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行业动态/详情

医疗剧热 黄金之路还是错误之路?

时间:2014-07-31 10:53:52来源:未知作者:张雨 阅读: 63391

blob.png

编者按:近来,一部又一部的医疗剧相继占据各大卫视的黄金档。与此同时,一份由2012名医生参与的网络调查显示,急救知识被医疗剧“误伤”得最为严重。74.6%的受访医生在医疗剧中发现过急救知识错误,而美剧的这一比例仅为2.6%。150多名医生参加了另外一项类似的调查,一半人认为,国产医疗剧中出现的急救错误“误导观众,无法容忍”。一方面是社会呈现医疗剧热,另一方面则是医生提出的质疑,医疗剧当何去何从?

医疗剧  下一个“抗日神剧”

▲ 解放军第181医院  罗志华

近年来,医疗类电视剧逐渐增多,演员们清新靓丽的形象、医院里复杂的男女和医患关系,再加上医疗本就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种种因素都决定了医疗剧具有潜在众多的观众,并且有望成为下一个影视富矿。

然而,与医疗剧的光明前景相比,剧中太多的医学错误,显然已成一块短板。脊椎受伤患者和心脏病患者随意搬动、心肺复苏瞎糊弄一番、外伤性失忆总是奇迹般地恢复等,在医疗剧中屡见不鲜。调查显示,79.4%的医生认为国产剧医学错误多,而美剧的这一比例仅为2.6%,可见医学错误在国产医疗剧中已成泛滥之势。

假如医疗剧中的医学知识是正确的,观众就可从中得到常识教育,反之,则会拉低观众的健康素养,让他们丧失自救互救能力,或者形成对医疗领域错误的认识。电视已是民众生活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所传播的医学知识影响深远。正因为如此,一些国家对医疗剧要求严格,比如美国要求在医疗剧编剧团队背后,要有以专业医师队伍为核心的智囊团,在拍摄手术场景前,必须经过相关医疗机构的审核和培训等。

而在国内,医疗剧的医学专业水准如何保障,多出于剧组的自觉。一些剧组为减少投入,根本不聘请医学顾问,或者不听他们的意见,不遵循医疗常规去拍摄等。并且,为追求离奇剧情,医疗剧组有故意曲解医学常识的冲动,就像“抗日神剧”违反常规追求雷人剧情一样。

可见,要想医疗剧不走“抗日神剧”的老路,就应该加强监管和规范,比如在审片环节加入医学常识审查、要求剧组必须配有医学顾问等。只有将跌宕剧情和医学常规结合在一起,在保证好看的同时确保不误导,医疗剧才能把握好机遇,生产出更多贴近生活的好作品。

不能以“看热闹”的心态做医疗剧

▲ 本报记者  张雨

近年来,随着医患关系的尖锐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有关医疗题材的电视剧集有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虽然不少医疗剧也在反映医务人员的疾苦、医患矛盾等问题,但医务人员更多地还是从专业角度出发,对其中的众多专业错误颇为不满。

医疗剧中的错误的确比比皆是,白大褂似风衣、拿着胸片说腹部有问题、抱着骨折患者到处跑等等。在医疗剧中,医疗部分的戏份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噱头,而剧中的人物关系、三角恋、权势争夺等似乎才是剧集的重点。

因此,这一类的医疗剧总给人一种披着医疗剧外衣的都市情感剧的感觉。今天医疗是热点,便将故事放在医院,明天倘若金融是热点,那么同样的故事放在证券交易所一定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无独有偶,不仅仅只是医生吐槽医疗剧,历史专业的专家同样很少看历史剧,因为在他们看来,错误简直不可原谅。“史上最强历史老师”袁腾飞曾吐槽,曾在一部宋朝背景的电视剧中看到一位大官的家中以唐三彩作为摆件,而事实上唐三彩为冥器,是陪葬之物。

由此看来,医疗剧集的“不讲究”并不仅仅是自己的问题,在笔者看来,我国整个电视剧制作环境以及整个收视环境共同造成了这种尴尬的局面。电视台唯收视率论英雄,一旦发现热点,众多制作公司便趋之若鹜;所谓的审查大多是走个过场而已,没有反动思想、没有暴露镜头便可通过;不少看电视的大爷大妈不看细节,只看热闹。

对此我们不妨好好学习一下美国甚至韩国的电视剧制作及审查模式。专业的编剧团队由多领域人士构成,制作过程以精益求精为原则,而非粗制滥造,仅以经济利益为目的;审核过程中由所涉及领域人士参与。

医生的吐槽并非“闲得没事”,他们只是希望医疗剧能更加规范些。而我国电视剧产业的发展恰恰需要这些吐槽挑刺的人。

医疗剧须有专业评审

▲ 河南  王琦

电视剧的影响是广泛的,潜移默化之中引导了观众,因此医疗剧应重视医学的专业性,正视电视媒体的传媒作用,传递知识才是传媒出现的最初、也是最重要的意义,其次才是娱乐。

美国一名6岁小女孩成功帮助妈妈接生并护理小宝宝,正是源于她是一名医疗题材电视剧的“脑残粉”,这与美医疗剧的低错误率不无关系。医疗剧是一个特殊的剧种,它的“雷点”不像鬼子剧、历史剧一样,伤害只在文化表面,医疗剧很可能误导伤害人们的生活,它和假医书等没有本质的区别。

虽说电视剧只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不能过于较真,但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可适当修饰,却不能有悖于生活。医疗剧不能只有艺术没有常识,因为它不只是一场娱乐盛宴,更应成为一次科普专题。

编剧并非专业人士,但应聘请和接受专业人士的指导,相关医疗方面大到抢救,小到衣着,事无巨细都应听从专业人士的意见,不能因为剧情违背专业。从《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到《心术》,10年来医疗剧的专业性在提升,但是我们需要更多的提升,从洗手到急救常识,都应经得起专业的质疑。

我国的影视剧若想走向世界,就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只有保证细节与品质,才是经得起推敲的经典作品,才能受到人们的喜爱。否则对于国产“雷剧”的吐槽不会停止。

blob.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