢过程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体内仍可进行,且长期应用亦不影响肝胆疾病患者的肝功能。由于代谢产物无活性,不易产生药物蓄积作用,格列喹酮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且其药代动力学不受血糖、年龄、肾功能的影响。

王教授认为格列喹酮的这些药理特点决定着其对肾脏具有特殊的保护作用。关于格列喹酮在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 2010 版美国和 2015 版欧洲肾脏病指南均推荐,建议格列喹酮用于 CKD1~5 期患者,且全程均不需要剂量调整。

image.png

聚焦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2型糖尿病患者

image.png

餐后血糖与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是长期以来糖尿病治疗领域的热门话题。洪天配教授介绍,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约8成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餐后高血糖。

“这与人群特点密切相关。在遗传方面,与欧美相比,国人β细胞代偿功能较差。正常情况下,进餐后机体迅速分泌胰岛素,降低进餐所产生的血糖高峰。如果机体的β细胞功能出现障碍,餐后血糖则将明显升高且持续存在。在饮食方面,国人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占比普遍较高。”洪教授认为,餐后血糖升高后又会给患者带来一些危害,如导致高血糖毒性,反过来对β细胞功能造成损害,使血糖情况进一步恶化。同时增加血糖波动,通过氧化应激增加等机制导致血管并发症风险增加。

此外,餐后血糖升高还是导致HbA1c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控制餐后血糖是促使 HbA1c 控制达标以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策略。 

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选择用药时应注意哪些事项?洪教授指出,临床上可选择的药物较多,我们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兼顾其餐后血糖与空腹血糖。目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包括短效磺脲类促泌剂、α-糖苷酶抑制剂、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等。

“短效磺脲类促泌剂可通过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磺脲类受体结合,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洪教授介绍,其中,格列喹酮常用的短效磺脲类药物之一,其在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其优势所在。

服药后,格列喹酮血药浓度 2~3 h 达峰值,促餐后胰岛素分泌的达峰时间为30~60 min,恰恰与生理胰岛素早相分泌模式同步。格列喹酮的另一优势是其代谢产物仅5%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可选用。

糖适平:一流的制剂质量 确切的临床疗效

image.png

李昕总裁介绍,华润双鹤生产的格列喹酮从面世以来就以国际一流的制剂质量,确切的临床疗效,优良的经济性得到了临床工作者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

糖适平作为格列喹酮的原研引进产品,是格列喹酮品类的领导者,市场份额超过95%。糖适平更开创了国内医药企业原研引进内分泌产品的先河。未来华润双鹤将复制成功模式,引进更多具有国际水准的内分泌产品,更快更好的为中国糖尿病防治大业添砖加瓦,持续践行“关心大众 健康民生”的企业宗旨!

谈及糖适平对中国医药产业的意义,李总裁认为,华润双鹤秉持民族制药企业的国家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在内分泌制药领域创新合作形式,采用直接引进全套专利和生产工艺技术的合作方式。特别规避了既往新型药物引进过程中较高的经济花费和漫长的研发时间等弊端。这样的合作模式既满足临床对新型药物的强烈需求,又保证了药品优良的治疗经济学效益。华润双鹤创新的合作模式至今被誉为国内外医药企业合作的典范。

image.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