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家“难治性癌痛规范化诊疗示范基地”蒂落天津 难治性癌痛规范化诊疗步入新轨道
9月23日,难治性癌痛规范化诊疗高峰论坛在天津市肿瘤医院召开,会上中国首家“难治性癌痛规范化诊疗示范基地”正式成立。成立仪式上,天津市肿瘤医院与江苏、浙江、河北、河南、云南、吉林、新疆、广东、黑龙江等16个省市医院签订基地共建合作意向书,今后将发挥示范基地引领作用,进一步开展资质审核及技术支持,逐步建立起各地的难治性癌痛规范化诊疗示范分基地,不断完善癌痛规范化诊疗网络建设。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王杰军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王杰军教授在致辞中介绍, “《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经过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CRPC)难治性癌痛学组几十次修改,5次专家研讨会终于在8月31正式发布了,今天会成立的‘难治性癌痛规范化诊疗示范基地’是进一步推动和落实这个共识的重要举措。”王教授表示,CRPC接下来计划组织出一本难治性疼痛诊疗学方的书,更好地推动我国难治性癌痛治疗发展。
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会长樊碧发教授
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会长樊碧发教授在致辞指出,“在肿瘤治疗过程中,难治性癌痛给肿瘤患者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是影响患者生存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控制好难治性癌痛就是把握住患者生命的最后一股力量,如何让这最后力量更长远值得我们去不断探索努力。
宜昌人福药业董事长李杰先生
宜昌人福药业董事长李杰先生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宜昌人福药业将与CRPC难治性疼痛学组、各位专家展开通力合作,大力推广、普及难治性疼痛的规范诊疗理念,建立多学科合作平台,联合多种治疗方式,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提供全程有效的管理方案、更优质的产品。
宜昌人福药业将CRPC、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等学术机构保持紧密合作、积极响应号召,为中国的难治性癌痛规范化治疗新进展贡献力量。
“难治性癌痛规范化诊疗示范基地”成立仪式上与会专家宣读“抗击难治性癌痛倡议”
学术会议报告环节,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难治性癌痛学组组长、天津市肿瘤医院疼痛科主任王昆教授“目前,临床上肿瘤患者往往在抗肿瘤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才被意识到其癌痛的存在,转入疼痛科接受治疗。而这个时间往往错过了癌痛治疗的最佳时间。癌痛的治疗应该贯穿在肿瘤治疗的整个过程。”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难治性癌痛学组组长王昆教授
王教授指出,我国约有60%以上的肿瘤患者合并中重度疼痛,由于疼痛诊疗缺乏统一标准、医护双方认识不足等原因,能够接受规范化镇痛治疗的患者仅为30%左右。难治性癌痛的镇痛治疗,对临床医生的困扰超过其他疼痛的总和,成为医患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
王教授介绍,天津市肿瘤医院作为全国首家难治性癌痛规范化诊疗示范基地,现已联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天津市宁河区医院、天津市滨海新区滨海人民医院、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全市首批5家基层医院,成立难治性癌痛规范化诊疗示范联合体。
未来计划建立难治性癌痛培训基地,培养专科医生;建立难治性癌痛专家组,陆续开展包括远程会诊形式的多学科会诊体系;明确规范双向转诊流程,使肿瘤患者诊疗途径更加便利,得到规范、全面的治疗,使癌痛缓解率提高,生存质量提高。为联合体医院提供同质化服务和标准诊疗规范,带动区域难治性癌痛规范化诊疗事业的发展,建设多学科合作的全国平台,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南京总医院疼痛医学中心主任金毅教授在会上从难治性癌痛的定义和诊断标准、病因和机制、评估、治疗原则和推荐意见四方面给解读共识。金教授强调,难治性癌痛需要全面、全程、动态评估。癌性神经病理性评估推荐使用ID pain 量表,DN4疼痛问卷可用于进一步明确诊断;骨转移性癌痛评估包括静息性持续疼痛和自发性疼痛、运动时诱发性疼痛。值得注意的骨转移诊断需要借助ECT及CT、MRI的检查和碱性磷酸酶等化验指标。
