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会议预告
当前位置:首页/ 会议/会议预告/详情

抗血小板治疗检测中国共识出台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不推荐常规检测血小板功能

时间:2016-07-13 10:38:22来源:未知作者:admin 阅读: 85511

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患者的标准治疗措施之一,但临床上,不同患者对抗血小板治疗的反应性存在差异。通过血小板功能检测可了解个体对抗血小板治疗的反应性,并据此调整治疗方案。近期,沈阳军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领衔的专家组制定了《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反应多样性临床检测和处理的中国专家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986)

 

治疗反应检测

 

根据该建议:

 

☆已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 不推荐阿司匹林治疗反应检测。与P2Y12抑制剂合用时,即使血小板功能检测提示阿司匹林治疗反应不佳,也不推荐增加阿司匹林剂量;

 

☆P2Y12抑制剂治疗反应监测对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意义较大,但不推荐常规使用,其适用人群为血栓高危患者(图1),推荐应用VerifyNow或VASP检测, 无条件时可采用光学比浊法,但需注意操作标准化;

 

☆未行PCI且经药物治疗病情已稳定的ACS患者或稳定性心绞痛行非复杂PCI者,不推荐常规血小板高反应性筛查;

 

☆不推荐常规CYP2C19基因型检测。PCI术后血栓高危、且计划调整P2Y12抑制剂治疗方案的患者,推荐行血小板功能检测,建议同时行CYP2C19基因型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调整

 

对于ACS接受PCI的患者, 氯吡格雷和新型P2Y12抑制剂(如替格瑞洛等)均为一线用药,在实际选择时应充分权衡血栓和出血风险。血栓风险较高且常规剂量氯吡格雷治疗呈低反应者, 建议首选新型P2Y12抑制剂;如因其他原因不能接受新型P2Y12抑制剂治疗者, 可根据血小板功能、CYP2C19基因型和临床特点增加氯吡格雷剂量;出血风险较高者,建议首选氯吡格雷。稳定性心绞痛接受非复杂PCI患者, 推荐首选氯吡格雷。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