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行业动态/详情

聚焦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新辅助治疗

时间:2019-06-06 10:00:00来源:未知作者:许斌 李岚 阅读: 108437

2019 ASCO壁报-专家快讯

2019ASCO会议重磅公布多项NSCLC免疫新辅助研究结果,包括之前已发布研究的数据更新。近年来,免疫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研究应用如火如荼,治疗阵线不断前移。就目前研究结果看,免疫治疗用于术前新辅助安全可行,较既往新辅助放、化疗相比疗效优异,但能否真正预防复发以及延长总生存期尚无明确的答案,有待于更多的临床研究及更长时间的观察。此外,新辅助免疫治疗优势人群的筛选、联合免疫新辅助的最佳策略、用药的次数与时机、生物标记物的确定等一系列问题也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免疫单药新辅助

CheckMate 159长期随访和应答的分子标记物分析

研究在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时,20例患者中15例为无病生存期(DFS),2例死亡,中位无复发生存期(RFS)未达到。24个月RFS为69%。诊断时循环肿瘤基因(ctDNA)和MPR、RFS无关。长期免疫相关不良事件为皮肤毒性。

结果显示,Nivolumab治疗后存活肿瘤细胞减少≥30%的所有患者ctDNA被清除。MPR患者外周血新抗原特异性T细胞扩增显著增多。1例DFS患者术后超过15个月外周血中肿瘤相关T细胞持续增多,另1例围手术期仍可检测到ctDNA,手术时有75%残留肿瘤的患者外周血中仅观察到T细胞少量增多,扩增T细胞的克隆频率逐渐下降,最终癌症复发。(摘要8524)

MK3475-223 Ⅰ期研究数据更新

研究目的是确定研究安全性和Ⅱ期临床试验的推荐剂量,评估病理和影像学反应。剂量爬坡队列包括i:Pembrolizumab,200 mg,q3w单次剂量,3周后手术;ii:Pembrolizumab,200 mg,q3w2次剂量,2周后手术;iii:Pembrolizumab,200 mg,q3w2次剂量,1周后手术。剂量扩展队列采用方案iii。剂量时间限制毒性(DLT)定义为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或明显的手术时间推迟。

结果发现,剂量爬坡队列中无DLT事件发生;10例患者接受2周期Pembrolizumab,4例达到MPR(40%);治疗前PD-L1水平与病理缓解并未检测到相关性;肿瘤体积和淋巴结状态与MPR并无明显关联;所有达到MPR患者从第一次治疗到手术相对间隔时间都更长。(摘要8534)

blob.png

免疫联合新辅助

ⅢA期可手术NSCLC化疗联合免疫新辅助治疗

研究纳入46例可切除ⅢA N2 NSCLC患者,术前接受三周期Nivolumab(NV,360 mg IV Q3W)+紫杉醇(200 mg/m2)+卡铂AUC6(Q3W)新辅助治疗,在第三个周期末次给药(第21d)后3或4周后进行手术,术后NV辅助治疗1年。主要研究终点是24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期,并用客观病理缓解标准探索有效性。

41例接受手术切除,均为R0切除。34例(83%)达到MPR,其中24例(71%)为cPR,90%患者降期。以RECIST标准,29例患者(71%)为PR,3例为CR。(摘要8509)

NEOSTAR Ⅱ期研究结果及T细胞谱分析

研究入组44例Ⅰ~ⅢA期可切除NSCLC患者,其中59%为腺癌。按新辅助治疗方式随机分为Nivolumab组(N组,3 mg/kg IV,D1,15,29)或Nivolumab+Ipilim- umab(NI组,1 mg/kg IV,D1)组,主要研究终点为MPR。3例(7%)因为TRAE给药次数不足3次,最终34例接受了手术切除,7例未手术(N组2例,NI组5例),3例未确定。

结果显示,41例中10例达到MPR(24%);接受手术切除的34例患者的MPR为29%;NI中位存活肿瘤细胞低于N组(20%与65%,P=0.097);ORR为22%,15%为PD;达到MPR患者CR+PR的比例高于未达到MPR患者(60%与7%,P< 0.001)。(摘要8504和摘要8532)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