癌性爆发痛的确诊需要爆发痛全部满足以下3个条件:(1)存在基础疼痛(前一周中每日疼痛持续时间>12h);(2)在前一周的基础疼痛得到充分控制(疼痛强度为无或轻度);(3)患者存在短暂的疼痛加重。艾伯塔癌症爆发性疼痛工具推荐应用于爆发性疼痛的评估。
癌性内脏痛诊断需要符合以下特征:(影像学检查存在明确内脏组织肿瘤浸润及植物神经损伤;(2)疼痛定位模糊;(3)常表现为痉挛样疼痛、钝痛、绞痛、胀痛、牵拉痛、游走样疼痛等;(4)合并一定的功能障碍。目前仍无特性癌性疼痛评估样表应用评估癌性内脏痛。
难治性癌痛从切除疼痛来源、改变神经中枢对痛觉的感受、改变疼痛向中枢传导及阻断疼痛向中枢的传导路径四方面入手,联合药物、微创介入、心理社会支持控制疼痛。最后,金教授强调,不断评估和诊断,以便于短时间内调整治疗计划,及时寻求多学科诊治。
徐州市中心医院肿瘤内二科主任刘勇教授在报告中从难治性癌痛的药物治疗方面解读共识。刘教授介绍了难治性癌痛常用药物及给药途径。强阿片类要主要是难治性癌痛的基础用药(包括吗啡及其控缓剂型、羟考酮机器控缓释剂型、芬太尼贴剂及舒芬太尼、氢吗啡酮以及美沙酮)。应用时常需联合辅助镇痛药物多途径、多模式阵痛。
徐州市中心医院肿瘤内二科主任刘勇教授
刘教授在报告中着重讲解了阿片类药物耐受的治疗以及阿片类药物临床应用的预防和管理。药物要在重复使用导致药效降低,增加剂量或缩短给药间隔时间方可维持止痛效果是正常的药理反应。阿片药物使用出现耐药可通过:(1)增加药物剂量,防止阿片诱导敏化(OIH);(2)阿片类药物转化,芬太尼、氢吗啡酮、美沙酮等转换使用;(3)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拮抗剂应用,氯胺酮起始宜小剂量。
应对临床上阿片类药物存在的风险,应在治疗过程中重视评估,对既往有药物滥用史的患者应定制个性化镇痛治疗方案。低风险患者正常使用阿片类药物;中、高度风险者建议尽量遵循“去阿片化或尽量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的原则,采用阿片类药物联合其他方式治疗。
最后,刘教授介绍了临终性药物治疗。他指出镇静治疗是对包括难治性癌痛在内的终末期难治性症状的有效治疗措施。通常经过多学科综合姑息治疗仍不能充分控制的疼痛、预期生命在数小时或数天的患者(预期生存必须由2位临床医生做出判断)可采用镇静治疗。需注意,实施临终镇静前,应获得患者和(或)获得其代理人的知情同意。
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冯智英教授介绍了难治性癌痛的微创介入治疗。他指出当难治性癌痛药物治疗镇痛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治疗的不良反应时,微创介入治疗为难治性癌痛的治疗提供了有效治疗方案。当前常用的技术包括:(1)患者自控镇痛技术(PCA); (2)神经毁损术;(3)经皮椎体成形术;(4)放射性粒子植入术;(5)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微创介入治疗的选择需要结合患者病情及其意愿、医生的技术和现有设备等方面因素。
冯教授表示共识统一了镇痛泵技术、神经毁损术、经皮椎体成形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等治疗技术的规范化诊疗意见,为各学科提供临床实践的依据。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粤宁协作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正式启动 为宁夏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2025-05-08 -
05-082025
泰安市医师协会内分泌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2025年学术会议举行
-
new智能骨科技术实现高海拔常态化!西藏完成全国首例机器人辅助生物膝置换
2025-05-07 -
new龙南市超声质控中心成立
江西省赣州市超声专业质量控制中心质控培训班(河西片区)暨龙南市超声诊断专业质量控制中心成立大会顺利落幕
2025-04-26
-
龙南市超声质控中心成立
2025-04-26 -
“医呼百应 专家下基层” 中西医结合护航慢病防治
2025-04-19 -
兴国县超声质控中心成立
2025-04-21 -
“针”心“针”意除囊肿,锦旗感恩表深情
2025-04-14 -
APASL 2025北京盛会即将启幕,大会主席魏来教授带您看亮点
2025-03-25
-
2023年度医界好书评审结果公示
2024-03-07 -
我国发现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016-04-18 -
中期甲状腺癌也可以经口腔镜手术
2023-04-23 -
中国医师协会学术会务部招聘启事
2016-09-01 -
72% 坚守是他们的春节
2017-07-28 -
郑大附一院消化病院刘冰熔院长内镜治疗新技术受国际关注
2016-12-05 -
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四大变化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