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住/专培
当前位置:首页/ 医学教育/住/专培/详情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培工作报道 地理“偏远”挡不住住培工作的快步伐

时间:2017-12-28 12:51:50来源:未知作者:宗俊琳 阅读: 196053

导语:“贺老师,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您是一把金钥匙,为我们打开知识的大门;您是一名辛勤的园丁,用自己的汗水浇灌祖国的花朵您是一把扫帚,默默无闻地扫去我们心田上的灰尘……

这是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内医大附院”)2015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学员张晶玉曾经写下的一段动情的住培笔记,后来收录于《住院医师心中好老师》一书中。

也许,地理上,内蒙古稍显偏远,经济上,略欠发达,但住培工作,附院确是紧跟全国步伐,与时俱进。


blob.png

住培基地培训现场


住培故事

 

还有很多老师的奉献和感动没有被写下来

内医大附院呼吸科的住培教师贺岚,善良、美丽、吃苦、敬业、奉献青春她从不吝啬休息时间、一点一滴教会了刚来不久的张晶玉应用电脑病历管理系统,一步一步带领张晶玉熟悉科室布局设置,一次一次修正张晶玉的问诊和查体,她把科室当成自己的家,也让张晶玉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科室如家的温暖与归宿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的深入,张晶玉看见了贺老师经常接触令人望而生畏的患者痰液,看见了贺老师查房时仔细观察痰液性状、及时准确判断病情变化,看见了贺老师常常对住培学生们念叨的面对患者的生命永远需要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还看见了她几次三番退回患者的红包的诚意,更看见了她日复一日在深夜灯下为学员们修改病历和医嘱的身影……

“其实,我所做的,也是我们医院很多科室言传身教、延续下来的相同的优良传统。我向我的领导、老师学习,我的住培学员们就会同样如此学习了。”当医师报记者来到附院住培基地,亲自采访贺老师时,她却有点羞涩内敛,也是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和总是带着微笑清瘦面庞,只是显得更加朴实而谦卑,“我觉得我并没有做出什么特别出色的成绩,在临床上比我辛苦、付出更多的老师们,比比皆是!还有很多老师们的奉献和感动,没有被写下来。”

她说,教学是相长的,我也要感谢我的学员们,他们帮我分担了很多临床工作,也是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无形地督促着我不停地学习、提高自己,唯如此才能对得住他们叫我一声“老师”。

 

blob.png 

带教现场

 

在附院的住培基地,一路探访下来,记者才切实体会到贺岚老师言简意赅的背后所饱含的附院近60年的厚重的教学传统和很多科室带教老师们的无私心血。

 

儿科住培:高风险、高压力锻造中收获自信和温暖

在附院,儿科也是一个人员紧缺、事务相当繁重的科室,但是科室的住培工作仍然严格遵照着全院的“一对一”导师制度,制定了很多培训细则。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尚无儿童医院,附院儿科是内蒙古自治区儿科专业划分最全面、最细的学科,包括呼吸、神经、消化、肾脏、血液等11个专业,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儿科系统中规模最大的集临床、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自治区临床医学重点学科,2014年获批内蒙古自治区住院医师培训基地,承担起儿科住院医师3年的规范化培训任务。“每位新来的学员都有一个隆重的欢迎仪式。”现任儿科主任王继春“但儿科的高风险、高压力、高负担,常常使得一些学员不由自主地产生畏难情绪。”

为此,主任组织大家开展座谈会、心理疏导等活动,引导学员和老师们畅所欲言、倾心交谈,帮助学员尽快适应儿科工作压力的同时,逐渐树立起临床工作的信心。

“儿科不仅要锻炼临床技术,更需要讲究沟通艺术。孩子小,家长最容易着急上火,态度可能不好,甚至在治疗过程中对医生产生质疑。”在这方面王继春主任已经见证了很多学员的转变和成长过程。“目前,14级规培学员中,凡是坚守下来的,俨然都是临床大夫了。”谈及此处,的自豪和喜悦溢于言表。

