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地方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地方风采/详情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麻醉科、胸外科联合开展 “ 无管化 ”技术

时间:2025-10-13 11:28:29来源:医师报作者:贾倩倩 韩珊珊  丁家宝 阅读: 2961

        近日,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麻醉科与胸外科梁华刚团队密切合作,已成功建立并规范化开展“Tubeless( 无管化 )单孔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的临床路径。这标志着此项国际前沿的微创技术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已从探索性尝试,步入标准化、常规化开展的新阶段,为众多肺结节患者提供了创伤更小、康复更快的最优选择。患者一致反映,术后嗓子疼、声音嘶哑、胸部切口疼痛等问题近乎消失,该项技术对于播音员、老师、音乐爱好者尤为意义重大。

从技术探索到规范建立

多学科协作的体系化升级

       Tubeless( 无管化 )技术,旨在摒弃传统胸腔镜手术中的气管插管、胸腔引流管及导尿管,是胸外科微创手术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极致融合。此前,该技术因对麻醉和外科操作水平要求极高,仅在少数医院作为探索性项目开展。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麻醉科与胸外科梁华刚团队经过前期深入的技术磨合与病例积累,共同制定了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Tubeless技术临床路径。该路径涵盖了严格的患者准入评估、围术期多学科评估流程、精准麻醉方案、标准手术操作以及阶梯式术后康复计划,确保每一位适合的患者都能安全、一致地享受到此项技术带来的获益。

麻醉科梁淑娟主任

       规范化意味着安全与质量的可控,我们不是在做一例孤立的“ 高精尖 ”手术,而是在构建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医疗服务新模式。

精准麻醉与微创外科的“ 标准对接 ”

       规范化的核心在于细节。在麻醉方面,团队确立了以“ 可视喉罩全身麻醉复合区域神经阻滞 ”为核心的标准麻醉方案。

       可视喉罩应用:标准化流程确保了喉罩通气的安全与有效,术中患者保留自主呼吸,显著减少了呼吸机导致的肺部并发症。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患者声带功能,尤其满足了主持人、教师等对嗓音有特殊需求人群的需要。

       精准神经阻滞: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迷走神经阻滞或椎旁神经阻滞等技术的标准化应用,为患者提供了术中及术后长效、稳定的镇痛,是实现术后无需引流管、早期下床活动的关键保障。 

d9012b04-3e9a-437d-8e6f-3b98f395cb85.png

       在外科方面,胸外科梁华刚团队将单孔胸腔镜技术与无管化理念无缝衔接,形成了标准化的手术操作流程,仅通过3厘米左右的微小切口,从组织分离、病变切除到创面处理,每一步都精益求精,确保手术在精准、高效的同时,将生理创伤降到最低。

快速康复从“ 结果 ”变为“ 可预期的流程 ”

       通过规范化路径的实施,患者的康复过程变得前所未有的顺畅与可预测。

      · 术后即刻:患者在手术室即可苏醒,能清晰交流,无明显咽喉不适。

      · 术后2小时内:在完善的镇痛保障下,即可按计划实现早期下床活动。

      · 术后48小时内:达到出院标准,实现“ 日间手术 ”或超短期住院,极大减少了医疗开支和家庭负担。


责任编辑:李辉
本文为医师报/医师网经作者同意转载文章,任何机构和个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