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八成SCI论文发表在国外期刊
评价体系和影响力左右论文发表
本报讯 (记者 杨萍 耿璐)“2012年,SCI收录的176个学科领域中的高影响力期刊论文总数中,我国科技人员发表论文数为4020篇,其中80%的SCI论文发表在国外期刊上。”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相关人员在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到道。
据悉,2012年,SCI收录的世界科技论文总数为159.67万篇,其中我国科技论文19.01万篇,占12.08%,位居世界第二。与此同时,我国科技期刊的数量为4953种,仅次于具有1.7万余种科技期刊的美国。然而,虽然我国科技期刊数量众多,科技论文同样高产,但我国还不能称为科技期刊强国。“尤其是在英文科技期刊方面,由于数量少,结构不合理,总体质量不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科技成果国际交流的重要瓶颈之一。而且这不但严重影响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也导致我国科研成果发表的外流现象。”科协负责人谈到。
就整个医药学领域而言,记者未能搜索出确切统计,但有研究文章利用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对中国口腔医学研究产出做过简要统计。以2007年为例,中国作者被SCIE收录文献95457篇,其中,口腔医学论文297篇,分布于122种期刊中,而仅23篇论文发表在9种中国刊上。
究竟科技人员在发表文章时为何如此钟爱国外期刊?在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会长王天佑看来,虽然我国医学期刊整体影响力呈上升趋势,但仍存在十分显著的差距,且没有政策支持科研工作者将文章发表在国内期刊,甚至有政策规定,博士生不发SCI文章便不能毕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教授表示,科研人员“偏爱”将文章发表在国外期刊上,除了受国内各种评审体系影响,还因为在国外期刊发表的文章能带来更大的影响力。
一方面,对于国外读者而言,英文发表的文章读起来没有浏览障碍,因此文章的受众会多些。如果文章在中国发表,受众则会减少很多。因此,发表在国外期刊上的文章有机会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虽然我国也有核心期刊,但质量良莠不齐,所以发表在国内期刊的文章在评审或公众眼中,分量较轻,因而难以有更大的影响力。
秦伯益介绍,各国均存在用本国语言发表论文不及用国际通用文字发表影响力高的问题,但法国、德国的科研人员更倾向于使用本国语言发表文章。而在中国,用汉语发表科研文章,尚未受到推崇,这也是科研成果“外流”的一大原因。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2024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急性发作评估及治疗方案解读
2025-08-06 -
new贵州航天医院成功开展经支气管镜热蒸汽消融术
2025-07-31 -
new理论为根基 实践为导向 络病理论为慢性病防治难题出“绝招”
专家们着重阐述了脉络学说等中医理论在慢性病防治中的核心价值——从解析疾病病机到构建治疗思路,传统医学智慧与现代医学理念的融合,为破解心脑血管等慢性病的防治难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创新方向。
2025-07-28 -
new慢病全程管理新解:中西医协同+通络药物“金钥匙”
专家从最新循证证据出发,结合长期实践经验,共同勾勒出一幅“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管理”的样板,用现代技术验证经典方药,用中西医结合弥补治疗缺口,用精准评估与多学科协作将防治关口不断前移。
2025-07-21
-
国际妇女节专题丨郭晓蕙:保护甲状腺 切忌“听风就是雨”
2024-03-05 -
第九届医学家年会(2024)
2024-01-04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陈良万教授“人工心脏”团队:白塔红墙下的世纪坚守——时光不改,医者初心
2022-09-05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宣武医院药学部张兰教授团队:中西药携手,筑牢安全用药底线
2022-09-05 -
敢于打破学科发展的“天花板”,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溶取栓中心”成立
2022-08-05
-
第八届医学家年会⑨ | 吴华:迎难而上 在摩擦力中前行
2023-03-29 -
【热点】17岁女孩吸食笑气中毒,坐轮椅回国治疗……神内医生说:这个流行于酒吧等场所的东西害人不浅!
2017-07-07 -
闫慧敏教授:加强小儿胃肠道疾病防治 重视中医药应用!
2023-04-14 -
敢于打破学科发展的“天花板”,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溶取栓中心”成立
2022-08-05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陈良万教授“人工心脏”团队:白塔红墙下的世纪坚守——时光不改,医者初心
2022-09-05 -
现实版“飞越疯人院”
2017-07-28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宣武医院药学部张兰教授团队:中西药携手,筑牢安全用药底线
202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