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地方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地方风采/详情

哈尔滨:“基层医生+AI”,在家门口架起“健康桥”

时间:2025-04-24 10:20:57来源:医师报作者:衣晓峰 阅读: 30916

截至目前,哈尔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上线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240余家、智能语音外呼系统270余家,系统铺设、调试、培训已完成,开始进入推广应用阶段。日前,哈尔滨市卫健委以“智启基层新时代・共筑健康哈尔滨”为主题,召开全市基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暨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培训会,明确要求通过“AI+医疗服务”、“AI+公卫服务”赋能基层卫生服务体系,让广大居民体验优质、精准的医疗卫生服务,提升家庭签约的“感受度”。

去年以来,结合人工智能与卫生健康体系的融合,哈尔滨市卫健委积极为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全覆盖建设人工智能系统。通过人工智能系统科学的部署推广,人性化日常使用,让百姓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获得更加规范、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提升群众对基层医疗服务的认可度。

据介绍,目前正式上线的人工智能系统有两个:第一个系统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基层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中搭载AI助手,根据问诊逻辑提示医生对患者进行病情问诊,辅助医生全面了解疾病信息,对病情准确判断,帮助制定诊疗方案,给出检查检验建议,规范和完善处方和病历,提升基层医生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前期在松北区试点期间,该系统做出辅助诊断建议19万次,提供医学知识库检索6084余次,门诊病历书写规范率由30%提升到92%以上,辅诊系统的诊断符合率为95.27%。实践结果证实,基层医生+AI的组合,能够优化诊疗流程,规范诊疗行为,避免误诊漏诊,显著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同时,有助于减少候诊时间,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提升群众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认可度。

第二个系统是智能语音电话机器人系统。基层医疗机构借助人工智能语音技术,定制话术模板,通过人工智能语音电话机器人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随访,预约体检、预约疫苗接种、健康宣教等公共卫生服务。前期试行期间,该系统总服务人次85.9万,其中外呼人次54.3万,短信31.6万人次,外呼总时长33.3万分钟,节省公卫医生工作时间5545小时。

试运行结果显示,家庭医生+AI的组合,一是可以实现批量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短时间内就能完成大批量重复性公共卫生服务,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二是服务对象与语音机器人的交互语音实时在后台记录和整理,存储在电子健康档案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的规范性、完整性。三是减轻基层负担,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家庭医生团队将有更多时间做需要“人”的服务,比如给一些不方便出门的患者,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上门诊疗、上门随访、上门护理等。

哈尔滨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刘颖介绍,为加快“AI+医疗服务”、“AI+公卫服务”的落地,市卫健委专门下发了《关于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人工智能系统助力基层卫生健康工作的通知》,旨在为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系统方面提供政策指引,着力构建“预防-诊疗-管理”医防融合的全链条智慧医疗生态,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从传统模式向数据驱动、智能决策的现代化模式跨越。刘颖表示,全市基层医疗卫生系统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健康服务的融合创新,通过科技赋能打造“精准、普惠、有温度”的基层医疗服务新范式,为健康哈尔滨建设注入强劲动能,让尔滨百姓切实感受到智慧医疗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1.jpg

2.jpg

3.jpg

4.jpg

责任编辑:衣晓峰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