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加强行业自律 促进医药协作
4月的北京,春光明媚。在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召开前夕,我们拜访了即将前往海南参会的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CAEFI)副会长、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执行总裁卓永清先生。 服务药企 搭建桥梁 “每季度都会在京、沪两地轮流召开会议,倾听企业负责人的诉求,与相关部门及协会、学会沟通。” 1951年出生的卓总,早年毕业于台湾大学,1977年加入台湾藤泽制药公司(后并入安斯泰来制药公司)。睿智勤奋的他,从医药代表做起,直至升任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1
2017-12-21 -
new 范先群:你眼里的笑意 我心中的动力
4月2日在东京召开的世界眼科大会上,一位来自中国上海的医生令人注目。 他戴着一副眼镜,斯文儒雅,说话时,嘴角不经意向上弯起,这个习惯性动作使他脸上总是挂着平易近人的微笑。而听完他对眼眶内窥镜手术导航系统的研究成果与手术经验的详细介绍后,现场所有同行都大为赞叹。 他曾担任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微笑服务大使”。对于微笑,他有独特见解:“当一名好医生,不仅是医生看到患者要笑,更重要的是医生凭着精湛医术治好患者的病,让患者看到医生时也能发自内心地微笑。” 他,就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
2017-12-21 -
new 医疗风险管理: 医疗系统永恒的挑战
目前我国医患纠纷风险居高不下。据统计,2013年全国共发生7万件医患纠纷事件,其中袭医事件超过2万件,造成医务人员伤亡的近500件。这些数据表明,医生已经成为极高风险职业,医务人员整体的职业心态和执业行为都会受到影响。 医疗的专业性、实践性太强,患者个体差异大,这在全世界都是相同的,但中国医疗机构在单位时间里接诊人数之多,在全球范围内是罕见的。这不仅让患者不满意,还容易造成医疗差错。因此,提高医务人员医疗风险意识,建立医患纠纷预防和处理机制,拓宽疏导渠道,成为各级各地政府和医疗机构关心的最重要问题,也是中
2017-12-21 -
刘振文:冲刺在肝移植的赛道上
在302医院肝移植之家的大厅里,每天都有一群移植术前和术后的患者簇拥着一位医生。这位医生目光炯炯有神,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细心地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他亲切的语调、和蔼的笑容,就像阳光温暖着每个患者的心。他,就是在肝脏移植界享有盛名的302医院肝移植研究中心主任刘振文。截至目前,他已独立完成肝移植手术1000余例,手术成功率、术后长期存活率均居全国领先地位。 创造手术成功率100%的奇迹 “无论经历多少风浪,都不能削减我对肝移植事业的热爱。” 2005年,302医院决定依托刚刚组建不长时间的肝胆外科,向
2017-12-15 -
核医学分会: 民主团结的和谐医师之家
我国核医学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50余年间,在几代核医学人的努力下,核医学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不可回避的问题。我国核医学队伍相对较小,从业人员7000余名,其中医师不足3000名;随着SPECT/CT和PET/CT新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亟待培养新型的具有综合影像学知识的人才。与此同时,在我国,制约核医学发展的一大要因是政府尚未将PET/CT检查纳入医保,导致这一先进分子影像技术在临床应用上受到诸多限制。 2011年,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成立,第一代“掌门人”屈婉莹立志于加强核医学学
2017-12-15 -
叶京英:多学科是睡眠医学的灵魂
这天下午3点,当医师报记者来到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时,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叶京英教授正在为患者实施手术。
2017-12-14 -
陶白江:烧伤患者的生命“守护神”
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他30多年如一日,在烧伤外科领域潜心研究,追求卓越。 为解除烧烫伤患者病痛,他30多年如一日,勇攀高峰,妙手回春。 为发展军队的医学事业,他30多年如一日,勇于创新,无私奉献。 他,就是解放军烧伤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第二炮兵总医院(以下简称“二炮总医院”)烧伤外科主任陶白江。 当医生就是要敢为人先 创造奇迹 “大批特重型烧伤在国内是罕见的,如不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大多会因重度休克而死亡。” 从医30多年来,陶白江与烧伤医学紧紧连在一起。为解除患者病痛,实现自身价值,陶白
2017-12-14 -
肿瘤内科: 唱响多学科综合治疗主旋律
在临床肿瘤学发展过程中,每一种治疗手段的建立、每一次治疗技术的进步,都基于人类对恶性肿瘤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均有赖于相关学科的发展。19世纪中叶,基于显微镜技术,肿瘤被认为是“局部细胞恶变”导致的一类疾病,外科手术切除成为主要治疗手段。20世纪初,随着放射线和放射性核素的发现,肿瘤放射治疗得以出现。1946年,美国医生Gilman和Philips在《Science》上发表应用氮芥治疗淋巴瘤的结果,标志着近代肿瘤内科治疗的开端。 随着对肿瘤病理生物学行为认识的深入、治疗手段的创新和改进,肿瘤治疗理念、模式及
2017-12-14 -
马丁:临床基础并行 破解妇科肿瘤难题
温文尔雅,面带微笑,目光执着而有神,认定目标,就孜孜以求永不言弃,这就是马丁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主任。这位生于春城昆明的医者,对祖国、对患者、对学生有着春天一般的热情与赤诚,从医从教30余年来,他用自己的人生实践深刻地诠释着“祖国至上,患者至上,学生至上”的理想。 肿瘤基础研究 屡获国家科技大奖 2013年,马丁教授发表在《自然遗传学》上的论文,影响因子高达35.8,阐述了将来只需要进行染色体筛查就能圈定高危人群,可能会彻底改变宫颈癌的预防模式。 1992年,马丁教授终于如愿来到
2017-12-13 -
张笋:白求恩式的好军医
“患者以生命相托,要对得起这份责任。”眼前这位言语铿锵的医生就是张笋,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千千万万医务工作者中的普通一员,然而一系列的数字让我们不得不开始注视,甚至仰视这位看似平凡的女医生,并不由自主地惊异于她平凡中的伟大:从医17年,没受到一次投诉,没出过一次差错,更没收过一次红包,53个红手印见证她的高尚医德;先后发表SCI论文8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8项,用高超医术为160多名疑难杂症患者解除病痛;在罹患癌症之时,缴纳1.1万元特殊党费扶贫助困,并决定将有用器官捐献出来…… “建功沙场
2017-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