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行业动态/详情

传承黎介寿院士患者至上的医学精神丨2024第十一届重症急性胰腺炎专题研讨会暨江苏省医师协会胰腺病专委会年会召开

时间:2024-11-26 22:32:47来源:医师报作者:张玉辉 阅读: 488479





在动荡的岁月中铸就坚韧不拔的意志,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孕育出对国家和民族深沉的热爱。黎介寿院士,这位从战乱中走出的医学巨匠,以其非凡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医者仁心和民族脊梁。
他的一生,是对医学事业无限忠诚和献身的一生,是为国家和人民不懈奋斗的一生。今天,我们纪念黎介寿院士100周年诞辰,不仅是为了缅怀他的卓越贡献,更是为了传承他那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张玉辉)11月23日,一场独具匠心的“纪念黎介寿院士100周年诞辰的沙画与朗诵”仪式拉开了2024第十一届重症急性胰腺炎专题研讨会暨江苏省医师协会胰腺病专委会年会的序幕。伴随着沙画细腻入微的勾勒与朗诵者深情的演绎,黎院士精诚大医的形象仿佛跃然眼前,让人深切地体会到他对医学事业的满腔热忱以及对人民健康福祉的无限关怀与奉献。

秉承黎介寿院士的医学精神,此次会议以“平台协作创新共赢”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国内胰腺疾病研究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大会内容丰富,涵盖了百余项议题,精心规划设置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期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期治疗基础研究胰腺炎培训班菁英论坛Critical Care Nutrition Advisory Board Meeting胰腺肿瘤七个分会场。与会专家围绕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器官功能维持及局部并发症处理、胰腺炎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靶点的诊治等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以期为胰腺疾病患者带来更精确、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华医学会会长赵玉沛院士作为大会名誉主席,对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并向与会的专家学者送上了诚挚的祝福。

东部战区总医院何子安院长江苏省医师协会会长陈卫昌教授东部战区总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重症胰腺炎中心主任李维勤教授致开幕词。
此次开幕式由东部战区总医院童智慧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李孝尧教授共同主持。

1111111111111.jpg

会议现场

“一根肠子走到底”精神激励后辈成长

多年前,初出医学院校何子安院长,被分配至云南省的一家小医院工作,主要负责阑尾、胆囊切除手术。在那片少数民族聚居的土地上,患者常因阑尾炎拖延至严重阶段——化脓、穿孔甚至连,才寻求医疗帮助。

在何院长工作的第二年,他带着满腹疑问前往南京军区总医院(2018年更名为东部战区总医院)学习,期间接受了黎介寿院士学生的教学。他们传授的一些关键技术,尤其是“负压引流加腹部冲洗”的方法,对何院长后来几年的工作极有启发和帮助。

222222222222222.jpg

何子安院长

2021年,何院长调至东部战区总医院后,第二天便拜访了黎院士。尽管年事已高,黎院士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锐,对医院及普外科的发展充满了关切与期待。他们的第一次交谈持续了两个半小时,直到黎院士去世前,他们共进行了六次深入交流,总时长至少十四五个小时。

在与黎介寿院士的多次深入交流中,何院长获得了关于医院管理、普外科布局与调整等方面的宝贵见解,这些理念深刻影响了他对东部战区总医院后来建设发展的理念和方法。这几年,尽管面临挑战,东部战区总医院始终将效能性指标和水平性指标的提升结合起来,坚持自信自立,不随波逐流,致力于基于高水平创新的高质量发展。经过不懈努力,医院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在复旦榜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上的排名也从2021年的第68位跃升至前50名,跻身A++阵列。

展望未来,何院长坚信,在黎院士的智慧指引下,他们定能将重症急性胰腺炎和普外科的工作做得更好,让“一根肠子走到底”的精神和创新至上的医学攀登精神伴随、激励后辈们一路成长。

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诊疗新挑战中寻找新机遇
黎介寿院士对江苏省医疗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创立的肠外瘘、腹腔感染重症胰腺诊疗技术体系,惠及了省内外众多患者,成为江苏医疗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卫昌会长指出,黎介寿院士培养的众多学子和进修医生,如今已成为江苏省医疗事业的重要骨干正在为江苏省的卫生健康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回顾往昔,江苏省医师协会胰腺病专委会自成立以来,持续推动胰腺疾病领域学术交流与合作,显著提升了江苏省内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疗水平。同时,专委会也见证了重症急性胰腺炎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从早期的经验性治疗,发展到今天的精准化、个体化治疗,每一步都凝聚了无数专家和同行的智慧与汗水。
333333333333333333.jpg

