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会议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会议/会议报道/详情

全球权威指南做出重大更新,慢阻肺“个体化治疗”迈出一大步

时间:2017-03-19 18:20:25来源:未知作者:—— 阅读: 90583

3月16日,“慢阻肺‘大家谈’中外专家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本次研讨会的焦点是近期更新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防治创议2017版》(以下简称GOLD 2017)。参与GOLD 2017修订的主要成员之一David Michael George HALPIN教授亲临现场讲解本次更新要点。与会专家就这些更新要点对慢阻肺临床诊疗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David HALPIN教授讲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防治创议2017版》更新要点.jpg

David HALPIN教授讲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防治创议2017版》更新要点

据悉, GOLD 2017相较以往版本做了显著改变,进一步推进了慢阻肺的个体化用药治疗,更贴近患者的需求。

其中最突出的修订之一是进一步肯定了长效抗胆碱能支气管扩张剂(LAMA)在慢阻肺治疗中的核心地位。明确推荐LAMA是症状型患者(GOLD B)、高风险患者(GOLD C)起始治疗的基础,同时是GOLD D维持治疗必不可少的基石。另外,新GOLD策略对何时以及在何种患者添加或撤除吸入激素(ICS)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更清晰地帮助医生识别可能从ICS添加治疗中获益的患者类别。

GOLD2017为慢阻肺的诊治提供了清晰明确的指导和方法。目前我国慢阻肺治疗水平整体上与欧美发达国家尚有差距,临床医生善用指南,则能根据慢阻肺患者的类别选择更优化的治疗方案,提高规范治疗水平。


长效抗胆碱能支气管扩张剂(LAMA)是慢阻肺患者治疗的重要基石

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居民的常见病,其致死率高、疾病负担重。据统计,中国40岁及以上人群中,慢阻肺患病率高达8.2%。每年因慢阻肺死亡人数近94万,是第三大致死性疾病。因此,规范慢阻肺的诊治、提高我国慢阻肺的整体诊治水平尤为重要。

GOLD指南是全球慢阻肺诊疗的权威指南,从 2001年发表了第一份报告至今已近20个年头。2017版做出了重大修订,包括慢阻肺的定义、诊断标准、治疗策略等。据HALPIN教授介绍,这些重大修订背后的原则是让医生的治疗更切中于病人个体的实际需求,更好地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

GOLD2017中药物治疗的推荐仅依据两个因素:疾病症状和急性加重史,进而据此对慢阻肺患者进行A、B、C、D分组。指南指出LAMA(长效抗胆碱能药),LAMA/LABA(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是GOLD B-D组COPD患者治疗的重要基石。其中, LAMA是所有分组患者的首选单药治疗药物。

具体来说,对于GOLD B 类患者:起始治疗推荐LAMA或LABA。如果症状持久或刚开始的时候患者就有严重的呼吸困难,则推荐LAMA和LABA联用;GOLD C类患者:LAMA预防急性加重优于LABA,因此对于C类患者的起始治疗更加推荐LAMA。如果进一步加重,推荐LAMA和LABA的联合治疗,其优于LABA和ICS的联合治疗;GOLD D类患者:起始治疗推荐LAMA和LABA联合应用,在预防急性加重方面,LAMA+LABA优于LABA+ICS。

 

ICS使用受限,重症患者才考虑加用激素

ICS 在慢阻肺治疗中的作用一直倍受争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ICS可能只给某些特定类型的慢阻肺患者在特定疾病阶段带来获益。新版指南对此也做出了回应。GOLD2017对何时以及对何种患者添加或撤除ICS提供了明确指导,并指出所有慢阻肺患者的治疗均应以改善肺功能为前提。仅对于每年急性加重次数≥2次或因急性加重导致的住院≥1次的慢阻肺患者,才可考虑在LAMA/LABA的基础上接受含ICS治疗。指南还显示,在使用LAMA/LABA的基础上,当添加ICS没有进一步减少急性加重的出现,可以考虑撤除ICS。4

 

吸入装置与慢阻肺疗效相关

本次GOLD指南更新的另一大亮点是首次加入了对吸入技术评估的章节。指出吸入治疗相关问题与慢阻肺疗效相关,医生应积极对患者进行吸入技术的教育,并定期进行评估。

GOLD2017是GOLD指南自2011年以来的又一次重大修订,也是向慢阻肺个性化治疗迈出的一大步。这些更新反映了慢阻肺治疗领域的最近研究进展、为医生在临床上进一步规范地、有效地诊断和治疗慢阻肺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参考。现场专家呼吁国内广大呼吸科医生认真学习、更好地利用GOLD指南,共同推动我国慢阻肺诊疗水平的提高。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