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会议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会议/会议报道/详情

走进名院 ·大家谈(沈阳站) 暨2024“急诊先锋”急危重症患者综合救治能力提升行动走进北部战区总医院

时间:2024-08-16 00:18:04来源:医师报作者:张霖 陆家强 阅读: 578127

8月11日上午,由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发起的“急诊先锋”项目走进辽宁,来到北部战区总医院。来自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河南五地的急诊专家们,走进北部战区总医院急诊科进行交流学习。

当天的学习内容以科室参观拉开帷幕,在北部战区总医院急诊科主任金红旭教授和和平院区急诊科负责人滕玥教授带领下,大家穿梭在各楼层和诊室之间,两位教授详细介绍科室布局和功能,到场专家同样热情投入,不断提问并交换意见。

c4db3e19-d8e9-4500-b08a-9521ab667406.png

科室综合能力的提升是全方位一体化的,软硬实力缺一不可。紧接着参观,专家们开始了学术交流活动。金红旭教授作为东道主欢迎各位与会专家,能够齐聚线下,深入交流。本次会议邀请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朱长举副院长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邓颖教授等专家现场指导。朱教授表示,会前参观领略到了北部战区总医院急诊科是东北蒙区域急诊领头羊,充分展示了在急危重症一体化救治的优势,也在全国范围内树立标杆,体现了急危重症综合救治能力提升,相信此次会议对涉及区域急诊科建设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投身急诊建设 “唯有热爱可抵漫长岁月”

结合刚结束的现场参观,金红旭教授带来《急诊科的建设与管理》讲课,再次梳理和介绍了科室建设的成果及心得。金教授从临床、教学、科研、人才发展等方面全面介绍了科室建设成果及发展理念。北部战区总医院从1987年成立至今,科室建设的过程中问题困难一直存在,现阶段急诊急救的“大平台模式”基本形成,逐渐形成科室文化,在省内、全军、全国均有一席之地,同时不断开展新技术,多科室合作,收纳贤士壮大团队,打造自己的品牌,体现对及急诊的热爱。金教授最后用“唯有热爱可抵漫长岁月”,概括了自己对急诊事业的满腔热血。

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邓颖教授主持下,各位专家对科室建设专题进行讨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李铁刚教授提到,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特色,北部战区总医院发展迅速,在各个阶段转型都离不开学科带头人,体现出来对急诊科的热爱。同时学习是医生永远的话题,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和发展模式,特色专科的建设能帮助急诊提升竞争力。

吉林市中心医院吴正元教授对当地地市医院急诊科基本情况也进行简单介绍,通过会前参观和金主任的分享看到,科室的发展离不开主任对于科室的细节把控到位,发挥外科优势,不断学习新技术。多学科协同发展,院感控制是自己科室亟需提升的。

沈阳市第一人民田绍强教授认为在紧跟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的同时,区域内急诊团队的力量支持,才能更好助力区域急诊科发展。自己科室搭建过程中也积极和各老师沟通,不断改进,实现区域急诊共同发展。

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滕玥教授分享道,急诊科发展到今天,也是一点点积累,跟着学科带头人去落实科室发展方向,秉承着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急诊人上下齐心,多包容有担当做好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邓颖教授总结表示,急诊是一个有着革命英雄主义情怀的队伍,会跟随时代一直发展,成为国家和百姓最坚强的后盾,急诊人风雨同行。急诊科建设虽然困难,但是因为热爱,让大家坚守;因为坚守,让大家进步! 

ARDS全球新定义,关于实践的思考

ARDS是急诊中常面临的难题,本次会议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健教授主持下,聚焦ARDS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学习交流。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崇巍教授分享《ARDS新定义的解读》,介绍ARDS本质就是炎症过度反应体现在对肺的损伤。23年提出了的新定义就是针对于条件特殊地区可以做到提前诊断,减少漏诊误诊。针对于急诊科收治的患者,若第一时间发现ARDS要及时阻断,在治疗ARDS过程中,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起到重要作用,从发病机制来看抑制NE是一条很有潜力的治疗途径,并强调了早期抑制的临床获益。同时,崇教授介绍了自己针对NE作为生物标志物的最新研究进展,能沟通帮助ARDS及早预警,及早干预。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杨海玲教授分享了一例重症肺炎病例,结合临床也分享了在急诊相关患者使用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抑制剂后也得到了相关症状改善。急诊科作抢救生命的一线科室,对于危重患者的辨别和救治责无旁贷。前方的路充满荆棘,我们也要勇往直前。为患者争取最早最及时最好的治疗。

围绕两位专家讲课,讨论专家们针对“ARDS全球新定义的实践”,“ARDS患者抗炎时机选择”进行了讨论。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吴云海主任分享到新ARDS定义是顺应时代发展,柏林定义进行患者分层,而新定义针对于一些条件有限区域,提高了敏感性,在急诊科应用新定义可以提高临床诊断,便于解决后续问题。抗炎治疗是需要大规模数据收集来确定治疗时机和相关标志物(NE),这样才能更好的应用NE的靶向抑制剂。

辽河油田盘锦宝石花医院曲红梅主任作为辽宁地级市医院,提到组建监护室时间虽短但临床确实存在ARDS漏诊误诊的问题,通过崇主任分享的ARDS新定义解读,意识到遇到ARDS患者要更早进行针对性抗炎治疗。例如对脓毒症、重症肺炎的患者,早期判断,早期抗炎使用,能够避免部分患者上呼吸机。

辽宁省人民医院胡晓主任,提及ARDS离不开新冠大流行,新定义可能主要解决非洲等资源有限偏远地区,放宽了诊断要求,但需要大样本量研究,验证新定义的实际意义。ARDS本质就是炎症反应,基础疾病治疗的基础上,抗炎治疗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反应。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吕云云主任谈到,ARDS新定义广为应用,新定义出现在特殊时期,结合之前参与的抗疫工作,新定义确实更能解决实际情况。抑制炎症反应确实也是治疗ARDS的关键,应用激素的话常有剂量疗程控制的困难,还有对副作用的担忧,对于诊断ARDS的患者进行抗炎治疗,从临床效果看还是比较显著。

会议最后,朱长举教授和金红旭教授为会议进行总结。本次会议不仅深入探讨了急诊学科建设的难点与未来方向,还就ARDS的新定义及其临床实践进行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交流。每一位专家的分享都充满了对急诊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也要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急诊医学的发展,为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和同仁们的积极参与和贡献。正是有了你们的智慧与力量,我们的急诊事业才能不断前行,不断取得新的成就。最后,希望大家能够继续保持对急诊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不断追求卓越与创新。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急诊医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9b12add9-bb03-4118-8740-94f4edd19e2e.png

责任编辑:陈惠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