陈卫昌会长

陈卫昌会长提到,自2009年在南京成功举办首届重症急性胰腺炎专题研讨会以来,该研讨会已历经十一届,成为全国专家学者交流思想、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最新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面对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医学研究的深化,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疗工作将面临更多挑战与机遇,未来还需继续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的发展,不断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诊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还需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疗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医生的终极目标是消除疾病

站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专题研讨会的讲台上,看到座无虚席的场面,我的思绪首先飘向了往昔,那时黎院士总是端坐在第一排。李维勤教授怀揣着对会议平台创始人黎介寿院士的崇敬之情,发表了一段感人肺腑的讲话。

44444444444444.jpg

李维勤教授

李教授回忆起1994年,他作为研究生首次踏入病房,便参与了一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死亡病例的讨论。当时,由于外科手术团队ICU团队之间的责任划分不明确,导致救治结果不理想黎介寿院士洞察到这一问题,果断决定重症胰腺炎救治统一由一个的团队负责。

1997年,一个跨学科小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救治多学科小组正式成立,该小组由外科、ICU、影像科、血液透析中心等多个部门组成,共同致力于攻克重症急性胰腺炎难题,并确立了以器官功能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机制,成效显著。

到了2008年,多学科小组团队对过去10年100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总结成果发表在《中华外科杂志》上,这篇总结对团队具有里程碑意义,因为它证实了他们的治疗路径和团队协作模式是正确的。然而,团队也意识到手术创伤太大的缺陷和微创手术重要性等问题。于是,2009年黎介寿院士组织召开了首届重症急性胰腺炎专题研讨会,旨在汇聚各方智慧,进一步提升重症急性胰腺炎救治水平,并推广多学科团队合作模式。会议受到热烈响应,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年度盛会,至今已成功举办至第十一届。

首届会议之后,团队开始探索微创治疗的新路径。2011年,团队建立了微创治疗引流体系。到了2018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死率已经达到了一个平台期,难以下降。黎介寿院士提出,要将重症胰腺炎全国的病死率进一步下降,就要突破瓶颈,就要做转诊平台、做联盟,让重症胰腺炎在第一时间就得到规范化诊疗,而不是被动收治早期处理不佳的“二手”“三手”患者。

“医者至高之境,在于彻底消除所治之疾,使病患日减,直至自己也因该疾病被消灭而‘失业’。”在黎介寿院士晚年,他与李维勤教授深入讨论了这一理念,强调医生应致力于减少疾病的发病率,走预防为主的道路。李维勤教授深受启发,认为黎介寿院士的大医情怀不仅关乎职业精神,更体现了为人民大众减轻痛苦的高尚情操。他表示,黎介寿院士的精神将激励他和团队以及所有同仁们,为降低胰腺炎发病率和重症率而不懈奋斗。


授牌仪式


团队协作在急性胰腺炎的救治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此,东部战区总医院于去年倡议成立了急性胰腺炎诊治联盟,该联盟现已拥有138家成员单位,遍及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联盟通过促进资源共享、技术交流与科研合作,显著增强了我国急性胰腺炎的诊治能力,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更为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本次大会还特别为新加入的代表成员单位举行了授牌仪式。

55555555555555555.png

授牌仪式

会上,何子安院长,陈卫昌会长,江苏省医师协会胰腺病专委会首任主任委员苗毅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李非教授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杨毅教授,李维勤教授,为多家单位进行了急性胰腺炎诊治联盟的授牌。


据悉,本次会议由江苏省医师协会、江苏省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主办,东部战区总医院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心、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重症临床研究中心、南京大学重症医学与应急救援研究所承办。



五国学者共赴学术盛宴


全体会议学术环节由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耿小平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吕农华教授《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陈新石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峻立教授共同主持。李维勤教授苗毅教授李非教授杨毅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黄耿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毛恩强教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陆玉华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祝荫教授,以及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和柏林夏里特大学Christian Stoppe教授澳大利亚墨尔本莫纳什大学Emma Ridley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Charles Lew教授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Lee Zhengyii教授等众多专家为大会带来了精彩报告。

微信图片_20241126211844.jpg

与会专家大合影


责任编辑:许奉彦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