还记得,曾经有些学员害怕与家长沟通病情,因为有些儿科疾病的治疗方式,常常伴随着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可怕”的并发症。一开始,学员们往往拿不准这些并发症到底存在多大可能性,更不敢和家长随便沟通。通过培训,他们掌握了更多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慢慢地,有了拿捏的艺术,和家长的沟通也越来越自信了,而家长也越来越信任他们。

“医患和谐,正是从这样的自信和信任中构建起来的!”王继春主任说“儿科住培要求学员们充分参与临床一线的工作,每位学员分管5张床位,在工作中巩固加强理论基础。他们很辛苦,尤其在儿科季节性高发疾病时期,不少学员会遭遇流感等疾病传染,加之远离家乡和父母,我们在生活上也尽量关心他们,比如免费在科室输液。

边谦是儿科15级住培学员。在之前的工作单位和儿科岗位上,他一直没有清晰完整的诊疗思路,自从跟随王主任出门诊,收获了不少。“王主任出门诊有3个特点——下班特别晚,出门诊时间特别长,每个病人的问诊特别仔细,而且她的讲解也特别细致。我感觉每一次跟诊、每一名患者的问诊,我都从王主任那里学到了一类疾病的全面认识,很多层面的诊疗思路,启发了很多思考。”说到这里,边谦滔滔不绝,有点关不住话匣子了。

而每天的午饭,如今也成了边谦心头一抹温暖的回忆。因为一线工作繁忙,加之食堂离病房比较远,边谦常常顾不上吃午饭,可他似乎也从没为午饭发过愁,因为每天都有一套自己喜欢的外卖送到手边。

一天又一天,直到几个月后,边谦无意中得知,原来自己每天的午饭都是当班的儿科医生们用自己的钱专门给学员们订购的、适合每个人喜爱的口味的外卖。这样的午饭,早已是儿科住培工作的一套传统。不由地感慨道,“在儿科呆得越久,越能感受到这里就像一个大家庭。”

 

blob.png 

模拟教学

 

全科住培:“严苛”而“温暖”的记忆

“小胡,匆匆道别,也没来得及好好和你聊聊天,但不管你以后是去大医院工作、还是下基层,我希望你都能认认真真地做一名好大夫!”

至今,15级全科住培学员胡宝强的手机里一直珍藏着这条短信,这是他的全科住培带教老师王欣在他出科时匆匆又关切的叮嘱。

恰似这条短信的严苛提醒和温暖道别的温度,胡宝强对全科住培的记忆,亦是“严苛”而“温暖”。

记得刚开始跟王欣老师的门诊,胡宝强记录病史,本以为记录的内容很好,心满意足地交上了“作业”。不料,再见到老师时,返回到手中的病历本内容已经被修改得面目全非。当时,胡宝强心里还有点打鼓——改成这样,一点都不考虑一下我的个人感受吗?

王欣老师似乎看出了他的那点小心思,拿着本子,一点一点地给他讲解起来。“那天,我确实接收到了很多的临床经验和诊疗思路。她把我带进了这扇门……”胡宝强明显地感受到自己的提升和进步,虽然只是一次受教,虽然时间非常短暂。“这也许就是言传身教的力量吧!”扬起脸说这句话时,胡宝强显得格外灿烂。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会非常关注学生们的偏好和擅长,他更喜欢什么科室、更适合什么岗位、有没有进一步深造的想法、对科研是否感兴趣,我们都会因材施教、尽心帮助。”全科住培教师李晶告诉医师报记者。

这样的了解,不仅来自带教过程,更是日常的亲密交往和用心观察。一起吃午饭,一起谈谈心,一起讨论喜欢的话题,一起感受临床工作的滋味,一起分享生活的喜忧苦乐。

“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早已成为全科住培工作的传统。

 

全院住培概况

 

