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报道|首批PCCM科室规范化建设认定单位揭晓
医师报讯(记者 陈惠)“6月21日晚的开幕上,揭晓了首批PCCM科室规范化建设认定单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是推动呼吸与危重症专科建设中关于科室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从部门建制、设施建制、人员建制、业务建制、管理建制、人才建设等方面设立学科建设标准,为医疗业务开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平台。”王辰院士指出。
据介绍,从2017年11月开始筹备到今天,历经了六轮的筹备会议,项目启动,制定三级医院颁奖环节,二级医院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标准,组织示范基地参访,医院科室根据示范基地所见所学并参照建设标准进行自筹自建后提交认定申请,项目组组织专家委员会委员进行实地认定,将PCCM科规范化建设项目落到实处。
我们不仅是PCCM体系的见证者,更是开创者。
三级医院——示范单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中日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三级医院——优秀单位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河南省人民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深圳市人民医院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二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北京医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贵州省人民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三级医院——达标单位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
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沧州市中心医院
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
湖北省汉川市人民医院
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
南京市第一医院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阳泉煤业(集团)总医院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江油市九〇三医院
天津市北辰医院
玉溪市人民医院
三级医院——培育单位
河北省胸科医院
山东省立医院西院
四川省绵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省西充县人民医院
四川省什邡市人民医院
四川省都江堰市中医医院
二级医院——颁证单位
示范单位:
山东省潍坊呼吸病医院
优秀单位:
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
安徽省全椒县人民医院
河南省巩义市人民医院
达标单位: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医院
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
辽宁省大连市辽渔医院
山东省微山县人民医院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中医医院培育单位:
广东省东莞市清溪医院
中铁十七局集团中心医院
四川省建筑医院
700家医院参访PCCM科室规范化示范基地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所院长陈荣昌教授在开幕式上对呼吸与危重症学科规范化建设阶段性工作进行了汇报。他介绍,至今为止,已组织700家医院进行示范基地参访;正式启动了全国PCCM科规范化建设项目;发布了PCCM科规范化建设标准;完成了第一阶段实地认证,并得到了全国各地医院呼吸学科的积极响应。
针对下一步工作计划,陈教授介绍,将根据前期工作情况,召开参评专家工作交流会,听取大家对评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理顺审核流程,完善标准;并在7月份启动下一阶段实地认定。
陈教授强调,呼吸与危重症学科规范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部门建制、设施建制、人员建制、业务建制、管理建制、人才建设等方面设立学科建设标准为医疗业务开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院长孙德俊教授:
呼吸学科文化建设:文化兴 科室兴 学科兴
作为PCCM科室规范化建设认定单位的现场评审专家,参与其中,让我感触颇深。我们的整个评审流程主要包括医院汇报建设情况和评审专家实地考察,在结束后将医院建设的亮点与不足反馈给医院。在对吉大一院和二院的考察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医院对PCCM科室规范化建设非常重视,并规范按照PCCM标准进行建设。但要进一步推进PCCM科室规范化建设还需医院院长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只有院长给了足够的重视,对呼吸学科有了充分而深刻的理解,呼吸学科才能建设的更好更快。
PCCM科室规范化建设旨在解决非同质化问题,这只是王辰院士提出的“三驾马车”的平台建设。人才是三驾马车的重中之重。事实上,完整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应包含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PCCM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教育范畴,是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走向专业化精英培养之路。在行业方面,我们要做好PCCM专科医联体建设工作,这样就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优质资源碎片化问题,实现远程会诊远程教育,双向转诊和多中心研究,逐步形成分级诊疗就诊新模式。
需要强调的是,要建设好PCCM学科,科室文化至关重要。王辰院士曾提到,文化的作用就是能够形成并保持一种扶正驱邪的价值取向、精神氛围、人文生态。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对此,我非常认同,呼吸学科要发展,一定要重视呼吸学科文化的建设,文化兴,则科室兴,则学科兴。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其昌教授:
