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方圻:轻视临床的人不配当医生
1956年,吴英恺创建阜外医院,高瞻远瞩地将阜外医院定位在当时还很新的心血管病研究上。同年,方圻等一批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心组教授调往阜外医院,为中国第一家心血管病专科医院的创立做出了贡献,阜外医院介入导管室至今仍把方圻、胡旭东视为科室创始人。心电图技术最早也是由吴英恺院长和当时的心内科主任方圻引进阜外医院 。 在阜外医院短暂工作后,方圻回到了北
2017-07-26 -
new 帮学生系好人生的每一颗扣子
总书记说过:“和同学们一块来聊一聊,怎样系好人生的第一个扣子和一系列扣子。”这每一个“扣子”,都是我们人生中所要经历的重要节点,这也是对于教育最终的高度概括。 医学教育立德树人 教学、教育看似相近,但仔细推敲不尽相同。教育的内涵更全面而深刻,当把教育拆开来看时,可以解读为教学和育人。教与学的相辅相成其根本是授业解惑,要以学高为师;
2017-07-24 -
new 黄宛:我从不讲我没弄懂的东西
芝加哥Michacl Reese研究所的档案记录中,明确将心导管术的发展过程分为“黄宛之前”和“黄宛之后”两个阶段。 在北京协和医院,黄宛(1918-2010)从修一台使用了30年已显龙钟之态的心电图机开始,坚持了60年。出版了6个版次印数达百万余册的心内科医生公认的心电图“圣经”——《临床心电图学》。 在但任阜外医院心内科主任期间,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首次提出“多发性
2017-07-24 -
绘画让我遇见更好的自己
神内专家卢家红
2017-07-20 -
热血难凉
“尊敬的乘客,您好!8号车厢有一位乘客忽感不适,因本次车厢无配备医务人员,希望有从事医务工作的乘客可以到8号车厢帮助诊断与治疗,谢谢……尊敬的乘客,您好!8号车厢……”没过半刻钟,有两名中年男子从其他车厢匆匆赶来,患者的身边围满了人,倒水的,观望的,看热闹的,车厢里人头攒动,然而最耀眼的无疑是那两个中年男人——医生。如果当时我不是身处8号
2017-07-20 -
07-202017
李连达院士呼吁: 警惕“救100个病人不如发1篇论文”悲剧
近日,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李连达院士在长春举行的中国科协年会上呼吁,医生的首要职责是治病救人,要警惕“做1000台手术和救100个病人不如发1篇论文”现象。 目前,部分医院过度强调科研评价体系,过度重视建设科研型医院,过度提倡医生成为科研型医生,导致出现一些临床水平不高甚至不会治病的医学博士和专家。对此,李连达院士指出,一些医院目前唯论文、唯
-
相约2049 聆听你们奋斗的记忆
南方医科大学校长 余艳红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现在到2049年的30多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全面实现的决定性阶段,这也是你们的人生最年富力强、最有创造力、最能干事创业的黄金30年,你们这一代青年的人生和命运注
2017-07-20 -
吴英恺:精神力量写就传奇一生
吴英恺的一生就是一个传奇。 1933年,吴英恺从小河沿医学院毕业后,到北京协和医院实习不到3个月,还在试工期内,体检时发现肺部有活动性肺结核。本应停止工籍, 但主任怕失去一棵好苗子,就把他送去休养。 病好后,吴英恺选择重返北京协和医院。他在工作上从吃力到胜任, 最后以出色的评定被选中成为唯一的外科研究生。1940年,吴英恺30岁时,做了我国第一例食管癌切
2017-07-19 -
每年一个亿 支持有想法的医生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市场竞争越来越趋向人才的竞争,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医院发展的关键。 人才培养体系: 在线培训+在位服务 对于华西来说,以呼吸学科为例,想要发展壮大,就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目前呼吸学科的建设分为两个体系,一是在线培训,建立了远程网络医院,医生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培训和会诊等工作,由于西部地域宽广,某些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网
2017-07-19 -
吴晓明:姑息治疗理念践行者
虽然见惯了生死,吴晓明依旧会为患者难过。
2017-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