60年建院史  2014年获批国家首批规培基地

“1958年建院,我院已有近60年发展历史。而住培工作在中国还是个新事物,附院如何与住培工作与时俱进,我们也在进一步摸索和尝试。如果将它放进历史长河中来看,落实好住培工作,对于未来,是件很重要的事情。”赵建民副院长郑重地说道。

他介绍,附院于2014年11月被正式批准为国家首批有资质的规培基地,目前开放32个规培专业。根据国家及自治区的统一部署,自2015年3月开始面向社会招收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

目前,附院已有2014--2017四个年度、共计460名学员在培。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面试,纪检部门对全过程进行监督。招录工作优先考虑紧缺专业,比如全科、儿科、妇产科、基层医疗机构选派人员和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选派人员,并优先对紧缺专业根据学员意愿进行优先调剂。

 

blob.png 

学员考核现场

 

最大限度保障学员生活和带教师资的激励

根据国家及自治区经费拨付情况,附院适时调整学员生活补助水平,目前,规培生生活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2500元。同时,为社会学员发放基本工资,标准参照本院同等条件职工,3年内人均月工资1800元。按照学员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情况发放与本院职工相同的夜班费、误餐费等补贴;同时正在积极同相关部门协商办理社会学员的社会保险。

另外,基地免费为学员提供附院条件最好的住宿环境,最大限度为学员提供生活保障。

为了提高带教老师的积极性,附院制定了一系列带教师资待遇和激励制度。譬如,将规培带教列入教学任务考核内容,在职称聘任、员工考核过程中给与体现。同时,根据国家及自治区经费拨付情况,发放讲课费、带教费,设置“优秀规培基地”、“优秀规培带教老师”和“优秀规培生”等专项奖励,全员重视规培工作,有效保证培训效果。

 

“一对一”导师制度  注重因材施教

记者走访下来,发现附院的各科室住培工作都遵照“一对一”导师制度,并注重根据不同层面的学员的特点制定适宜的培养计划,因材施教,切实关心学员的生活和成长。全院住培工作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导师制度》的推广中逐步得到落实。

在师资培训方面,附院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保证了所有带教老师高质量的培训上岗。2017年年初,成功举办了自治区首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班”,并在自治区卫计委的大力支持下,承办了自治区首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专业师资培训班,特邀来自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和北京协和医院等单位的10余位国内知名急诊专业专家、教授进行授课,取得很好的反响。

同时,依据质量评价体系的要求对各个环节的带教行为进行评价,包括教学专家的督导,带教老师的互评及学员评价等内容,全方位的规范教学活动。

 

对话

 

按照各地区的特点制定毕业通过率标准

医师报:10月份,我院进行了首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工作。您说,没有许多经验可以借鉴,只能以更加严格的要求来规范培训及过程考核,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请您谈谈住培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的规划。

赵建民副院长:目前,全科医学科功能不够完善,协同单位的管理力度不强,激励手段、师资培训力度和评价沟通体系都有待加强。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加强。

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应提升培训质量,加强过程考核、做好结业考核准备,各级考核是检验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为了达到同质化培训的目的,必须统一考核标准。下一步要按照自治区卫计委的要求使用统一的考核软件,进一步规范考核过程。

但内蒙古自治区的住培学员基础水平和师资力量与其他发达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建立全国统一的通过率标准有失合理。建议按照各地区的特点,制定毕业通过率标准。

 

地域差异大,全科住培需提高综合能力

医师报:教育部和国家卫计委已经提出,至2020年我国要培养全科医生30万名以上,主要针对基层卫生的常见病、慢性病的防控和诊疗。目前,我院的全科住培工作有哪些进展?