坚持 坚持 再坚持 PCCM一定会更好
两周前,我到广州、深圳参与PCCM科室规范化建设项目的评估,收获良多。2005年,王辰院士作为首届全国呼吸医师协会会长提出将呼吸内科改名RlCU,并根据当时全国呼吸内科的现状,提出PCCM学科建设的规范化。这么多年来,王院士迎着困境坚持坚持再坚持,换来了今天的PCCM科建设的初战告捷。
我所在的医院因为王院士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院领导甚至省卫健委领导对PCCM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是保证今后快速发展PCCM科的关键一环,我相信在王院士的带领下,福建的PCCM专培基地一定会持续发展,全国的PCCM一定会更好的发展。我为能够靠近王院士这位历史的巨人而骄傲激动,今后我将一如既往为福建的PCCM科建设奉上全部力量。
三级医院PCCM规范化建设和评定标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梁宗安
为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切实满足广大患者治疗需求,落实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下,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全国呼吸专科医联体、国家呼吸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共同发起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项目,核心内容涵盖科室业务建制、人员建制、设施建制、管理建制及文化建设等方面。
该项目将参照国际现代PCCM科建制与体系,结合我国医疗资源现状,制定项目建设标准和评审认定方法,各医疗机构自愿申报参加建设与认定。项目实施后,项目组将根据国内外呼吸学科的发展状况,适时对建设内容和评定标准做出修订,每3年对已评定医院的评定等级作动态调整,在社会公开发布组织开展PCCM规范化建设情况。
标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和原卫计委《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医疗机构管理条例(2016年修订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临床技术标准(2011年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呼吸内科评分标准》制定,同时参照国际现代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和基层呼吸疾病防治的建制和体系,针对三级医院制定相应的建设标准。
三级医院是跨区域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医疗、教学、科研、公共卫生服务等功能的医疗机构。承担着提供专科(包括特殊专科)医疗服务,解决危急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接受二级医院转诊,对下级医院进行业务技术指导和人才培训的任务,承担培养各种高级医疗专业人才的教学任务和省市级以上科研任务。
三级医院PCCM学科等级认定包括示范单位、优秀单位、合格单位、培育单位。
必备条件包括独立独立建制,科室名称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科/专病门诊和戒烟门诊,专科病房,呼吸门诊综合诊疗室(含专职人员,如专科护士),肺功能室,呼吸内镜室,睡眠呼吸疾病诊疗室,MICU/RICU且床位≥6,PCCM专培、专修、单修(3年考核期)等9项,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评分标准包括医疗考核指标、科室管理考核指标、教学和研究考核指标、人才培养考核指标等。共计200分。
凡符合9项必备条件者可参加评分标准的评定,根据分值和相应的前述条件分别评定为示范单位、优秀单位、合格单位;不符合必备条件之一及多项的三级医院,评定为培育单位。
项目将有助于推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简称PCCM科)规范化体系的建设与医疗能力的提升。
二级医院PCCM科规范化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时国朝
二级医院通常是地、市、县级医院,主要承担本地区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和比较危重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规范化诊治任务,同时也承担一定的教学、科研、公共卫生的任务。与三级医院一样,二级医院也存在着医疗资源不足、碎片化、不均衡,医生及科室间的严重非同质化、非规范化问题。
与三级医院相比,二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科)面临更大的挑战。据初步调查显示:二级医院呼吸科有ICU病房的仅占25%,气管镜检查例数仅100例次/年,肺功能检查仅750例次/年,未开展睡眠监测的单位至少50%。这显然不符合现代呼吸病学的学科发展要求,因此亟需推进二级医院PCCM科的规范化建设,为此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全国呼吸专科医联体、国家呼吸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共同发起“PCCM科规范化建设项目”,旨在推动PCCM科的规范化体系建设与能力提升,整体提升我国的呼吸疾病防治水平。
二级医院PCCM科规范化建设的总体原则是必须满足现代PCCM科的基本建制,重点在医疗照护,强调常见多发病的规范化诊治。同时将二级医院PCCM科建设标准设定培育、合格、优秀和示范单位四个级别,鼓励不同医院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促进参建医院向更高目标前进的动力。
考虑到很多二级医院没有PCCM科甚至呼吸科的独立建制,因此强调二级医院PCCM科必须独立建制。其业务建制至少包括专科门诊、专科病房、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或抢救室、肺功能室、呼吸内镜室、睡眠呼吸疾病诊疗室,并具有相应的管理架构和机制(一票否决)。
在医疗方面,强调能规范化诊治常见多见病,并具备相关的设备和技术。示范单位应具备MICU或RICU,其他单位应至少具备呼吸抢救室。呼吸内镜室能开展常规的支气管镜诊疗操作。拥有独立的肺功能实验室,开展常规通气、换气功能检查和支气管舒张试验。建有隶属于PCCM科的睡眠呼吸疾病诊疗室。
在管理方面同三级医院,除坚守医疗规范外,特别强调肺功能在慢性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积极推动主诊医师制,根据实际条件设立一定数量的专业学组,开展多学科综合诊疗(MDT),参加呼吸专科医联体。
