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行业动态/详情

肝脏疾病的隐形杀手: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与鉴别

时间:2024-07-21 17:06:21来源:医师报作者:医师报 阅读: 152403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重要的药物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目前,DILI 的诊断仍是排他性的策略,因此,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仔细地排除肝损伤的其他潜在病因,是建立正确诊断的关键。本文主要是概述 DILI 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并提供诊断流程汇总,方便临床参考。


01 DILI 在住院患者中高发,临床需重视


根据最新的《中国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23 年版)》[1],其中指出 DILI 的发生率主要分为普通人群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


普通人群的发生率比较难确认,韩国基于普通人群的研究结果显示 DILI 的年发生率约 12/10 万。指南中估算我国的年发生率至少为 23.8/10 万,高于韩国,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住院患者中 DILI 的发生率约 1%-6%,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1]。


因 DILI 是许多不明原因肝损伤的重要病因,临床许多黄疸的患者中,DILI 约占 2%-10%;而急性肝损伤患者中占 20%,而且 DILI 正成为急性肝衰竭的主要病因。因此,临床需要特别重视 DILI 的诊治 [1]。


02 DILI 的临床表现及主要检验指标


DILI 的临床表现没有什么特异性,跟很多其他种类的急慢性肝病类似。轻者可无任何症状,重者可出现黄疸、乏力、食欲减退以及上腹部不适等症状。面对怀疑 DILI 的病人,需要完善肝脏生化等相关指标,如 ALT、AST、ALP、GGT 以及 TBil 等。


《中国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23 年版)》[1] 明确指出诊断急性 DILI 时生化阈值需达到以下标准之一:

(1)丙氨酸转氨酶(ALT)≥5×ULN;

(2)碱性磷酸酶(ALP)≥2×ULN;

(3)ALT≥3×ULN 同时总胆红素(TBil)≥2×ULN。


03 DILI 诊断原则及鉴别诊断


由于 DILI 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且缺乏特异性的诊断生物标志物。因此,DILI 的诊断目前仍然是基于详细病史收集、临床症状和体征、血清生物化学、影像学和组织学等排他性策略。因此,临床要注重收集药物暴露史,判断其与肝生化改变的相关性。


临床需怀疑药物性肝损伤可能的情况:(1)用药后出现 ALT、AST、ALP、TBil 显著升高;(2)基线肝酶异常者,用药后出现肝酶较可获得的基线平均水平升高超过 1 倍而无法用基础肝病解释者;(3)用药后出现明显非特异性肝病相关症状者;(4)不明原因肝损伤或肝病,尤其是已排除了其他常见病因者。


对于疑似 DILI 的患者,可以根据肝损伤的临床类型优先排查表现相同的其他常见肝病。必要时,可考虑肝活检。DILI 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流程图见下:


04 DILI 治疗及药物


DILI 的治疗最重要的就是及时停用可疑肝损伤药物,尽量避免再次使用可疑或同类药物。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目前循证医学证据,合理选择治疗药物。


DILI 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水飞蓟素(宾)类、N-乙酰半胱氨酸、异甘草酸镁、糖皮质激素等等。但每种药物都有其独特的作用效果,一些比较特殊的 DILI 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例如:鹅膏毒素引起的 DILI 可以使用水飞蓟素(宾)类 [2],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固有型 DILI 可以使用 N-乙酰半胱氨酸等等。


总结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临床常见的肝损伤之一,但因其无特异性症状和实验室指标提示,因此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生化指标等综合诊断。并根据病情和药物适应证等情况选择合适的保肝药物,例如水飞蓟素(宾)类、N-乙酰半胱氨酸、异甘草酸镁等都是临床常用的药物。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性肝损伤防治技术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 中国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23 年版)[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23,31(4):355-384.

[2] 水飞蓟制剂肝病临床应用专家委员会. 水飞蓟制剂肝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J].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6,10(5):517-521.


责任编辑:薛芳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