全科住培基地主任席建军院的全科医学科,前身为老年病科,成立于19878月,是集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干部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并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全科医生在附院的规范化培训基地,沉淀了30多年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等工作内容的发展。

在培养过程中,根据学员层次制定个体化培养方案,根据学员的基础水平细化培养目标及要求,同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岗的全科医师定期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帮助其提高全科医疗服务水平。指导周边基层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工作并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协助完成全科住院医师的培养工作,使其回归岗位后能更好胜任本职工作,做好全民健康的守门人。

全科医学除了教授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之外,应在教学中对预防医学、社区医学及流行病学等内容进行重点讲授。对于涉及临床知识和技能实践的教学内容,则应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结合临床病例所进行的讲授——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鉴于我省地域广阔、经济发展不平衡,直接影响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导致其存在明显地域特点,例如经济发达地区、城区患者需求、就医习惯、生活习惯、药品种类等不同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牧区。因而统一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需要提高综合能力。

例如,我院直管的光明路社区医院(基层实践基地)基础较薄弱,虽面向的社区居民约有78万人口,但主要工作内容以临床诊疗、疾病预防、公共卫生为主,慢病管理等职能发挥欠缺,故在培养过程中通过我院临床基地指导基层基地实践教学,提高其职能水平,尽早、较全面地发挥其守门人职能。

 

blob.png 

优秀学员表彰

 

以实践为主  参与研究生开题报告和论文答辩

医师报:儿科一直是人员紧缺的科室,我院在住培工作中,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来有效推进?

儿科住培基地主任王继春目前,我院儿科学员34名,是目前自治区最大、招收学员最多的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在学员的培训方面,严格执行《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坚持理论联系实践,以实践为主的培训原则,每位学员分管5张床位,参与临床一线的工作,在工作中巩固及加强理论基础。

定期进行教学查房、小讲座使其进一步掌握儿科系统知识,了解儿科专业的新进展。

定期组织疑难病例讨论,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及单独处理疑难危重病例的能力。

参与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会及论文答辩,提升科研水平。定期组织学员进行文献的查阅,提高其查阅文献的能力。同时,定期规定英文文献的阅读以提高其医学英语的能力。

近年来,儿科的住陪工作受到了上级的好评,2016年,儿科基地被学院评为优秀规培基地,其中,一名教师和一名学员分别被授予自治区级优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老师优秀学员的称号。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 03-072019

    住培万事俱全 科主任亲临亲为是关键!

    自2015年皮肤科开始在全国范围实施住院医师规培开始,每年约有900~1000位医学院校毕业生进入为期三年的皮肤科住院医师规培。

  • new输血人培训——打造“三级跳”上下联动的输血医学新模式

    “输血人临床技术精进班”是由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和湖南省输血协会主办,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湖南省血液中心、长沙市中心医院和湘潭市中心医院协办,已于2016年6月、12月和2017年8月、12月,共举办了四期,每期学习时间为10-12天,既有系统的理论授课,也有“有的放矢”的实验教学,培训学员反应良好,深受青年人和基层医院的欢迎。

    2018-07-10
  • new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住培报道 站在蒙医学传承与发展的高度开展住培

    导语:“为了弘扬蒙医学,医院自掏腰包培养国家定额之外的、其他更多地区的蒙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学员。”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以下简称“国际蒙医院”)特木其乐副院长由衷感叹,“乌兰院长真正地站在了蒙医学传承与发展的高度开展住培工作,也获得了国家的支持和赞许!” 这个祖祖辈辈生活在马背上的古老民族,历经了漫长的历史,广袤的蒙古高原,地高天远,游牧、狩猎、长期征战,塑造出原始而朴素的蒙医知识,用石针、放血、热敷、整骨等自然疗法守护着生命,造就出一腔热血、一生清白、厚德精医、妙手施救的蒙医医生,

    2017-12-28
  • new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培工作报道 地理“偏远”挡不住住培工作的快步伐

    导语:“贺老师,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您是一把金钥匙,为我们打开知识的大门;您是一名辛勤的园丁,用自己的汗水浇灌祖国的花朵;您是一把扫帚,默默无闻地扫去我们心田上的灰尘……” 这是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内医大附院”)2015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学员张晶玉曾经写下的一段动情的住培笔记,后来收录于《住院医师心中好老师》一书中。 也许,地理上,内蒙古稍显偏远,经济上,略欠发达,但住培工作,附院确是紧跟全国步伐,与时俱进。

    2017-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