相较三级医院,二级医院PCCM科教学和科研权重适度下降。教学重点关注科室医师入职后的继续教育,通过PCCM专培、专修和单修,提升医师的临床能力。开展各种针对当地疾病谱的临床科研工作和适宜技术的推广,积极参加国家级或省市级学术会议。
认定单位代表说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时悦:PCCM学科的建设是呼吸领域发展的里程碑事件。针对目前我国各地区、医院、科室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建设PCCM学科非常有必要。对科室而言,有了标准,大家可以按照标准来建设;对科室人才培养而言,有了具体的统一标准,有了具体的培训内容、要求、考核方式等,各医院可以更好的培养同质化人才。建设PCCM学科,对年轻医生的培养更是有重要的意义。有了PCCM标准后,我们就有了可操作方案。规范呼吸疾病的诊疗,PCCM是必经之路。
巩义市人民医院冯文帅:基层医院普遍存在着学科建制不完善,医务人员素质不均衡,药品种类不完备,诊治技术不规范,病人防治意识不积极等问题,因此加强基层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建设尤为重要。王辰院士曾说过学科发展最重要的是人,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其次,要有领导的大力支持,我院以乔来军院长为首的领导班子非常重视呼吸学科的发展,积极推动专修、单修,我院现在就有两名医务人员在中日医院单修学习。最后是院外专家的帮助扶持,我院省外是中日医院的呼吸医联体成员单位,省内与郑大一附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建立客座专家制度定期查房以及远程会诊,来加强学科能力建设。通过PCCM建设,强有力的完善了学科的整体构架,明确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该干什么事,应该怎样干,怎样干得好!加强了学科对疾病诊治能力的建设,通过参访学习,专修,单修使科室医生自身能力建设有机会均质化。改变了目前在什么级别医院工作是什么级别诊疗水平的医疗现状。规范化建设激起了所有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师干事创业的激情!激起了呼吸人的血性!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陈国忠: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各项事业取得令人惊叹的巨大发展,同时也面临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卫生难题。为了全面解决这一难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近年大力推进PCCM的发展,通过人才培养,专科建设与行业发展全面提高我国呼吸医师的医疗技能与执业水平。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从根本上缓解人们追求美好高标准健康生活与呼吸系统疾病诊治能力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
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杨国儒:鉴于呼吸疾病的高发病了、高死亡率和巨大的疾病负担,PCCM科规范化建设成为历史的必然。PCCM规范化建设就是一基因再造工程,它可以解决医师水平的非同质化问题。从而成为防治呼吸疾病的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提升基层医院的医生对呼吸疾病防治水平,提高大众对呼吸疾病的知晓率。我们医院这次被评为PCCM示范单位,即是对我们前期工作的肯定,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会坚定不移的将PCCM科建设好发展好,为呼吸疾病防治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大连辽渔医院宋莹:我们这次大会是呼吸界的盛会,今年年会主题是“推行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的规范化建设”以规范化建设科室,尤其提高基层呼吸医师的医疗技能与执业水平,形成“三驾马车”并驾齐驱。PCCM学科规范化建设推出了二级医院学科发展标准,以引导基层医院积极探索适合其自身的发展模式。希望以后各项培训活动可以多深入基层,以进一步提升基层呼吸疾病的防控能力。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聚焦老年健康,多方联动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
2025-04-21 -
new构建AI医疗新生态 推动医学范式变革
2025-04-21 -
new第七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分论坛湖北社会办医创新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5-04-10 -
newAI点亮“星星的世界” 给孤独症家庭多一份希望
2025-04-03
-
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胆肿瘤精准治疗分会成立,肝胆二科潘明新当选首届主任委员
2022-09-27 -
2022年度珠江肝胆专科医疗联盟高峰论坛顺利召开
2022-09-27 -
“胰”起向未来!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干预方式专题研讨会线上召开
2022-05-31 -
创建平疫结合的呼吸道传染病应对体系是时代所需!2022年度中国呼吸学科发展大会在京举行
2022-01-11 -
詹启敏院士:便捷医疗流程,优化医疗服务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2021-11-29
-
生物治疗:修剪枝蔓 力促健康成长
2017-09-22 -
第四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专题
2020-09-06 -
聚焦房颤“前沿与创新”,共同推动房颤事业发展|第21届心房颤动论坛(7.7·大连)开幕
2023-07-10 -
聚中国智慧,绽放慢乙肝临床治愈新梦想
2023-05-16 -
“三潮汇聚 勇立潮头”-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在深圳发表演讲
2023-07-18 -
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胆肿瘤精准治疗分会成立,肝胆二科潘明新当选首届主任委员
2022-09-27 -
专家提醒:未病先防 积极合理接种疫苗
2023-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