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搞定大麻烦!第一师医院为新疆大叔微创取出“ 皮球 ”大的肝脏虫瘤!
“ 之前两次开大刀遭了不少罪,这次马院长说可以一次性解决问题,还是微创手术,我心里踏实多了!” 9月1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 以下简称“ 第一师医院 ” )普外科一病区病房,55岁的吐尔逊( 化名 )刚能下床走动,就拉着医生的手不停道谢。这个被肝包虫病缠了5年的汉子,终于通过几个小切口,摆脱了肝包虫带来的“ 大麻烦 ”。
时间拨回半年前,吐尔逊在体检时又一次拿到了“ 肝包虫病 ”的诊断书。这已经是他5年内第三次与这个病“碰面”了。5年前、3年前,他曾两次在其他医院接受过开腹手术,不仅伤口大、恢复慢,还复发了,从此落下了心理阴影。“ 当时医生说还得手术,我一想起之前躺床上半个月动不了的样子,再看着肚子上长长的手术疤痕,就害怕。”吐尔逊说,他抱着“ 再等等 ”的想法,没敢再做手术。
可等来的不是病情好转,而是身体的各种不适。吐尔逊经常疼得直不起腰,再次来到第一师医院检查,包虫的直径已疯涨到9厘米大小( 差不多一个小皮球一样 ),紧紧压迫到周围脏器。
“ 患者有两次开腹手术史,腹腔内情况可能比预想的更复杂。” 接诊后,第一师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马涛立刻带领普外科一病区团队开会讨论。两次开腹手术早已让吐尔逊的腹腔“ 面目全非 ”:肠管与腹壁、肝脏紧密粘连,原本清晰的解剖结构变得模糊不清,就像被胶水粘住的毛线团,稍不注意就可能扯破肠管或损伤血管。“ 传统开腹手术不仅会再次扩大创伤,还可能因粘连导致术中出血、术后肠瘘等风险,对患者身体打击太大。”马涛院长的话,点出了手术的核心难题。“ 这次我们不仅要把这个顽固的包虫囊肿“ 一锅端 ”,还要争取在微创下完成,面对这块“ 难啃的硬骨头 ”,更要展示我们一师医院微创外科的硬核实力!”马涛院长术前信心满满。
团队最终决定采用“ 腹腔镜下肝包虫囊肿切除+肠粘连松解术 ”的方案,既要在微创条件下解开腹腔里的粘连结,又要完整取出9厘米的包虫囊肿,不能有丝毫破裂( 一旦包虫囊液泄漏,可能引发腹腔感染 ),每一步都要特别谨慎。
手术当天,马涛院长带领普外科一病区副主任李永崇、主治医生刘小龙等医护人员站上手术台。腹腔镜镜头下,粘连的肠管与腹壁及肝脏紧紧贴在一起,医生们手持精细器械,以毫米级的动作一点点分离粘连组织,每分离一处都要反复确认血管和肠管位置,避免误伤。由于包虫囊肿位于肝脏右后叶,且与膈肌粘连紧密,无法采取常规方法游离肝脏,马涛院长术中创新采用了前入路原位切除的方法,经术中B超定位包虫囊肿的边界后,通过牵引悬吊局部肝脏实质,将囊肿从正常肝组织中完整剥出,再小心翼翼地游离囊肿与膈肌的粘连,最终通过腹部小切口将这个9厘米的“ 麻烦包 ”完整取出。经过数小时奋战,手术顺利完成。
更让吐尔逊惊喜的是恢复速度。手术当天晚上他就能少量进食,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如今,吐尔逊恢复得越来越好,很快就能出院。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2025年陕西省职业健康职业技能 竞赛圆满举办
2025-09-05 -
new河北医大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通过国家PCCM规范化建设复评及专病评审
2025-09-05 -
09-052025
东台市人民医院成功为98岁高龄患者解除胆道顽疾
-
new四次“ 拆心重建 ”,湖南女孩在杭重生
2025-09-05
-
我的病人朋友——专访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米彦军
2023-03-06 -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室召开“内镜治疗及内镜技能指导”入基层科普宣传,手把手志愿帮扶线上会议
2022-09-13 -
无陪病房,让病友感受“家”的温暖
2022-09-13 -
好好记录平凡却闪着光的日子
2022-09-13 -
做完无痛胃肠镜,我就后悔了……
2022-09-13
-
赣医大一附院“ 白鹭文化健康促进新模式 ”项目获评2024年国家级健康促进医院优秀案例
2025-01-03 -
南华附二医院2024年 “ 5·12 ” 国际护士节暨第十三届护理文化节系列活动顺利启动
2024-03-13 -
在心脏骤停6次中完成急救和心梗支架植入 28分钟里创造生命奇迹
2024-03-15 -
广西医科大一附院成为国家卫健委“中英卫生人才发展平台”首批成员单位
2023-09-19 -
既挂牌又出征! 通用技术宝石花医疗辽阳辽化医院成为辽阳市宏伟区区域医联体牵头单位
2024-07-19 -
做完无痛胃肠镜,我就后悔了……
2022-09-13 -
兰州大学健康管理中心被评为全国“三级医院健康管理医学科共创共建单位”甘肃唯一合作单位
202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