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行业动态/详情

【肺栓塞与肺血管疾病专场】跨越指南和临床实践的鸿沟

新版《中国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治疗与预防指南》制定的思考

时间:2017-09-24 20:16:02来源:未知作者:中日医院呼吸中心呼吸与危重医学科 万钧 翟振国 阅读: 127692

blob.png以肺栓塞(PTE)、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为主要临床表现静脉血栓栓塞症(VTE)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关注,国际指南陆续推出。近年来我国在VTE的防治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国际指南在国内实际运用方面尚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人群、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方面的差异,国际指南的推荐意见在指导我国临床实践时存在一定局限性;

☆国外指南中临床医生所关注的PTE、DVT或VTE诊疗问题与我国临床医生所关注的问题可能存在差异;

☆源自欧美国家指南的影像诊断技术和生物标记物的临床应用,以及在临床治疗领域的证据,从而制定的分型标准是否适于国人临床实践尚需进一步验证;

☆国际指南中推荐的治疗药物与我国医疗管理政策不完全相符,且相应的价格问题也限制了这些药物在临床的推广应用;

☆国际指南所纳入的证据绝大多数来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对我国本土的研究证据考虑不足。

基于此,为更好指导我国临床医师的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工作委员会基于当前的循证医学证据,在2001年《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的基础上制订了《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与预防指南》(简称《指南》)。

新版《指南》在制定过程中,本着尊重我国临床医师的固有习惯和思维方式,将内容分为概述(流行病学、危险因素)、诊断(疑诊、确诊、求因、危险分层)、治疗(抗凝、溶栓、介入、手术、特殊情况)、与预防(人群、策略、方案、剂量)四大部分;在每部分的安排上最大程度兼顾不同层次医师的需求,将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的普及与概括)与推荐意见(关键知识点的更新与强化)分别进行阐述。

新版《指南》符合我国临床医师的阅读习惯、突出临床使用的便利性,具有较高的实用性;组织架构完备,内容分布合理,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囊括了国际最新前沿,荟萃了我国研究成果与专家共识,具有较强的先进性。新版《指南》的发布与推广,必将为我国肺栓塞的诊断、治疗与预防提供符合我国特点的纲要性指导,成为我国医师处理肺栓塞临床工作的强有力助手。

blob.png

 

新版《指南》更新内容

★遵循国际指南标准:循证格式:证据等级、推荐级别;

★符合中国医生的诊断流程:疑诊、确诊、求因、危险分层;

★重视DVT的诊断价值:特定患者确诊DVT后可按照PTE处理;

★强调求因在PTE诊治中的价值:重视易栓症等因素;

★增加了直接口服抗凝药物在PTE治疗中的询证医学证据;

★强调半量溶栓方案(50mg rt-PA)价值:国人询证医学证据;

★系统阐述特殊情况PTE的诊治:妊娠、围手术期、肿瘤等;

★强调预防的重要性,尤其同时有血栓与出血风险的情况。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