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地方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地方风采/详情

免插管、无引流 !中国科大附一院将这项肺结节手术技术带到了舒城

时间:2025-09-08 15:06:26来源:医师报作者:方咏 方萍 阅读: 949

       近日,在中国科大附一院( 安徽省立医院 )胸外科主治医师张天赐指导下,舒城县人民医院成功实施首例“ 无管舒适化 ”超微创单孔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

d7d20183-00d6-4af5-ae9f-e88fb911f210.png

       58岁的李大叔( 化名 )术后无需留置任何管道,即刻自主下床活动,第二天就达到了出院标准。这项过往集中在大城市三甲医院的技术,如今正通过医联体帮扶惠及县域百姓,成为中国科大附一院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带动基层医疗技术能力提升的生动缩影。

技术突破:从“ 创伤煎熬 ”到“ 无管舒适 ”的革新

       传统肺结节手术需要气管插管麻醉并留置胸腔引流管,患者常面临咽喉损伤、引流管疼痛等困扰。而此次开展的新技术,通过四方面创新提升手术体验:

       1、“ 无管化 ”设计,减少术后束缚

       手术不再使用胸腔引流管、尿管等常规留置管道,患者术后呼吸自由、行动无束缚,从根本上解决管道牵制导致的疼痛与恐惧。

       2、“ 超微单孔 ”操作,降低手术创伤

       仅需一个约3厘米的微小切口就能完成手术,最大程度减少对胸壁肌肉与神经的损伤,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

       同时,伤口采用“ 减张缝合 ”技术,皮内缝合无需拆线,愈合后只留下极细的线痕,还会随时间逐渐淡化,特别适用于注重美观的患者。

       3、精简麻醉方案,提高安全保障

       采用单腔插管联合神经阻滞方案,减少麻醉药物用量,患者苏醒更快,恶心呕吐等副反应更轻微。

       4、多模镇痛干预,提升舒适程度

       通过切口局部阻滞、腔镜下肋间神经阻滞、个体化静脉镇痛药物组合及非药物干预等方式,使患者从术后到康复全过程的疼痛处于可控范围,提升了患者治疗体验。

       张天赐介绍,“ 无管舒适化 ”肺结节手术主要适用于常见的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自今年5月在中国科大附一院胸外科开展以来,已服务患者50余人次,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目前已吸引省内外众多患者慕名就诊。

        患者最快可在24小时内完成手术并出院,常规情况下术后1至2天即可达到出院标准,这不仅减轻了患者及家庭的时间成本,也提高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李大叔术后感慨:“ 以前总听说手术后要插各种管子,下床都难,没想到这次手术完就能走,一点不遭罪!”


责任编辑:李辉
本文为医师报/医师网经作者同意转载文章,任何机构和个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